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求“生长性”是语文共生教学最本质的 特征,也是和其他许多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 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语文共生教学“生长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教学内容的生长、教学过程 的生长和学生学习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读写共生"的要义在于打通读与写的关隘,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强调读与写相辅相成。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读写共生"教学路径是:感受文字魅力,激发写作愿望;解构谋篇布局,透视写作思路;鉴赏文本情感,剖析写作方法;群文对比阅读,揣摩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应忘记课本外面、教室外面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人们对学习语文规律的一个科学的概括。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陈金明先生指出:“没有语文课外活动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课程结构畸形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赵慧芳 《甘肃教育》2009,(21):35-35
校园文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翼,联系着语文教学与文学两大领域。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促进语文教学。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让校园文学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门语言学科,故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语文教学主张强调语言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言意共生”,认为文本的语言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激活共生",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同时也要求教师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这里面所说的"动"还有"活",不是表面上课堂的热闹喧哗以及花样百出,而是指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提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目标、共同信念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团体,通过师生间对话、协作等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人格学品的提升,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成长也促使教师要加快发展,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链。当生命个体不断成长且感受到幸福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成长的自觉行动与自我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也就必然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与形式的运动统一是万物存在、发展的本源动力,语文亦然。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指语文的"意"与"言"。2011年版"课标"明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诚然,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言"与"意"的运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往来于"言"与"意"的双向通道上,领略途中风景,体验语文"言""意"共存共生之妙,从而最终实现学习语文的高峰体验——"言"  相似文献   

9.
正"共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定义为:"相依生存,彼此有利。"细揣之,有共存、共建、共荣、共赢之意。"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不仅着眼于"言意兼得""文意兼得"之意,更落点于"言""意"的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之实。内容与形式的运动式统一是万物存在发展的本源动力,语文亦然。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指语文的"意"与"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  相似文献   

10.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选型编写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选文是教材的核心.课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成为实施语文课程的主要平台。选文标准不同,入选的文章就不同,如果选文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教材质量的低劣。正因为这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共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有自己的诉求,即追求文质共生。这种诉求与“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何谓"简单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简单语文"就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也就是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和写.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简单语文"从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教学过程更有条理,以简驭繁、返璞归真.它要求我们:一要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减省浮于表面的这模式那模式,要关注学生,实在地教学;二是操作简单,有了真实的读和写,也就有了知识积累、情感升华、人文熏陶等:三是"简单"不等同于"粗糙",更不是"简单化",它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而平时在电视上也不难看到一群童子在私塾里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口中念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等"之、乎、者、也"的诗文。可见,重视"读"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共生教育的多重需要,我国大多数学校都试图在共生的视野下不断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与多元文化、新技术的融合,真正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动摇,真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逐渐打造出有效、高效、实效的教学课堂。那么,笔者立足于共生的视野,针对如何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汪周胜 《阅读与鉴赏》2007,(7):30-32,26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向来为人们所熟知、所重视,而它的人文性,曾长时间被搁置,甚至被否定。很显然,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有一种共生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这种效应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由此我觉得我们各个班集体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的团队。那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共生效应”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习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第二,学习要开好头;第三,学习要咬牙坚持;第四,学习要有好环境。另外,学会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李芳芳 《教育》2014,(6):36
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传承着文化和思想,是一门有灵性的艺术。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也提出:"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因此,笔者理解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语文味:有了这个味道,你的语文课才美。听你的语文课如同在品尝一道佳肴,品一杯美酒。因为你的课堂浓缩了语文的精华,让人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正>本色语文,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偏颇认识和违背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种种异化行为提出的系统的教学主张,该成果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语文共生教学,是立足于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体现母语教育规律和本色语文教学主张,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前者是主张,后者是方法;前者主要是理性思考,后者主要是实践操作;前者侧重承继,后者着力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新旧教材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异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合理的衔接,从而较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如何使语文教学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做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外,还必须积极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娱乐、参观、游玩等课外活动中接受知识,拓宽视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搞好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