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兆言是当代一位比较独特的作家。他小说书写的内容包括“夜泊秦淮”系列、“抗日战争”系列、“文革”时期的农场学校、当下中国的城市乡村系列。无论是表现现实人生,还是书写历史存在,亦或探讨人类本真,他的小说都表现为一种无望且又沉重的苍凉之态。这是因为作家记写的故事多与死亡、失败、背叛、战争联系在一起,故事内涵充溢悲剧性;在表现手法上,借助诡异的情节设置和充满了黑色意绪的语境氛围传达出变态、怪诞、压抑、死亡、恐惧的意蕴,表现人类无可逃脱的生存困境。所以小说里到处都充溢着无望且又迷茫的黑色感觉,笼罩着独特的挽歌情调。  相似文献   

2.
叶兆言是当代一位比较独特的怍家。他小说书写的内容包括“夜泊秦淮”系列、“抗日战争”系列、“文革”时期的农场学校、当下中国的城市乡村系列,无论是表现现实人生,还是书写历史存在,亦或探讨人类本真,他的小说部表现为一种无望且又沉重的苍凉之态:这是因为作家记写的故事多与死亡、失败、背叛、战争联系在一起,故事内涵充溢悲剧性:  相似文献   

3.
将杂闻作为小说创作的素材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作家叶兆言突破了这一传统,在自己上世纪90年代的小说中充分借鉴并吸收了杂闻的新闻体样式,形成了作品在叙述上的复调性,在文体上的虚实相生和散文化、读物化色彩,从而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整体上的雅俗相生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5.
6.
王小波的小说揭示出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革命逻辑,洞悉了特定时代的荒诞.革命逻辑重视伦理和功利,远离理性与事实.小说还对性进行了重新书写,以性为反抗世俗极权的重要据点和途径,并且解除掉覆盖其上的重重文化语码.让性回到它的自然状态.王小波向往有趣,小说充满了游戏精神.借助黑色幽默,以喜剧形式书写悲剧内容.总体来看,王小波使智慧成为小说本身的一项重要质素和小说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昭示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7.
江南温润多情的地理文化氛围造就了江南的青年才子们梦幻感伤的叙事风格。那种伤感、怀旧、精雅、女性化的方式使得他们几乎都成为描写女性的高手,女性在他们的笔下各自显现出富有魅力和意味的侧面。作为江苏作家领军人物的苏童和叶兆言更是以他们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驰誉文坛。但目前学界对二人的创作风格存在简单归类的问题。本文试从具体文本出发分析两位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比较二者创作的异同,通过对同一主题体现出的两种迥异的想象图式,展示江苏作家的文化归趋和多元风貌。  相似文献   

8.
张翎已定居加拿大多年,但她的小说多以故乡温州为背景。温州是故事的发生地,更代表了几代温州人经营出来的精神气质:追梦的勇气和坚韧的生命力。追寻导致温州人离开温州去到代表希望的地方,但温州仍然是唯一的故乡,漂泊在外的人也唯有回到温州才能获得重新出发的力量,不断前行,绽放出生命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在朱文颖的小说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上海与苏州这两个空间意象,这与她生于上海长于苏州的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两座城市在她的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朱文颖作为城市的"出走者",用向内的目光审视着上海:无论是旧上海的繁华,商品化大潮带给上海的冲击,还是当代上海白领的生活新常态,都带着作者对社会复杂性的包容与对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和巫术紧密相连,其小说的内容如人物、情节和小说运用的写作技巧,都有巫术书写的痕迹。徐小斌通过描绘梦幻场景、塑造巫女形象、使用奇异意象和离奇语言将自己特有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传达给读者,侧面展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徐小斌小说中的巫术书写有多方面的因缘,由此构成她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话语方式,其巫术书写的价值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晓苏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南方归乡人形象。借由这些从南方回到油菜坡的"淘金人",作家使油菜坡和南方两个颇具象征意味的空间不断发生对话:从早期传统乡村伦理对城市文明的明确拒斥,到消解绝对性的拒斥而产生相对性的含混,再到从人性的复杂性的角度打破乡土题材小说中的城乡二元对立的边界,于人性关怀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当然,晓苏也并不把这种对城乡关系认知的变化裸现出来,而是坚持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这种亲切可读的叙事方法,并于其中闪转腾挪,借叙事人身份转换、写作主体变化、多重对话建构等策略传达自己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12.
毕飞宇将目光投射于日常人物的身体经验中,通过生育书写来探索人性、观察社会。其小说的生育书写以女性身体为呈现具象,展现了女性在男权话语与俗世权势威压之下的生存困境。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虽受制于权力,却也更具主体性和生命力,呈现出对权力的依附、反抗、回归等多种复杂的生长姿态。  相似文献   

13.
毕飞宇是“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以悲悯之心和形而上的凝思获得诸多学者的认同和称赞。“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创作中“死亡练习”系列小说达31篇.超过其文字总量的四成。其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涵盖类型比较全面,与其创作三阶段“相伴而行”,具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和哲学意义,传达出作者的社会责任、艺术追求和哲学思考。追究原因.涉及作者所处的文学环境、时代背景等外部因素,以及亲身经历、审美趣味等内部因素。毕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是中国文学直面死亡的范例之一,演绎出“感受疼痛——体验尊严——追逐阳光”之死亡、事业与人生三部曲,充满疼痛又满怀希望,给读者带来真的启迪、善的滋养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的小说乡土气息浓郁,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源。作家能够深入民间话语系统,在讲述农民故事的同时,呈现了与农民一生息息相关的人生仪礼,主要涉及人生仪礼中的婚礼和葬礼。赵树理小说中的婚礼描写展现了封建婚姻对人的毒害和进步女性追求婚姻自由、勇敢抗争的两个面向,表现了婚礼中新思想与旧思想的激烈对抗;葬礼描写展现了在丧礼费用和高利贷盘剥下农民的惨状,并呈现了一场特殊葬礼的民俗价值。在时代潮流、社会变革、乡村社区的背景下,婚礼和葬礼犹如两个相对稳定的横截面,沉淀着民众世代传承的情绪,也凸显出要求变革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铁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部分作品是其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突破”,比如:《马路动作》《蝴蝶发笑》《我的失踪》《砸骨头》《甜蜜的拍打》《唇裂》《法人马婵娟》《棺材的故事》等都表现出一种审丑意识,人物形象夸张、情节“峰回路转”,结构层叠,却又“韵味十足”,体现出一种“寓言化”的审美范式。这种寓言化的书写方式,体现出了铁凝文学创作的智慧。文章主要从寓言化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去分析铁凝小说的独特之处,从而揭示其作品在寓言化书写下所表达出的审美底蕴和写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17.
种族问题是德里罗中后期作品关注的重要主题。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意识的作家,他对美国盛行的种族主义持批判态度,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种族主义终结的论调保持警觉。其小说展现了从冷战、全球化,直到9/11事件发生之后,种族问题在美国社会的嬗变历程,褪去了后现代社会审美化倾向笼罩在日常生活上的光环,击碎了人们潜意识里对社会抱有的美好幻想,暴露出美国社会难以回避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18.
许钦文作为20世纪20年代乡土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疾病书写,包括由暴力引起的身体疾病和疯癫形式的精神疾病。这些对疾病的书写背后承载着作家对社会、文化的沉思和批判。同时许钦文对疾病的书写来自于其深刻的疾病体验和以文救人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9.
与经典爱情故事通过女性作为客体的地位和她的吸引力来描述她的性欲不同,方方的小说出现了一些能和阳具独尊相抗衡的女性形象。方方对男权社会贬抑女性的性内化的认同,使这些女性被丑化,同时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其抗争也被漠视,但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青春时代置身底层的经历使方方仍向我们展露了部分真实。本文试图恢复这些张扬自身欲望的女子的真面目,为某些女性意识薄弱的文本提供一种抗拒性阅读,为方方的新写实小说开拓全新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书写,其中以"哭嫁""跳丧""梯玛"最具代表性。土家女儿在"哭嫁"中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哭嫁"反映出了土家女儿在生命成长中的情感倾诉和心理状态;"跳丧"则是用以乐代伤的方式诠释了土家人面对死亡的乐观态度与豁达的生命观;"梯玛"作为土家族文化中的核心,代表着土家人的精神信仰与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