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详细的例子分析诗歌翻译的三种差异现象:信息增值,信息减值及信息失真和扭曲。并从语言差异,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读者与译者的多层次,文学底蕴和文化历史知识获得的差异四方面来考察译文和原文等值偏差的原因。作者试图寻找诗歌翻译中等值觅得的可能性,并对翻译诗歌的等值的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在保证中心信息等值的前提下,再尽可能多的保留其他各项的等值,那么就获得了最大等值率。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目的是选择语境范围内有最大重叠可能性的译语等值成分,如果原文和译文或其中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质特征,就易于构成翻译等值关系。以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等值理论作为指导,以Pricing Beauty一书的翻译为例,从等值转换的3个方面,探讨句子的翻译转换技巧。认为从原语到目标语的转换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对原语词概念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造成译文和原文无法做到完全对等,因此只能通过译者在目标语中找到与原语语境对等的词,追求最大程度的对应。卡特福德的等值转换理论对于句子及句子以下层次的等值转换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适用于解决具体语言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等值翻译     
从形式语义、意义、语境等角度分析等值翻译的可能性 ,一种语言的语义结构必然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它的对等物 ,语言之间存在语义共相 ,语义差异具有可消除性 ,因此 ,等值过程永远只能是最大程度的近似  相似文献   

4.
金立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101-104
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文化中的重叠现象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而文化差异则构成了等值翻译中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红楼梦》中大量富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现象的存在,在翻译中往往处于不完全等值的状态,翻译等值常常只能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对译中的风格等值问题:(1)风格等值的困难所在;(2)建立风格等值的可能性;(3)对难以达到风格等值领域的探索.笔者考察了翻译史上关于风格翻译问题的多种观点,认为英汉对译中可以做到风格等值,这对不断研究和探索此领域或许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翻译总是在寻求等值,但在文学翻译中,实际上由于语音、形式、语义、语用以及文化背景等各种原因,就造成了不存在全等值现象,只可以达到部分等值,因而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借助信息增值或信息减值等方法,去追求文学翻译中最大的等值率,获取最大限度的等值.  相似文献   

7.
翻译等值主要是指语义等值。由于文化差异及表达习惯等等,要做到语义完全等值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翻译时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策略,就有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语义等值。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为跨文化翻译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无等值物词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一些反映西方传统文化特色的词在汉语中几乎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是否无等值物词真的属于不可译之列 ?本文从翻译的定义与标准 ,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共性和跨文化翻译的实践三方面论述了无等值物词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论"语用等值     
语用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语用等值对翻译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和有用性。要尽量译出语句的言外之意,达到言外之力等值。  相似文献   

10.
等值翻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争取全篇章的最大等值。在英汉互译时,有时需要译,有时需直译,但只有等译才能使译作与原作等值,才能使译文尽善尽美。尤其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等值翻译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愿意,能使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原作。  相似文献   

11.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活动有效性的保障,而礼貌原则则好似交际双方之间的润滑剂,使整个交际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增大言语交际活动的成功率。翻译中礼貌等值问题的研究重在吸收等值翻译理论的科学内涵,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语用研究的成果,探讨言语和篇章层面的礼貌等值。本将运用信息学上的“灰色系统理论”来分析合作、礼貌两个原则运用中的某些规律,并从微观的言语行为层次入手,探讨翻译中的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移植看翻译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且极其复杂的问题。因而,翻译在完成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需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加以传达,尽可能做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中"零对等"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零对等"翻译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研究远盛于对科技、商务翻译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科技、商务翻译均可以用对等的方式翻译,但事实上,科技、商务翻译中"零对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现象及其存在的理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探讨英汉互译中的等值理论,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不同,等值翻译只能是相对的。提出等值翻译是一个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分析之上分为若干层次翻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符号由符号载体、符号的所指和符号解释者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符号学的三个意义:形式意义、存在意义和实用意义。这三种意义分别对应着语言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通过比较同一符号在原文和译文中的意义,可以用符号学的意义理论来阐释不可译性的可能性以及导致不可译性的原因。由此可知翻译中形式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功能对等就是翻译中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功能对等角度出发,分析了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比较了中英句式的主要差异,对科技英语长句的有效汉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商务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在经济贸易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进行商务英语笔译,对利用其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章从商务英语的文本功能与翻译原则角度出发,以文化动态对等理论为基础,寻求商务语篇翻译中文化传递对等的可行性,以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商务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8.
等值作为翻译标准和理想,相对于传统的翻译标准更加准确、具体,它有助于使信息量化,更好地处理有关结构、意义、文化、认知和语用等问题。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翻译理论家们对翻译等值论的研究,对与其相关的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如等值的界定、等值的可行性和相对性等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以及有关翻译等值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刘佳燕 《海外英语》2012,(5):139-140,16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诱导性"实用科技文体,有其特殊的翻译方法。该文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分析了英汉化妆品说明书的语言不同特点及风格,并借鉴了美国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翻译原则并对其核心内容做了新的诠释,针对化妆品说明书进行了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以期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为产品营销带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