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汉乐府、新乐府的叙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叙述,我们指的是有两个特征的文学作品,即存在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叙述者”①这表明叙述大师在定义叙述时并没有把诗歌排除在外,但在我国叙述理论研究时,似乎忘记了诗歌,例如罗钢的《叙事学导论》内容提要中写到:“它(指叙事学)代表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新方面……也阐述了中国古代理论家的独特贡献”,根本没有想到还有叙事诗,在其具体论述中也几乎没有提到诗歌  相似文献   

2.
程乃珊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在其《女儿经》创作中充分借助女性特质采用零聚焦叙事、私人空间叙述、网状叙事结构以及抒情化语言与方言沪语叙述了四个女人的故事,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和自我回归。这种认知和叙述方式,既源于作家的女性主体身份,亦源于当时的社会气氛。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出发,探析其叙事话语范式,综合《女儿经》自身文本与外在形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深入对程乃珊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文学理论,主要探究叙述的方式、故事内容的呈现和叙述语言等相关的内容。小说是典型的叙事型文学作品,如果能适当引入叙事学的相关知识,则能让学生系统化地了解小说的特点,从而提升解读作品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叙述视角、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叙事学常见的角度入手探究,从而全面鉴赏小说。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叙事学理论分析了《武林外传》的艺术特色及其作用,认为:该剧采用中间叙述、预叙等方式,始终带给观众以神秘感,进一步调动了观众的期待心理;以万能叙述掌管全局,每个小故事中又有各自的叙述者,使得故事本身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且强化了故事的立体性、层次性、丰富性;时间变形的运用,或加快了故事的叙述速度,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叙述性人物的类型及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不仅在叙述中生成,是故事讲述人“讲述”的对象,同时还具有为叙述服务的功能,是在讲故事活动中发挥多种作用的“叙述参与者”。本文即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具有帮助真正的作者讲述故事等功能性作用、充当故事讲述者的叙述性人物进行论述,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新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6.
曹铮 《天津教育》2020,(1):51-5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学术研究不断推进,教学叙事作为一种实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既是研究学校教育的重要方法,又是教师探寻专业成长的有效尝试。一、叙事研究概述荷兰学者米克巴尔认为,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形象、事像、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理论,它可以作为名词展现事情的形象、本质、外貌、过程等,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代表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追寻过程,这个过程以对叙述的分析为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家热奈特关于叙事作品的三分法,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类节目通过多种媒介的同时参与,并采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同步叙述、不可靠叙述、伦理取位等概念形成了一种"多重声"版本的故事讲述方式。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有机巧妙地运用了新叙事学相关理论,不但让电视这一媒介的叙事方式更耐人寻味,而且促进了叙事研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天鹅的故事>全文都是叙述,很少直接抒情.然而这种叙述是一种不抒情的抒情,而且比抒情更深沉.它向我们展现了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幕,那撼人心魄的一幕中还包含着"智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裔女作家黄玉雪在其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中没有采用自传通常采取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而是刻意以第三人称叙述整个故事。本文拟从叙事学叙事人称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试图发现这一与自传体相矛盾的叙述方式对叙述效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揭示小说作者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现传统中国文化、以促进白人社会对华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一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0.
《天鹅的故事》全文都是叙述,很少直接抒情。然而这种叙述是一种不抒情的抒情,而且比抒情更深沉,它向我们展现了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幕,那撼人心魄的一幕中还包含着“智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对主人公住宅的内外空间进行了描述,这些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也作为时间的标志物存在,尘封着主人公的记忆,又与主人公心理的变化紧密相联。叙述空间的展现突破了传统小说构建的形式和意义,心理蒙太奇手法、“模糊时间”技巧在小说中的运用展现了小说独特的空间形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虚构,既是一个故事材料问题,也是一个叙述方式问题。面对同样的非虚构题材,因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会一定程度地发生实录与虚构分野。因此,报告文学的生命线———不可虚构性,不仅应该从其对象的真实性中去寻找,还应该从叙述本身的真实性中去寻找。同时,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不仅是叙述对象范畴,还应该从写作姿态、叙述方式上理解。因而,不是"展现"(showing)式叙述,而是以作为叙述者的记者的行走、采访等"在场"的"讲述"(telling)式叙述构成其主导性的叙述方式。这应该成为报告文学文体叙事学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正>小说是一种以叙事见长的文体,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小说研究,为小说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样,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作品解读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掌握小说的叙事方式。那么,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如何运用叙事学理论来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一、解读绝对权威的叙事者在文章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叙述艺术,小说中的叙述者可以是艺术的虚象,也可以是具体化的个人。作为读者,我们都要从叙述者的角度去感知人物和事件。在小说的叙事空  相似文献   

14.
叙事学除了研究谁说、谁看之外,还要研究谁听。听,似乎是被动接受,但却也会对说发生不小的作用。小说的叙事一定要有对象,这在叙事学上叫做叙述接受者,简称受述者,也就是听者。任何一篇小说的受述者都不是单一的,正如同叙述者不能等同于作家,受述者也不能等同于读者。受述者一般在故事之外,但  相似文献   

15.
《品质》①作为一篇叙述者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故事层面的“同故事叙述”②文本.高尔斯华绥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者“我”充当叙述故事的角色。受传统叙事学理论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对叙述者的这种独特性关注得不够.致使文本的阅读意义与教学价值受到一定的消解。  相似文献   

16.
《痴婆子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非常难见的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者并从女性的心理角度叙述故事的小说,其展现的中国原生女性主义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从传统道德双重标准的虚伪性、女性觉醒等方面对其所展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一叙事学初始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盛行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法国的罗兰·巴特(R0landBarthes)和兹维坦·托多罗夫(TzvetanTodorov)分别从功能、行为、叙述等层次,以及语义形态、语域及动词形态等方面着手,建立了精细的结构主义叙事学,主张对叙事作品进行内在性与抽象性的研究。所谓内在性研究,是指将研究对象确立为作为内在的实体的。不受任何外部规定性制约的独立自主的封闭体系的叙事作品。这种内在性观点意味着叙事学的对象是自成一体的,它杜绝任何影响作者心理、作品产生和阅读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介入,认为它们存在于…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时间的艺术。其中,叙事文中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时间因素与叙述者因素一样,也是叙事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家对叙事文本的成功把握首先就应建立在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和把握上。现代叙事学理论认为,叙事文“内含两种时间:被叙述的故事的原始或编年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故事叙述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其个人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数字化故事叙述这一学习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概念进行阐述,再结合其在初中英语课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叙述话语”是当代叙事学理论所关注的重心。“叙述”与“叙事”所指不同。叙述话语即“某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叙述时间、人物、叙述者及其视点是研究叙述话语的几个要素,体现了叙事学的文本研究特点。在当下西方文论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其理论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重估叙事学尤其是“叙述话语”的理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