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系‘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初始形态”。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是“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国寥的表达形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超越以往人本主义的抽象性、虚幻性,科学地指出了实现人文关怀的现实途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最新表达。  相似文献   

2.
我们今天所讲的"以人为本",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吸收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积极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以及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条件,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字面含义丰富。现阶段,我党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扬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赋予"以人为本"新的内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有益内容,马克思主义对其作了更好的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的施政方略,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无一不是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确立的基本依据。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对人道主义长期漠视,而"反人道主义"的意识则占据统治地位。重返马克思论著,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分析其与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和实质出发,阐述其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探讨其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类精神解放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发展而来的,即"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一脉相承,体现了人类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本体论意义,也有价值观导向,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视角,由此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与西方人本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是对西方人本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扬弃与超越,是对中国古代"人本""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群众观"的坚持与发展,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与后现代的"人本主义都是把人作为中心,强调人在自然、社会及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但是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本主义又有着天壤之别,两者在针对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对人的价值定位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认知上的差异。比较研究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本主义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为民"思想渊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民本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胡锦涛"为民"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准确内涵和外延.本文力图通过将"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作为价值主体,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尺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标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实践—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继承和扬弃。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14.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也不同于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有着自己丰富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中有关"以人为本"思想的探讨。文章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探索"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并进行甄别,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入的主体本位,要求"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建立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新的社会秩序."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武回忆 《华章》2007,2(11):58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以人为本"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标志是"人本主义"(Humanism)思想."以人为本"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其基本思想内涵是一个不断演进、丰富、提高并逐步合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其中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分“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异同的意义 “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现在许多人对“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的理解各不同,对二者的异同有些模糊。其实“人本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人本主义”英文是“humanism”,系从德语humanimus译过来的。马克思不是人本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与抽象的人本主义简单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提法,笔者感觉不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继承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但同时又与这种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同样,以人为本思想也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批判吸收。我们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和实践以人为本科学思想,就必须在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思想科学涵义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以及西方的人本主义做出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