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通常会把文章从头看到尾,然后对整篇文章进行研究。这种阅读方法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阅读的效率比较低下。为了加快阅读速度,以最大的效率得到文章中的信息,现代教育学者提出可用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方法阅读文章。这种阅读方法为:从文本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材料,从现有的材料中整合出需要的信息,根据得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整合出新的知识等。这种阅读方法是一种高效、科学的阅读方法。现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一书,介绍进行  相似文献   

2.
韩丽娟 《学周刊C版》2024,(2):149-151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其简洁直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客观性,对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应该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阅读方法、阅读训练、评价等方面加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此后这一教学理念进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摸索初中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高效教学策略,应当注重教学文本的选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文本阅读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够阅读、领会其大意,并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包含非连文本阅读的专题讨论,各地市中考几乎都有考查非连文本,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训练过程中习得相关分析、整合、概括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相关答题策略。  相似文献   

5.
6.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简明直观、易于比较、实用性强的特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为应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学会定位提取、理解推断、归纳比较与反思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从实施方法上来说,首先创设真实的情境,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其次创设阅读情境下开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能力指标的任务驱动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得到了格外的重视,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本中的实用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重组,并且要重视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掌握语文知识。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初中的语文教学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在为学生提供多元阅读体验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阐述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价值的同时,就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战略分析,期望能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8年出台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对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特点就是简明扼要、直观明了、有很强的概括性;考查的两种主要形式是文字拟写和读图识表。我们要认真探究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概念正式建立于2011年语文教学的课程新标准当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组织文字、阅读文字、获取知识信息化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表格、数据、广告、彩图、插画等多种方式,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使学生从中汲取所需要的内容。因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育方式是很多教师探索和研究的方向。然而,由于初中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科学性指导策略太少,缺乏特色和亮点。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针对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12.
<正>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三学段(5-6年级)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7-9年级)能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且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中建议,可选择新闻传媒类如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当下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问世,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许多非连续性文本。如何利用好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当今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及特点(一)非连续性文本含义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中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出有意义的信息"。[1]同时,在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强调学生要能"阅读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5.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提出和重视,使得非连续性文本以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进入了语文教学视野。这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文本阅读体验的多元化发展。现阶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涌现了一大批一线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寻。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短、传统教学惯性等因素影响,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技巧总结与理性认识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对接和融合。基于此,本文就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提供一些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亚静 《海南教育》2013,(11):42-4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根据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要求。对此,笔者对非连续性文本以及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一个相对更为深入的理解。一、非连续性文本及其基本阅读思路的基本含义根据国内对语文教育有一定研究的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本次课程标准提出的非连续性文本概念,源自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即著名的PISA)的学生素养测评。根据周永俐先生在《浅谈倡导生活化阅  相似文献   

17.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新亮点进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概念、特点的阐述,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结合PISA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样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诸如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但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一直是缺位的。这种状况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在这次测试中,上海学生成绩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在许多指标上都  相似文献   

20.
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认识和做法上有失偏颇,如把非连续性文本看成欣赏美术作品、观看电影、阅读说明书等,或看成课文内容信息提取的纯文字表格设计,或看成连续性文本阅渎的内容补充。那么,在实践操作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价值究竟指向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