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分别为实践经验、实践理性和实践假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层次的区别,各自承担着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道德的实践教育和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促成学生情感的转化,进一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信仰信念,以满足社会之"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规矩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固执的大人总希望孩子能够乖巧懂事,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然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却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呢?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相悖。大人要求孩子遵守的规矩是日常行为准则,是道德,是法律;而布莱克所说的常规,是人类的一己之见,或者说是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常理推测、自以为是的想法,而非字面上的规矩。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08,(2):28-37
大人有个大人世界,小孩有个小孩世界。小孩用乐观的眼光看待所有大人,大人用悲观的眼光看待所有孩子。小孩看大人的世界是用"心"去看,大人看小孩的世界只用"眼睛"。小孩喜欢神话、童话、鬼话、笑话,更喜欢不听话。大人用尽方法想把小孩拉到他们的世界,小孩却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小孩想哭就哭,该笑就笑,要叫就叫,这是他们和大人最不相同之处。大人每天多认识一些别人,小孩每天多认识一些自己。——朱德庸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是近代中国反思教育现代性的思想先驱。他从反思"一战"的教育根源入手,批判现代教育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道德人格教育、批判爱国主义教育的工具化,认为人格教育的缺失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是"一战"发生的教育根源。与现代教育相比,辜氏认为儒家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是一种"大人之学"。在中西教育比较视域中,辜氏认为教育应以探寻合乎道德的人生之道为宗旨。  相似文献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六个大人关注一个孩子。无形中,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6.
说敬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地位高贵之人和圣贤之言的敬畏。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所敬畏,有人敬畏祖先、神灵,有人敬畏自然、科学,有人敬畏法律、正义。人常道,人要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先秦时期已出现崇高一词,开始时只是用来指称某物形体的高大。孔子赋予人以仁的价值导向,并诲示以为仁而祈圣的成仁之道。人在为仁而祈圣的践履中不断地超越命,从而成为天地之性最贵的大人。自觉践履成仁之道的大人不畏命的威迫,自弘其道,自乐其道,由此绽放出一种充实而有光辉的道德境界。大人因着光照天地的道德境界而令人仰之弥高,也因着其仰之弥高的道德境界而令人崇敬。至此,那种指称某物形体高大意味上的崇高,已被转换为喻指人的道德境界高卓的崇高了。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经典之一,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并称“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也是传统社会的道德教科书。“大学”语义有二:一是所谓“大人”之学,即培养“大人”即道德上的合格人才的学问;二是古代大学的教育。二者之中,前者意义更普遍,“大学之道”即古代造就道德上的“大人”的途径。《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建立了道德教育文化思路1.明明德“明明德”是“大学之道”的始点与基础,其基…  相似文献   

9.
君子有三畏     
<正>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大人"或"圣人"也可以理解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1]。亚氏之伦理学正是把德性与活动、目的、幸福、善、快乐等联系起来,建构出一套以获得德性为最终目的的追求灵魂善的伦理学,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强调了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分离开来,道德实践与道德认识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对当时人们的道德实践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爱之深,苛之切。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爱之深,纵之宽,真正能做到“苛之切”的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慈悲所以冷酷》就具有了格外的警醒意义。小鲸是个头脑灵活、做事勤快的青年,这样的人总能博得大人的喜欢,因此所犯错误,常常得到大人的宽纵。从实习着装的随便到市场调查答卷的马虎,以至借钱躲着不还,都得到了宽容。可这样做的结果是小鲸不思悔过,反而提出更大的要求:要“我”为他“联系”研究生导师,以利于考取。是答应,还是拒绝?这往往是考验大人们的关口,许多大人往往狠不下心,每每犯下错误。文中的“我”则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虽然冷酷,但绝非无情。  相似文献   

13.
微博短评     
正●真正的道德行为必须建基于心之自觉。心之自觉,既意味着要知道什么是道德,更意味着行为必须自觉听命于道德,不受制于他物、他人及外在环境,而仅仅以道德为最高目的。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使人们达到心之自觉,以此祛除"蒙昧之心"、疏通"疏离之心"、涤荡"蒙蔽之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人心里安家。只有内化于心、心有自觉,才能外化于行、行有自觉。  相似文献   

14.
荀子作为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其"知之不若行之"的道德实践法对当今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方法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要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行"的教育,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福到了     
以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抛砖引玉,并提出疑问:"这似乎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进而引出下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些还很有趣味。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传统文化之"倒贴福"。说起这个话题,我有一则趣事和大家分享:去年在荆门老家过年,我负责贴"福"。行动之前,大人们就嘱咐我:一定要把这些小福字倒着贴!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本质特性,使其与伦理学之间"自然而然"地存在联系。分析特定历史时代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蕴,是理解和把握当时代伦理学的重要途径。中国先秦文学之道德意蕴,主要表现在赞美王者风范和劳动者向往的理想人生、公私分明的道德观念和先公后私的行为准则、鞭笞统治者制造不和谐伦理的不良品行、憧憬婚姻的欢愉美感和重视男女有别的操行伦理等。它们具有昭示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发展史之源头、奠基中国伦理思想史之逻辑起点、开启"文以载道"之道德文化建设先河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生从进入职校大门起,就选定了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英语教学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沿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线,沿着"学习道德认知--感受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的方向,遵循道德实践的德育工作规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从小,我就教育儿子,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一定要做个听话的孩子。一次,儿子竟用大人的口吻拿腔拿调地说:"听话,是个复杂的话题!"我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怎么复杂啦?"儿子:"如果大人的话说错了呢?"我说":有时,大人的话虽然说得欠妥,但也该听,这是对大人的一种尊重!"平时,儿子喜欢看课外读物,他现学  相似文献   

19.
小悦悦事件、老人倒了不敢扶、见死不救……近年来,一系列拷问社会良知、公序良俗的事件,触发了公众对道德底线的深深忧虑。"我们不仅要仰望道德楷模,还要俯察道德底线。"有"根叔"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代表慷慨陈词:"我们现在正在学雷锋,他是我们仰望的道德楷模,但我们也要低下头,看看我们的道德底线。"他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不公和贪腐现  相似文献   

20.
以前提到劳动,我总觉得那是大人的事。劳动在我心里就是"苦""累""无趣"的代名词。但今年劳动节前夕,妈妈对我说:"劳动可不是大人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而且劳动过程中也有很多乐趣。这次劳动节,你要负责晾衣服。"虽然有些不情愿,不过区区晾衣服这点小事我倒没把它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