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严歌苓畅销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已然成为一股热潮,获得社会极大的关注和热议。这些影视作品,有的广受好评,有的却被学界所诟病,认为影视改编缺少灵魂,迷失了原著精髓。本文试图通过对影视作品与小说文本的对照分析,探索视听环境下影视改编表现出来的内容单薄、基调偏离、表现手法不足等问题,揭示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电影《归来》的上映,使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编剧严歌苓再次受到关注。不论是其哪种题材的作品,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边缘人及小人物进行全新的阐释,而作品中故事性与视听感并重的叙事风格,也使其具有极强的改编艺术价值。通过对《金陵十三钗》《少女小渔》等作品的分析,指出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叙事风格是其被改编的主要原因,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小说改编热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池莉小说频繁地被改编为影视剧,但当我们把相关影视剧与原作相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主题方面,在小说中,池莉的写作意图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即要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女性主体地位,弘扬女性意识,反映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而在影视剧里,此主观意图被模糊化,主题或被淡化或被改写,女性主体性被消解。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的小说创作有了商业化、平民化等特征,而且多数小说被搬上荧屏,使得小说创作与影视剧改编有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论东野圭吾小说与其影视剧改编的互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野圭吾的作品堪称日本推理文学的优秀代表。本文考察的三部代表作品,都未脱离推理小说的整体框架而成为多题材、体裁的文本综合;其改编影视剧作为在脚本家等多维视界下被重新释义的复合文本,呈现出新的编码系统,与文字文本之间形成富于张力的释义沟壑,从而彰显出文字、影像符号系统在密切联系之下各自不同的特征性对文本自身实施意指与通讯功能时的规约。  相似文献   

7.
探究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与影视剧可谓是结缘很深,从电影电视产生后,两者便有很大的联系.时过境迁,在今天的影视殿堂中,同样少不了小说的一席之地。既然两者有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结缘产生互动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小说以纯熟的叙事艺术、多变的题材内容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代文坛大放异彩。伴随近年来“严歌苓现象”的到来,学术界愈发重视她的创作。目前,学界对严歌苓的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技巧、作品意象、比较研究等方面,尽管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是鉴于学术发展的需要,研究者亟需寻找崭新的视角,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由于其特殊的媒介传播性质,在将小说搬上银幕时往往会对其内容进行大量修改。文章主要从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两次改编中探讨电视媒介直观性传播规律影响下电视剧对小说进行叙事结构的改编。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网络小说发展迅猛,各种类型题材的小说层出不穷,为影视剧提供了广阔的剧本市场,而通过改编后的影视剧的热播又促使了网络小说的二次发展,激励了更多的作者创作,双方联姻让网络小说和影视剧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网络小说方面,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创作,网络上也出现了更多、更规范、更有号召力的小说阅读网站,读者的追捧也让作者们的收入相应地水涨船高,其中与影视剧进行过合作的作者更甚,出版社也借机发展起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次文学改编影视的热潮。红极一时的《红高粱》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梁家族》,《菊豆》改编自刘恒小说《伏羲伏羲》,《红粉》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分别改编自苏童的同名小说和《妻妾成群》,《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影视与文学大规模碰撞的火花,绽放出巨大的合作与商业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基督教文化为切入口,通过叙事意象、叙事母题与叙事情感三个维度,探析严歌苓小说叙事与基督教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呈现基督教文化在严歌苓文本叙事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其小说丰富的宗教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作为旅美作家,她的小说之所以得到很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研究,不仅在于她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还在于她的小说语言的变异性。本文主要从词性变异和语序变异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语法方面形成的变异修辞。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作为当代海外著名的华人作家,以特有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别样的移民经验创作了很多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其小说与影视相融合,在知名导演及商业市场化的运作下,小说的受众面更广、接受度更高.严歌苓参与改编的《天浴》《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受"主流意识形态""商业化发展"以及"导演个人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影视符...  相似文献   

15.
旅美作家严歌苓以大陆新移民的异域生活为题材 ,创作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小说的现代性进行剖析 :一是在顺应与变异之间掌握分寸 ;二是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无意识领域方面自觉程度高 ;三是隐喻和象征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作品受到影视改编的关注,原因在于原著的“历史叙事”和“传奇性”易实现影视盈利的目的,“伦理视角”和“民间智慧”降低影视改编难度。严歌苓作品中常有影视思维的渗透,但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亦有得有失,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移民作家中,严歌苓是一位代表作家。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以描写海外移民生存状态及心态为主,这些移民小说作品中所塑造的移民形象,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有着很大的贡献。下面笔者就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边缘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小说讲述了许多精彩的个人历史故事,在题材、主题等方面表现出可贵的艺术勇气。严歌苓编剧工作方式灵活,几乎涵盖作家参与影视编剧创作的所有模式。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几部重要影片除《归来》缺陷较为明显外,其他均较为成功。严歌苓小说与相关影视作品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具较高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宣讲”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规范百姓思想行为而实行的重要政教措施,作为宣讲活动辅助材料的宣讲小说在清中后期广泛传播。目前发现改编自《聊斋志异》故事的宣讲小说有116篇。聊斋宣讲小说既是《聊斋志异》传播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教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聊斋志异》在改编为宣讲小说的过程中重人伦关系的题材选择,注重以适应宣讲小说独特的艺术形式强化其道德规范,同时以灵活的情节设置增强道德教化的指导性,有着鲜明的教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是处于极端环境中的弱女子,然而她们却以超越异性的强大生命力诠释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女性”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唯一的焦点,而是与“民族”、“历史”相融合,在历史的大浪淘沙当中提炼出了她们最纯粹最单纯的内心.她塑造了一个个传奇的东方女性神话,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程度上严歌苓为弱者乃至弱势文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说话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