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经久不衰的教育旗帜,"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办学心愿,他用自身的言行不断实践着。陶先生这种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使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一流的教育家。首先,教师要大力提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的儿童教育";其次,教师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舒华荣 《考试周刊》2016,(11):168+155
<正>"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这是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在《纪念陶行知博士》中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宋庆龄更说陶行知先生是"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虽然主要生活在民国,但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宝贵的指导借鉴意义。他的"教育救国"在当时虽然没有实现,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在当下的中国是不易之真理。在陶行知先生的众多创  相似文献   

4.
何炳章先生提出的"自育自学"论,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改革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陶行知教育思想也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本文希望通过对"自育自学"实验的研究,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如何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的确,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作者尝试将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新安小学师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是陶行知先生对新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崇高评价,也是陶行知先生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和为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真实写照。新安旅行团的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谆谆教诲,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今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为各行各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7.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即是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最为可贵的品格,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核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敬业与爱生看作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8.
<正>前段时间,有幸拜读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大作《走进陶行知》。从书架上一见到这本厚实的书籍,我便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从开卷之语开始,该书便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断往下阅读。书中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关于教育教学的"行"与"思"的理论与实践,从该书中我领略到陶行知伟大的一生,了解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感悟到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禁使我感慨万千,无论是从"学生自治"到"平民教育",抑或是从"创造的儿童教育"到"民主教育"等各方面,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透过语言表象深入内里感受陶行知先生高尚的品德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更令人深深折服。作为  相似文献   

9.
《通不通》原载于1935年6月16日《生活教育》杂志第二卷第八期,主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对张耀祥先生在《教育杂志》上一篇批评短评的回复。张耀祥先生批评陶行知先生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一语言论不通。故陶行知先生写此文与张耀祥先生商榷,也是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句话到底是通还是不通的答复。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把一生都倾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上,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那么当代教师应如何弘扬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并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呢?一、爱满天下,发挥语文教学作用"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一个"爱"字贯穿他整个教育生涯。语文作为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办学往往都有各自的妙招。"真人"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办学的一大妙招。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达到了高度的完整与统一,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树起了教育家办学的巍巍丰碑。一"、真人"教育目标: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真人"教育也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目标。陶行知先生自己首先是一位"真人",从来不做假,对自己及家人的率真要求简直可以说有点严酷,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对高中美术课进行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实践,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中.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强调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本文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养植"活动中的运用,从而帮助孩子在"养植"活动中获得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校园里静静地涌动着一股深情的怀念,无不深深寄托了行知人感念先生、铭记教谕的追思缅怀之情和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神之火的信念。行知实验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自1993年命名以来,怀着感恩之心,致力于传承、发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精髓,谱写行知特色人才培养的诗篇。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一,汲取丰厚滋养的文化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是一座宝藏,学校将陶行知先生的行为准则作为淳朴教育的"经典教材",将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作为学校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陶行知将生活作为教育平台,秉持"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的教育教学之道。本文主要探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并据此分析如何创新小学德育自治模式,构建行规培育平台,将德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开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学习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教育实践活动中。陶行知先生认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主张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数学教学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冯中强 《职教通讯》2012,(30):78-80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创下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当前职业学校所轰轰烈烈进行的新课改,仔细推敲,其精神大多植根于先生的理论。阐述了陶行知先生关于"教人求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分析了其与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契合之处,提出职业学校应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代教育人永远无法读完的"有字书"与"无字书"。但当下的教育人在读这本"大书"时却往往只关注陶先生的具体教育主张,摘其一朵而闻其香。黎化先生的《沿着陶行知的足迹》一书告诉我们,学陶师陶的第一要义应该关注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国"思想之宏愿,基于当下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实践,立志于"教育报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艺,通过不断超越功利束缚来实现人的教育,甘于平凡,无悔奉献,传承行知先生的教育为国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尽力尽责。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出生和成长在中国土壤上的大教育家。一生为教育尤其是为我国职业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学习、研究、实践、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当今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