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边关系是当下国际多元文化语境下,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重要国际关系议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对于我国在国际社会文化输出方面具有重要的物质和战略意义。不过周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输出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清代,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不仅要对传统中华文化圈构建自身作为"天朝"的优越形象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对北方、以蒙古为代表的"藩部"周边,传播中央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进一步建构作为"宗主大汗"地位的中央王朝形象,有效地构建清廷中央与蒙古藩部之间的"中央—藩部"主从周边关系,并使之长久维系、运行。  相似文献   

2.
<正>一、云南青花瓷器烧造的历史背景元朝建立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元朝廷即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规定,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在地方则分别设立"路学"、"府学"、"州学"、"县学";并在中央及地方分别设立"国子监"及"儒学提举司",负责以宣传儒学为主要宗旨的文化教育事业。元王朝在云南首次建省,这就结束了云南长达数百年的地方割据局面,使云南成为中央王朝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中央王朝大多重视边疆少数民族治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与治理策略。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是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八旗子弟在清王朝社会之中有很高的地位,且在法律上有高于别的民族的特权,他们享有的特殊权利对清朝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朝作为我国封建制度建立的初始,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创建了统一的统治多民族国家的法律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央王朝与巴蜀之西南夷的关系。《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属邦律》作为秦朝统治多民族国家的一项策略,也是我国第一部由统治阶级颁布实施的专门处理民族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对于研究秦代民族法起着巨大的作用,故对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纳西族民族档案的几种样态及已有的编研成果,其次从孕育和影响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纳西族文化谈起,分别阐述了历史因素中的东巴文化、地理因素中的藏汉文化及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档案编研的影响,最后对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编研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在于部落酋长制与封建官僚制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土司为了巩固其统治,经封建王朝认可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及土司衙门,负责当地兵、  相似文献   

8.
"共同参与"、"共同享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媒体融合可为民族地区受众提供更多的传播硬件资源、参与传播的通道,实现民族地区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参与和共享.  相似文献   

9.
文丹  陈奇 《兰台世界》2015,(3):110-111
元朝统一盛况空前,在今贵州地域全面实行土司制,大兴屯田,广置驿站,建儒学,开科举,推进了贵州各民族的大一统中央王朝认同,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交流与认同。可惜,囿于游牧民族的重文轻武习俗,与儒文化渊源过浅,体悟不深,加之民族歧视严重,存在时间又过短,因而未能取得与其大一统局面相称的、如同汉代那样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涂静 《云南档案》2013,(5):37-40
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府邸。木氏土司在统治纳西族地区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档案,1999年木府重建后又进一步丰富了木府档案。木府档案资源亟待整合,以充分体现其历史凭证价值、参考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部族建立起的统治王朝,相比于其他的中原王朝,作为"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对于金朝统治者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的。金朝建立之后,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扩大了东北地区有效的管辖范围。不但继承了辽代、渤海的领域,而且其势力进一步向北方进行蔓延。北方土地之广、民族之众,金朝统治者必须采取一系列合理可行的措施,用以对各部族进行有效管辖。总体论述了金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北方各民族的管理政策,以及应对蒙古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宋兴起了一种"盐马贸易"的形式,指的是用食盐换取马匹,在当时广西,"盐马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占的比例非常大,它不仅扩大了南宋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也加强了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教改实施,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它记录着各族人民的音乐创造才能,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夏代就有许多的少数民族至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代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部门和官吏,汉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四夷"交流频繁,探险家张骞从西域带回乐曲《摩诃兜勒》丰富了当时的乐坛.同时,汉代乐种鼓吹的产生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密切的关联.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宫廷音乐中盛行的"十部乐"大都是少数民族音乐,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各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分不开.宋代时期的辽、金、西、夏、喀拉汗等王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如出生在喀拉汗国的突厥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兼演奏家艾布·乃斯尔·法拉比创作了"拉克"、"乌夏克"、"乌扎勒"三套木卡姆,他还用拉丁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把东方音乐介绍到欧洲.  相似文献   

14.
贾若钒 《北京档案》2010,(11):51-52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明显不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处在于,"直隶"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名,而是一种以"官称"代替地名的称法,它是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行政统辖的一部分,是一种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15.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6,(21):133-135
雍正以来,清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缓解中原人口膨胀的压力,力图把久处"化外"的黔东南苗疆纳入清中央王朝有效的管辖之中,开始注重黔东南苗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清代政府在开发黔东南苗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推行了武力征服与怀柔笼络并用,规范化的行政机构与佥立寨头制结合,《大清律例》与苗族习惯法融合,全国统一的科举制与开设"苗科"考试"、设苗籍进取之例"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既是清政府结合黔东南实际情况的产物,又是清政府在控制与开发黔东南苗疆的总原则性下灵活地执行朝廷政策的结果。对维护黔东南的社会秩序,巩固清政府在黔东南苗疆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古老的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的文字记载,就是"羌"。"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由此可见,羌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羌族经历了无数的王朝更替和巨大的民族变革。从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到互相吞并,直至最后的分裂,再由西北向西  相似文献   

17.
疑尊、疑卣两器为周成王晚期器,二器同铭,其铭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卜噩侯"涉及到西周王朝于成王晚期时建噩侯之事。此事亦能反映出周初建"侯"制度的某些规制。周人建"侯"并选其驻地,也要通过占卜而确定下来,"侯"的任命权与防区的划定直接归属王朝中央。早期的噩侯在今湖北随州安居镇羊子山附近,说明周人很早便扩张到汉东地区并建"侯"加以守卫。"宋伯"一称,在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已出现,然此器铭所指应与殷商时期的不同,其人应是首位宋邦邦君宋公稽,出身于属殷遗的微氏家族。宋邦所在的位置亦属西周王朝的边域地带,其地直接面对淮水下游偏北的淮夷,是为周人把守东南门户的诸据点之一。然以目前所知材料,宋邦邦君未有西周王朝之"侯"职。这表明不是所有边域的邦君皆是"侯",具有邦君地位的贵族未必均获授予王朝的"侯"职。  相似文献   

18.
疑尊、疑卣两器为周成王晚期器,二器同铭,其铭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卜噩侯"涉及到西周王朝于成王晚期时建噩侯之事。此事亦能反映出周初建"侯"制度的某些规制。周人建"侯"并选其驻地,也要通过占卜而确定下来,"侯"的任命权与防区的划定直接归属王朝中央。早期的噩侯在今湖北随州安居镇羊子山附近,说明周人很早便扩张到汉东地区并建"侯"加以守卫。"宋伯"一称,在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已出现,然此器铭所指应与殷商时期的不同,其人应是首位宋邦邦君宋公稽,出身于属殷遗的微氏家族。宋邦所在的位置亦属西周王朝的边域地带,其地直接面对淮水下游偏北的淮夷,是为周人把守东南门户的诸据点之一。然以目前所知材料,宋邦邦君未有西周王朝之"侯"职。这表明不是所有边域的邦君皆是"侯",具有邦君地位的贵族未必均获授予王朝的"侯"职。  相似文献   

19.
冯淑然 《兰台世界》2017,(20):97-100
初盛唐时期的东北地区,生活着高句丽、靺鞨、契丹、契丹族、奚族、室韦、霫、流鬼、乌洛浑等众多少数民族。其生产方式以游牧、狩猎为主,兼农耕、畜牧。其地域范围包括,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东部、河北东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由于本身的民族血统,和国力的强盛,初盛唐统治者表现出对各族一视同仁的进步而开放的民族观。为维护统一安定,唐王朝针对东北各族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民族政策。包括战争、羁縻州府、和亲和封赏政策,交互使用,加强了中央政权对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激起全国人民热烈反响,广大文化人更加振奋,以兰台人自居的档案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必须思考如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兰台:中国档案文化的里程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档案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基础。离开了档案文化,民族文化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看历代多少有名或佚名的档案人,以自己的奉献留下了历史的记忆,铸造了档案文化的辉煌。殷商史官以"卜人"的面貌参与王朝决策,在甲骨上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