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翻译文本是阐述性信息文本,其翻译以实现传递信息为主。根据汽车翻译文本的功能和语言特征,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利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提出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包括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与内部体系转换)等策略,可以有效化解不同语言间相互转换的困难,有助于译者将源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英语文本属于阐述性信息文本,其翻译注重意义的表达,旨在准确地传达信息。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表达语义对等,在必要时,可牺牲形式,这对城市公共交通文本英译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该理论由两部分组成,即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本文基于城市公共交通英汉翻译实例,对范畴转换中的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加以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翻译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中的文本重构的过程。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而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即分析互文在语类、文章标题、文化典故、以及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得出互文性理论应该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季瑞婕 《海外英语》2023,(15):22-24
汽车科技文本属于实用型的信息文本,信息量较大、专业术语较多。作者寒、暑假赴汽车科技公司进行了为期2个月左右的下企业翻译实践活动,其间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主要的翻译理论基础运用于研究对象—汽车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翻译文本上,并总结了翻译经验。文章简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化理论和汽车科技英语文本的特征,并举例分析了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把翻译视为对符号的理解与转换,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视阚分别探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增值,并以丁尼生的长诗《公主》中的“man”和“women”的翻译为例,阐释文本意义在理解和转换中的增值过程。  相似文献   

6.
单宇鑫 《海外英语》2013,(5X):146-147
长期以来,翻译活动被视为分析——转换——重构的理性分析过程,该文介绍了道格拉斯·罗宾逊在《译者登场》一书中提出的崭新的翻译研究模式,即充满人文色彩的"翻译身体学"及"翻译对话性"。罗宾逊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应得到充分体现,译者的身体感受、已有文化背景、甚至接触源文本时的瞬间意识都会在目标文本中展现出来。此外,该文也陈述了在《译者登场》中值得我们深思、商榷的几个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述R-A-M模式,探讨这种模式对翻译过程研究的作用。关联理论长于语言接受者;顺应论长于语言说话者;模因论长于语言的传播,因此,在三者基础之上构建R-A-M模式能取得互补的作用。此模式被运用于翻译中,不只是介绍了翻译过程中原文本的理解和译文产生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是如何在译者作为说者和听者之间转换的,并运用此模式对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间的转换和比较有据可依,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研究表明,文本意义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结构,由作者主体建构系统、语言系统和读者主体建构系统三个维度构成,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意义结构相似度越高,翻译质量越高。文本意义结构模型分析为文本意义的跨语重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全面进入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中的语义等值和传达我国政治类文本中语言语句的文化自信变得越发重要。为了更好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政治思想,基于政治类文本自身的语言特点,翻译过程中采取翻译转换策略可以在语义等值上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文章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官方英译本为例,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探讨英译过程中的翻译转换现象,进而分析英译本中所展现的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王汐悦 《海外英语》2022,(23):30-32
在阅读文学翻译作品时,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频繁转换,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译入语读者会存在信息滞后甚至是文化盲区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做好文学文本解读,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本角色、源语文化、译语文化的影响,结合对话的文学意义观,适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维视角转换,即文化转换、文本角色转换与角色视角转换,使译本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涉及作者、文本、译者、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等多层和谐互动的过程。以认知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关联原则、优选原则及经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释义策略、转换策略及删减策略解决翻译所遇到的认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翻译,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文章中,作者尝试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以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翻译纲要,并采用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对原文和译文中的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最后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为其提供了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翻译实际上是各种互文本间错综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的类型及其所指涉的翻译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互文性理论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来看待翻译研究中几大关系,有利于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开阔翻译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翻译转换理论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上,由著名语言学家卡特福德提出。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以欧·亨利短篇小说《带家具的出租房》的汉英文本为语料,探究文学作品翻译中发生转换的过程,以求为今后的作品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琼 《文教资料》2013,(19):170-171
诺德提出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文本分析思维能力.为翻译学习者提供分析源语文本的有效模式。在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翻译教学设计需要将语篇视为交际活动,注重文外和文内因素,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转换能力为主,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判断或者翻译目的选择灵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处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作者、译者、读者跨越时空,交流文本意义的互动活动,而互文性理论则强调文本的动态生成过程。二者之间是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向更加多元的领域继续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但是语际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因此,为了让译文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提高体裁意识,即熟知不同文化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篇结构特点,从而创造出符合译语读者认知结构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卢峰 《海外英语》2012,(3):131-132
为了解决英汉酒店介绍文本互译中出现的问题,如译者往往不考虑目的语酒店介绍文本的行文习惯,只进行字字对等的翻译等问题,笔者收集了十篇英汉酒店介绍的真实语料(英汉各五篇),尝试从文本开头、文本结构顺序、文本修辞和文本结尾的角度分析这些比较文本,研究英汉酒店介绍文本互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该文有助于从事旅游文本翻译的译者更好地发挥翻译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翻译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翻译阶段和译文检验阶段。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翻译即分析原语文本的语义结构,用合适的目标语形式重组该语义结构的过程,但事实上,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在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中往返。翻译作品的好坏往往关系着原作者和作品的口碑与评价,翻译好一部作品,既是对译者自身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原作者以及广大读者的负责。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为使用介词较多的语言,介词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汉语中介词数量远不如英语,翻译介词和介词短语时就会出现不对等的现象。文章运用翻译转换理论,以Greenland(节选)为翻译文本,对介词与介词短语,采用类别转换、单位转换、结构转换这三种翻译方法进行转换,希望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能够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