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到第四届特别是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感觉有中国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书籍装帧艺术正在逐步形成。装帧设计观念的更新,特别对设计意识的进一步认识,都对书籍装帧设计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年天子*插图 王晖祝东平艘融,'讪水蕊獭 曩:l大籀酚;j}l …t皂;毒.妻■j壤鑫鹣王晖章冬梅阏明李葆芬汪二可林胜利毛白鸽孙琳 生 煞w糕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北京展区)暨第一届北京市书籍装帧艺术展优秀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i州进宦,Ic’踞i'J像I Ell陀lJfl-——第躁属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觉一等奖作品选登匈’舀圃f誓巾兰l【民阴荚j亳}固税书的嫁衣——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一等奖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4.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为中国书籍设计界瞩目的“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及评奖”于2004年12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以1979年为转机,目前正处于长足发展的进程中。章桂征的探求和奉献,无疑是引人注目的。1986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从3000多种装帧设计及插图创作中评选出129件获奖作品,其中章桂征为《祭红》、《翼王伞》、《鄂华中短篇小说选》设计的封面,一举夺得一、二、三等奖。这次评奖是对1979年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以来成果的总结。章桂征正是从第二届展览崭露头角而开始他的探索的,他在装帧设计上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装帧工作者为创造现代中国风格的书籍装帧艺术,做出了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友爱的回忆──曹辛之同志逝世周年纪念王仿子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进进出出许多装帧界的熟面孔,唯独没有曹辛之,使我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顿的感到他一走带给装帧界的寂寞.我和曹辛之是生活书后的同事。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全民周刊》,我...  相似文献   

7.
9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中央区)的同时,也举办了第一届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展览。首都各界专家对展览给以充分的肯定,认为整体艺术品位较高,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现代感,体现了首都的大气、北方的气派。实际未必真如评价那样高,但确实言中了北京书籍装帧艺术所努力追寻的目标。 市出版系统各级领导一向注意把握装帧设计的艺术方向。市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不断通过学术研讨与交流,沟通各社美编认识并取得共识。明确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应立足于北京的雄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北京展区)暨第一届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将于1995年8月29日到9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北京的书籍装帧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传统风格和地区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从设计观念到艺术表现手段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全国书籍装帧艺术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共北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12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版协主席于友先、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旨、中国版协常务副 主席陈为江、中国版协美协艺委会主任张守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上,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张卫设计的《梅志童话诗集》、《严文井童话》两书的封面获得好评,后者并荣获二等奖。以后,他又陆续设计了《钓猴》、《友谊与爱情》和《诱惑》等书的封面。从它们色彩的同一性和装饰风格可以想见他在书装设计上有着系列总构思。在当前书籍艺术多致力于追求一本书的整体装帧完美的情况下,这种尝试是有意义的。魔术式乐奏在美术作品中,色彩是极其重要的,它往往先声夺人,读者在尚未知道画中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今年11月12日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在京落下了帷幕。这届展览汇集了近10年来书籍装帧艺术界的优秀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参加展出的1500种书籍封面、版式、整体设  相似文献   

12.
从1959年4月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会,到1999年将要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已整整40年。40年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特别是50年代中国装帧艺术曾有过骄人的“战绩”。当时中国作品在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上曾获金奖10枚、银奖9枚、铜奖5枚,为中国装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但随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60年代、7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走入沉寂低谷时期。  相似文献   

13.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8,(12):26-27
李:张老.在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界,您无疑称得上是位“大腕”。建国之初,您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装帧设计、中国向外国元首递交的国书“大使证书”的设计和印制国徽标准样的工作,后来又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李大钊选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图书设计封面。1958年,还被选中担任《红旗》杂志的封面设计。中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也是出自您的手笔!  相似文献   

14.
石莹 《出版科学》2015,23(2):111-112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但在民国时期,装帧主要是指封面设计. 南京藏书家金小明多年来致力收藏民国书刊,浸润日久,对民国书装那些事儿可谓信手拈来.近年来,有数篇关于民国书装的文章发表于《博览群书》《万象》《温故》《闲话》《老照片》等刊物.2014年夏,金先生将这些随笔文章汇集成《书装零墨》一册,从中依稀可见民国年间出版发行的书籍封面设计的小史.  相似文献   

15.
李文宝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牡丹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荣获全国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刻字艺术展  相似文献   

16.
开放与变革:当前我国期刊封面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期刊的封面(包括正封、封底和脊封)设计总体上在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精品化、风格化等特色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强调艺术性、民族性和新鲜感的趋于成熟的阶段,并且出现了许多有益而大胆的尝试,展现了新时期我国期刊封面设计多姿多彩的活跃景象。尤其是在2001年的第十五届国际期刊设计奖———奥齐奖(OZZIE)评比中,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杂志《新周刊》荣获“最佳封面设计”大奖,与《ESPN》、《CFO》、《ONE》等国际著名杂志共享殊荣。(奥齐奖是国际期刊界对国际杂志设计的专业权威大奖,被称为国际期刊设计中的“奥斯卡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装帧艺术新起点──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述评张光“中国装帧2术有一个什么样的副景,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去实现?”这显著8装帧2术家张西中在北京展区座谈会上的盛昌。它同的出代表了中国出版业领导和广大装帧工作者对中国装帧2术未来的期盼。刚结柬的第四届...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回归     
出版家和艺术评论家都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籍装帧作品在设计风格上正在向传统回归。当前,传统文化精神在装帧设计中的回归,不仅表现在装帧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这种融入到书籍装帧中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方式、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注入。设计家为90年代中国现代的书籍装帧注入民族之魂,成为第五届书籍装帧艺术展引人注目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显现在当代中国装帧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似乎成为了这次展览最打动参观者心灵的主…  相似文献   

19.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大画库》第一部《世界童话画库》自1988年底出版以来,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这套书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封而设计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外宣读物封面设计奖,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2,(3):7
《新周刊》:惊人强项:封面设计简约、新锐,是<新周刊>封面设计的特点,风格嬉笑怒骂不拘,色彩浓艳灰暗皆有,每期都有惊人之处,或者说图不惊人死不休是该刊的设计追求。苦心人,天不负, 2001年,《新周刊》的《2000年大盘点》封面设计荣获OZZIE奖的“最佳封面设计”大奖,OZZIE奖被誉为国际期刊界的“奥斯卡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作:《2000年大盘点》、《WTO规则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