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张勇 《考试周刊》2011,(40):140-1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渗透创新教育。下面,笔者根据本课程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本文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良好行为习惯、团结合作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四方面对信息技术课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其红 《考试周刊》2009,(15):128-130
信息技术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愉快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学生心理及师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愉快教学的三步骤: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寓创新精神培养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文章以“物理化学”教学为例,谈几点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是一门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新兴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符合新课改理念和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在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将学生的创新这一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师观念、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渐成为小学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室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文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智 《教育革新》2006,(4):66-6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学,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寻找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学生为本,找到适合的学习模式,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马学华 《快乐阅读》2011,(25):30-31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我们转变教学方式带来了契机,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使计算机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深化物理学科教学,实现物理教学改革突破性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物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实践,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和探讨了信息技术下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整合实践的具体措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晓霞 《成才之路》2009,(11):30-3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因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这门课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强,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就目前来说,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1)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核心。思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重点课题。要结合创新的本质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进。  相似文献   

18.
今天。经济突飞猛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和社会都极力呼唤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给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