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河 《班主任》2005,(9):39-39
最近,一位小学生讲述了一件事情:数学老师在一次练习中,把班内部分同学原本做对了的一道题判错了.同学提出来,这位老师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我是老师,老师能错吗?"一个同学认死理,据理力争.老师大怒,将这位学生猪爹狗娘地数落了一痛.  相似文献   

2.
一、从一篇学生批評老师的稿子談起整风反右以前,一师院曾經发生过一件因学生批評老师而引起的一場风波。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中文系的学生写了一篇題名“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稿子。內容是批評註系一位古汉語教师講課貭量不高,批評这位教师上課时照本宣讀,枯燥乏味,因而引起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一生当中要做的事情何其多,可是哪些事是必须要做的呢?我觉得有5件事情当老师的必须学着去做:其一,教师不当"演奏家",而要学做"导演"案例:一节课后,一个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嗓子都讲哑了,上课少说点吧。"老师说:  相似文献   

4.
"2.5"分     
点评:本案例讲述了一件教育情境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教师的最高境界,这位老师做到了.  相似文献   

5.
信任无价     
一位女教师刚当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这位女教师的第一感觉是心里非常难受,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班里,而且是自己刚刚“走马上任”后不久。她当时非常自责,觉得这是自己对学生品行教育的失败。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教师考虑过许多方法。最终她是这样做的。那天放学前,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学生面前,尽管她心里波涛汹涌,脸上却显得风平浪静。学生似乎都很紧张,一双双眼睛神情复杂地看着她,他们在等待自己的老师“破案”。于是,这位教师…  相似文献   

6.
故事这位妈妈曾令我"望而生畏"才接手这个班级,我心里却有点忐忑不安,不是学生素质不行,而是听说这个班级有一位家长很厉害。这位家长是位妈妈,外表温文尔雅,但是学校教师却大多畏惧她。记得去年的一件很小的事情,结果却被她弄得满城风雨。我们是镇中心小学,不像县城学校作业有家长签字辅导,再加上平时课务繁多,班级学生较多,因此大多数教师对于辅导练习都是先讲后改。对此我们也习以为常,多大的事,毕竟作业还改呢!但是这位妈妈却不依,并与老师理论,说了  相似文献   

7.
教学呼唤真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他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气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教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同时还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真诚。当教师丢弃了真诚,也就丢弃了学生的崇敬和热爱;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师,也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诚信。这仅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课堂上老师跟学生来假的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育界的老领导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推荐一位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到一所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就给这位实习生面授机宜;说现在的学生你就是要给他个下马威,以后他就听你的话了。当时这位老领导语塞,很后悔将这位大学生介绍到这所学校实习。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当然知道,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友好的,作为正在执行教育教学任务的年轻老师居然还会有这样的理解,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孙志杰 《河北教育》2008,(10):27-27
案例一: 某校长接到举报A老师变相体罚学生的电话,本想对这位教师严肃批评,并责成其向学生家长道歉,甚至要在教师会上通报,以此为契机进行一次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的专题教育。但转念一想后,这位校长把A老师请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请他先阅读网上的一个帖子《谁该为教师的冲动负责》,大致内容是:“一位教师因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把学生猛地一推,  相似文献   

10.
冯国文 《成才之路》2014,(15):56-5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科发生了兴趣,就会心往神会,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兴趣不是先天的就有的,在于教师平时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教师之间处理得好,学生就愿意上这位教师的课,就愿意上这门课;相反,对教师产生了厌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他就不愿意上。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上完"新年的礼物"一课后,让学生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她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生气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老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更是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诚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讲诚信。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是一个关键而特殊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懵懵懂懂的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道德认识不清,势必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德育培养就要选择适合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方法,如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一、以"理"服人,让学生心服口服说理教育法实际上就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事情的真谛,这也是最通俗的办法,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初期对思想道德有一个新的认识,如,在某某教师的体育课上,两个同学因为单杠争吵起来,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这位老师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谈到这样一件事情:她读二年级的孙女向她请教:"钊"字怎么组词?斯霞老师就问:课文中是怎么讲的?孙女回答:是"李大钊"的"钊".她略一思索就说:你就组"王大钊"吧.可是孙女还是皱着眉头说:老师要求用"钊"字组三个词呢!"笔者在此暂且不论这啼笑皆非的结果,也不谈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想起那件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时,就非常感慨教师的宽容,那是在不正常的教育意识中渐渐逝去的尽职的宽容。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只因一次未穿校服而被学校以“劝退”的形式开除。为什么?因为他竟敢对老师“动手”。是吗?我了解到是老师要把这位同学拉出去,在拉扯中冲撞了老师,既然拉扯就一定有“冲撞”。为什么老师要拉扯?是学生不服?没穿校服的有好几个学生,老师却只批评他一个,他能服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这位同学学习成绩不佳,平时又多让老师劳神。一个因父母离异耽误将近一学期课程的学生,一个连主要课程书都没有的学生,一个平…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这位小作者也不例外,在以往写作文的过程,搜肠刮肚也写不好.自从遇到了吴老师,写作文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对事情有了兴趣,他就有做好它的动力和激情。作文,对学生、家长、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小学生作文。笔者在教学过程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感悟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之根本。一、教学案例案例一:秋季的某一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刚停,笔者宣布:老师请同学们到校外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秋天我们农村田野里是个什么样的,希望你们仔细看、用心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深刻地说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不管学习什么,对它的兴趣如何,直接决定着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那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学习的结果。喜欢做一件事情,或者说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那么做起这件事情来不仅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一点也不吃力,特别轻松,往往最后的结果还特别好,这就是兴趣的重要性。那么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把语文学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如果对语文感兴趣了,那么教师教起来就会感到特别的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最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究竟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  相似文献   

19.
无言胜有言     
一学生向老师报告说:"我的<新华字典>不见了!"而且她还告诉教师说:"我的字典背面有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他找一找.这位教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我让每一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教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写了一个"璧"字,而且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他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这位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这位教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语文教师让学生用"差"字组词.结果,有很多学生写出了"差生"这个词.翻阅汉语词典,也查不到这个词,这件事情让这位教师非常惊叹.这个故事说明:"后进生"的说法虽不符合教育理论,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确存在"后进生"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