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言语行为会威胁对方面子,使用礼貌策略可以对面子进行补救。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批评言语行为及回应语的研究,包括批评语策略、影响因素及回应语策略,希望能帮助交际者更好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在跨文化语用学和语际语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恭维语及回应的语用教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学习者的表现是通过DCT问卷对恭维语句法结构、恭维语语义结构和恭维语回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对恭维语常用句型影响显著;对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主要载体的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在恭维语回应策略使用上,对被试采用多种方式避免自我表扬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商务谈判实质上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经济活动。为了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占据上风,谈判双方需要通过使用恰当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而威胁便是商务谈判中至关重要的语用策略之一。以不礼貌理论为基础,结合电视剧《点金胜手》中的语料实例,运用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和相邻对概念分析总结出商务谈判中发出威胁语的三种实现模式和威胁回应语的四种类型及特点,研究发现威胁语和部分威胁回应语实现时常伴随着对面子和权势的攻击,而威胁回应语则反映了不同的和谐取向,是商务谈判中重要的人际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回顾了优选论的理论框架,接着试图对英语责备语回应策略进行优选论分析。在采用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等某些语用准则作为制约条件时,发现制约条件的不同的等级排序是产生不同回应策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称赞及其回应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言语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语料,对中英女大学生在称赞语及其回应的使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英女大学生在称赞语的使用频率和称赞语回应策略上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中英两国的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等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对112名中英大学生赞美回应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上,中国大学生使用拒绝策略的比例比英国大学生的要高,前者为11.54%而后者为零。但使用接受策略的比例则相反,中国大学生为46.51%,而英国大学生为81.48%。在微观上,中国的大学生倾向于接受对于个人外貌和个人能力的赞美而面对对个人特征和个人所有物的赞美时则使用自贬或回避的策略。在英国大学生中,尽管有一些人采用了回避的策略来回应对个人特征,个人能力和个人所有物的赞美,但是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人(81.48%)使用了接受的策略来回应问卷中的四个会话情景。这些发现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倾向于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回应赞美而英国的大学生更愿意对采取直接接受的赞美回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廖利华 《英语辅导》2010,(2):130-134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英汉礼貌语的异同,以期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礼貌语的不同之处,经分析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英汉语中使用称谓语具有不同的习惯;英汉语中称赞行为及回应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策略;英汉语中对他人表示感谢具有不同的方式;英汉语中语言忌讳具有不同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不同文化中的致谢语都具有表达方式丰富、回应策略多样和语用功能各异的特点。本文基于英汉致谢语在表达形式、回应语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差异,探讨语言现象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Leech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和"赞同准则"为理据,采用实证分析法,首先对国内外赞美语回应的研究作一些回顾,然后对英语专业生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语赞美语方面的回应作DCT问卷调查和RCW随机收集,并对比分析两者异同,结果发现:英语专业生比非英语专业生在汉语赞美语的回应中更倾向于使用"赞同准则";与之相反,非英语专业生更倾向于使用"谦虚准则"。以此证明他们在语用上存在程度不同的"语用迁移"。最后提出该现象对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关注写作策略的研究者发现,可以根据写作策略使用的不同情况来区分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二语写作者。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经验和缺乏经验的二语写作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写作策略的应用,而不是语言的熟练程度。目前,在国内的英语教学环境下,系统研究高中生英语写作策略使用情况,并实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试图研究高中生英语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英语写作策略的培训,以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形象对明星而言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明星易遭遇危机事件,如何回应与维护形象则是明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郭德纲与曹云金师徒"互撕"事件入手,使用"回应沟通理论"与"形象修复理论"检视二人在危机事件中使用的回应策略与形象修复手法,研究发现,郭曹二人倾向使用否认策略修复形象,但两人在策略使用中都存在问题。最后文章指出,羞愧认错策略才是形象修复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许峰 《林区教学》2012,(1):70-72
以MacIntyre等人(1998)的交流意愿模型和Faerch和Kasper(1980)对交际策略的分类研究为理论依据,对我国二语学习者二语交际策略、自我效能感和交流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语交际自信、交流意愿与二语使用之间有着复杂密切的关系;二语交际策略使用频次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交流意愿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3.
陈希 《文教资料》2013,(17):33-34
感谢言语行为以感谢言语策略、感谢意图的表达和对感谢的回应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文化中表达感谢的言语构成,对研究民族语言文化及外语学习者表达的恰当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感谢言语行为的功过策略着眼,重点讨论中朝两种文化环境中归功型感谢策略与自责型感谢策略的应用。通过分析语料,发现汉族的朝鲜语学习者在功过策略的使用上呈现与母语者相反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在实际交流中可能会导致误解或者意图表达不充分。同时,朝鲜语学习者出现了积极性语用转移失败的现象,作者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可能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的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英语课堂提问语的研究已有大量有价值的理论和发现,这些成果对师生课堂互动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大量的文献表明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话语类别和提问策略这两大领域,甚少对提问语本身的适切性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注意到英语课堂使用的一些规约性提问语可能导致话语含义在程度或范围上的松弛与伸缩,也可能出现所指信息的多个近似选项,导致学生对课堂提问做出消极的回应或错误的回答,如沉默和答非所问。以听者为中心,从会话含义、预设和礼貌原则三个视角分析课堂提问语的语用松散性,探讨其表现形式及缺失缘由,并试图阐述如何对提问语进行语用充实,提高课堂提问效度。  相似文献   

15.
立场标记语是标记作者立场、体现互动的语言资源,包括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学术语篇摘要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但较少从语步出发研究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英语摘要和国际期刊专家英文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可以看出两者在"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类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其中模糊标记语和增强语使用最为频繁,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均低于专家;在"研究讨论"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但在这一语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本研究对于中国学习者正确使用立场表达策略以提高其摘要写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言语非流利是指在速率、韵律、词语序列上有标记的部分,包括各种非流利停顿、重复、填充语和自我修正。在二语习得中,大多数非流利现象都反映了言语计划压力,是二语水平欠佳的表现。近期研究发现,非流利现象并不都是由于言语困难所致,它还有可能是一种互动策略,以达到引人注意或引起听众的回应为目的。语法学家运用现有句法理论,甚至增加新的句法规则将非流利纳入语法可以解释的范围。语音学家认为话语的声学特征和音韵信息在非流利的检测和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语言学家发现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在非流利出现的类别和频率上存在差异。语用学视角将非流利现象看成一种语用策略,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互动。对二语学习者来说,非流利的语用视角对其二语语用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语用学角度,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分析了中英文商务邀请信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实现形式,并探析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直接邀请中,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前后辅助行为语模式,组织名为起始行为语,无阻碍邀请策略为中心行为语,夸耀益处和说明理由策略为辅助行为语完成邀请。西方人则更偏向于使用后辅助行为语模式,敬语+名字/头衔为起始行为语,无阻碍邀请策略为中心行为语,消除疑虑和情感期待策略为辅助行为语达成邀请。在间接邀请中,除与直接邀请相同的状况,中西方人均多使用前后辅助行为语模式,期待策略为中心行为语发出邀请。但是,西方人多用许诺和消除疑虑策略为辅助行为语。通过分析,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性格特点、礼貌概念理解上的不同是造成"邀请"言语行为实现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闽南语中,会话程式回应语“勿会”具有语用多功能性。它既可用作致歉语的回应语,又可用作致谢语的回应语。这种语用多功能性是由其历时演变导致的。“勿会”最初用于对他人的致歉语作出否定回应,否定被冒犯事实或否定己方会介意。而后,“勿会”扩大到回应道歉型间接致谢语的语境中,最后扩大到回应直接致谢的语境中。这种语用演变与现代汉语中“没事(儿)”的演变相似。致歉回应语向致谢回应语的演变具有跨语言有效性,在日语、英语等外语中普遍可见。这种演变导致共时平面上程式回应语的语用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礼貌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达手段。本文结合Leech的礼貌原则,对医护英语中的委婉语进行实例分析,旨在探讨委婉语如何在医护英语中运用。研究发现适当地运用委婉语,有助于增进医患交流,提高治疗效果。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陆续亮相西方荧屏。在此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特别是礼貌语的翻译,为外国观众接受华语电影减少文化障碍取得国际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理论研究的比较,发现其理论上的差距;通过对礼貌语之称谓、寒暄语以及赞美语回应的探析,从微观上探究礼貌语字幕翻译策略,解决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观众对以古代文化为题材的华语电影的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