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艺术院校合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步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还存在诸如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教学模式陈旧、教育实践性较差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又从引导学生独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学水平、艺术转变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影响的发展策略。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率,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冉小丽 《成才之路》2023,(21):13-16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是当前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文章结合高职艺术教育具体案例,从审美趣味的具体含义出发,详细分析高职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趣味的重要意义,探讨高职艺术教育中培育学生审美趣味的策略,指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优化课程教学过程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人才培养中艺术教育与美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明 《文教资料》2006,(36):38-39
加强艺术教育和美育,有利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能够促进智能潜力开发,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艺术教育有利拓宽思维领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和美育有利于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有益于培育班健全人格,提升应用型人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当中,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在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当前"互联网+"背景的影响比较大,高职教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创新教育途径,使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大学生信仰缺失、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学校重视不够等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不容忽视。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偏航。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创新素质则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出台相关举措大力培育高职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义为单独的"工具型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其相关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融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文章从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培养平台等四个方面探究高职教育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对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情况入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需求。其中,音乐学科本着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专业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成为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为实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至关重要。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审美教育的融入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数学建模能力有助于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毕业生的持续发展与自我创新,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应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综合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舞蹈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全方位地塑造新一代高职学生的高尚人格;另一方面,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学生发展需要,应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到服务作用。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符合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发展需要,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保障作用。可以从创新编写校本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增设文学鉴赏模块等方面去实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选修课,是由学校组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它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是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类别,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公共艺术选修《歌剧欣赏》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讲述教学实践中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4.
聂鑫  王晓成 《职教论坛》2018,(10):127-131
高职学生是国家人才储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国家实施经济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主导,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资源与技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探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学科融合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运用三种范式:跨学科范式-课程渗透、科技教育范式-教学实践、社会学范式-社会化合作,三种范式综合运用可以发挥出"1+1+1>3"的效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对高职院校中的生产实践课的教学探索,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自身能力相结合,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据此,文章试以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创新高职生产实践教学课的教学模式、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界定创新人才和理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分析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策略,以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在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以陕西部分地方高职院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调研分析。认为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建构起互相推进的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在高职院校形成"文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必然举措、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影视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综合性、隐含性、高效性三个特点,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完善影视艺术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影视艺术教育过程监督、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强化教学效果考核四个方面来提高影视艺术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职艺术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增强职业竞争力,有效缓解其就业压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高职艺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存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以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培养与提升高职艺术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设计为主、以陶艺为特色,工、经、管各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学院,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上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艺术欣赏专题讲座等,整体设计,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实施;另一方面,坚持走公共艺术课程与传统文化互联之路,积极开拓艺术教育载体,努力提升学生素质,从“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三方面来突破,使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