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职业教育,则是近代大机器生产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职业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并用不同的名称表述,赋予不同的功能。"五四"时期职业教育的多元共生,反映出对职业教育概念、功能的不同认识,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跨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概念与功能的历史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职业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职业教育则是近代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以不同的名称表述,赋予不同的功能."五四"时期职业教育的多元共生,反映出人们对职业教育概念、功能的不同认识,这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跨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1917年黄炎培先生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先生下决心要用职业教育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针对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他说道.实业教育是代表为国家增进生产.职业教育是代表为个人解决生计问题。就是说办职业教育不能仅从发展经济着眼,必须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林德华 《江苏教育》2014,(20):27-28
<正>职业教育是联系着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一种跨界教育,承担着把学校人培养为社会人、职业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审视职业教育,审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自然离不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因素,也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水平等因素,任何因素发生变化,或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都可能对职业教育发  相似文献   

5.
信任的危机:分析哲学下职业教育名称考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源、逻辑学和历史沿革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由来已久。这种争论,忽视了隐藏在名称之下的本质。笔者分析哲学立场下对名称的考究,试图揭示出不变的元素:操作技能、技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恰恰背离了这些,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危机。本文从职业教育本身和实施者两方面提供危机解决的方向,这也是应然所在。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都与其社会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社会要素有着极为复杂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中国职教的梳理,采用"路径依赖"理论,来分析我国职教管理体制的不足,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关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讨论如火如荼,学习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由于众多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国家都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德国模式的优势,所以对德国模式的认识需要从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在历史机缘中产生的"共享意识、以社会声望为导向的职业传承、私法传统、新教伦理、行会传统、普鲁士文化和现代联邦民主理念"是德国的职业文化的核心意涵,中国要想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除了教育改革以外,还需要翻整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发生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职业教育作用于社会其它系统,即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受制于社会其它系统,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文化背景,都以一种特有的约束力,或同时互相作用,或独有的方式,或快或慢,或显或潜地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阿会  李向东 《职教论坛》2015,(8):29-32,65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后盾。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软实力是职业教育的精神性内隐存在,而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则是职业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软实力内涵应该是国家或民族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知与思想理念,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则是其表征文化。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存在发展困境:缺乏自身的特色理念文化;内外部动力机制不协调;职业教育文化发展途径缺乏有效性。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必须实现突破——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形成正确合理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建设内外统一的动力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以理性、思辨的态度认识不同国家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处理文化与职业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础。德国和日本职业教育及其特色的形成是其社会文化的产物。尽管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两国的职业教育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独具特色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和大和民族文化依然对德日两国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模式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造就了两国成功且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半工半读"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职教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正确解读它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所谓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从广义上说,是指存在于职业教育中的"既工作又学习"或"既学习又工作"的教育形式、学习形式或教育制度.在中国,理想的"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应是指职业教育机构实施"半工半读"教育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的总和.历史地看问题,在近现代,"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本质是企业教育文化与社会教育文化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完善和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国家教育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17年黄炎培先生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先生下决心要用职业教育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针对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他说道,实业教育是代表为国家增进生产,职业教育是代表为个人解决生计问题。就是说办职业教育不能仅从发展经济着眼,必须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必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他还强调:"中华的民众教育,对象是中华的民众。中华广大的民众最中心要求是什么?我敢肯定地答复,我们广大的中华民众最中心的要求,只是安居乐业,简括说来,要求生存。"民者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我们就不难理解,黄炎培先生在1947年向即将迎来胜利的共产党人提到历史的周期律问题了。虽然说,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救国理想没有最终实现,但他着眼民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光芒四射,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发生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职业教育作用于社会其它系统,即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受制于社会其它系统,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文化背景,都以一种特有的约束力,或同时互相作用,或独有的方式,或快或慢,或显或潜地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当前教育界对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特点及培养目标的认识和提法基本上取得共识。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高职教要不要与中职教衔接,衔接的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衔接等问题,仍处于实践和争论之中。为此,本文拟着重就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依据及其目标、学制、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几点理性认识。 一、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认识 1.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建立完善职教体系的要求。完善的职教体系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是目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综观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的争论和分歧,可以概括为“社会学的职业教育本质论”与“教育学的职业教育本质论”。对职业教育本质问题的回答要以历史分析、文化比较和逻辑思辨相统一的视角或方法,进行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6.
卢雨 《华章》2010,(30)
2009年底,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涉国学的"论战".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或日"国学")的问题,在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本身在现代社会有无价值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历史观、文化观的问题.本文就从国学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一下现今讨论国学的语境,并对国学现今的发展进行价值评估,预测国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业,同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一项伟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发展技术和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 《职教论坛》2004,(34):55-57
一、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内涵 "技术和职业教育"这一术语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国家组织往往有不同的称谓.传统的提法是"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科文组织一直采用"技术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科举史上,唐、宋、辽、金与清代都曾以五言诗作为考试项目之一。这种用于科场的诗歌,曾有官方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若干名称,亦有关于名称的种种争论。对诸种名称追根溯源,进行梳理,有助于澄清相关研究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与认识,加深对应试诗文化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观念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和德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本文从文化传统中的社会认同感、人才观、知识观、兴趣自由四个方面对两国的职业教育观念进行比较,揭示影响职业教育观念的深层原因,并对转变我国职业教育观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