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是19世纪西方真实主义歌剧巨匠之一。其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他擅于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平民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文章以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历程为主线,探究普契尼歌剧创作的真实主义倾向、富有抒情性及美感的音乐旋律、东方音乐元素的成功运用以及独特的唱段形式等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
瓦格纳改革歌剧倡导乐剧,将戏剧与音乐统一,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阐述了人类的许多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歌剧作品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美学观。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欧洲音乐发展上三次歌剧改革格外引人注目:格鲁克的歌剧改革、莫扎特的德国歌唱剧和瓦格纳的"乐剧"形式。这三次歌剧改革是音乐史上发展的三个恢弘时期,这三次歌剧改革给歌剧注入了新生命因素,使得歌剧在前进的轨迹中有着质朴、自然和朝气蓬勃的特征。研究这三次歌剧改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歌剧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维也纳汇聚了当时一批天才音乐家,其中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1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十一岁写下他的第一部歌剧,因此被誉为"音乐神童"。本文从莫扎特时代音乐风格为出发点,探析古典主义时期歌剧音乐的创作及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歌剧与艺术歌曲的背景、内容形式、音乐表现形式等分析对比,揭示了歌剧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展现了歌剧与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歌剧的本土化进程中,不仅吸收了欧洲歌剧的创作技法,同时也极为丰富的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特征,产生了很多经典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推进我国民族歌剧的创新创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歌剧作家威尔第在其年轻时就已出名,与其他伟大作曲家一样都属于年少有为.他所创作的第一步歌剧《奥贝托》上演于1893年的米兰,在当时评价很高,1842年他的第三部歌剧《纳布科》让他一举成名.之后,《游唱诗人》、《弄臣》、《茶花女》等经典剧目亦陆续上演,威尔第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歌剧创作家,他受追捧的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位作曲家.  相似文献   

8.
张媛 《职业技术》2007,(8):58-59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的风格把握极其重要,不同的剧情人物,矛盾冲突,需要女高音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在我国目前一些院校或音乐系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重视声乐技巧训练,轻视人物理解,所演唱的一些民族歌剧中的曲目同一个音色,没有思想感情,演唱苍白,声音很好,但没有感情。人物个性不鲜明,不能打动观众,本文试图对女高音在民族歌剧演唱中风格的把握问题,以不同方面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原创民族歌剧《回家》首演三年多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具有深远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以该剧的音乐为研究对象,从音乐素材、调式运用、音乐表现等角度论述其中风格上的多元性,为对该剧的深入研究和歌剧音乐的创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晚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创作对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其生活和创作的年代距今较早,许多作品因未能得到妥善的保存而缺失,使得今人对于他的成就的认知多数集中于他的器乐协奏曲的创作上,而对于他在歌剧领域的成就则知之甚少.但是,不难看出维瓦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充分发挥了作曲家与生俱来的才能,还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并且对于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桑德海姆是 2 0世纪 80年代美国歌剧著名作曲家 ,他的歌剧往往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 ,音乐创作极为出色 ,因此而获得纽约戏剧评论界最佳音乐剧奖和美国的格莱美大奖。他在歌剧领域创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作品 ,对美国歌剧的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歌剧艺术传入中国已达百年,经过五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民族歌剧。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应该去向何处,需要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中寻找渊源加以阐发。本文即是从历史回顾中总结渊源,再加以畅论,旨在为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真实主义歌剧于十九世纪末期登上歌剧舞台,在整个欧洲歌剧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从真实主义歌剧的剧本、重唱与合唱、器乐曲及唱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真实主义歌剧的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发展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作曲家一直在感知着周围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并服务着他们的作品创作。在他们的歌剧作品中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这些变化发展也一直在影响着其自身的歌剧创作,所以说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影响了歌剧作曲家的价值观并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出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大利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式决定了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流向。  相似文献   

16.
威尔第歌剧《弄臣》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戏剧性、欣赏性、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威尔第也是一位被称为"意大利歌剧大师"的伟大作曲家。对其作品演唱风格和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为在演唱中对其风格的理解、掌握、表现打好基础,更准确把握歌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歌剧是一项具有超强感染力,具有极强包容性的美学艺术和舞台艺术,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将歌剧看作璀璨的瑰宝。从歌剧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几经变化,已经形成了多个流派,多种形式,虽然同样具有惊人的魅力,但相互之间的差异日益巨大。现在的中国歌剧已经拥有了极具民族个性的"中国特色",所在文化内涵、舞台表演、民族风韵乃至未来发展走向等方面都与西方歌剧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歌剧作为中国戏剧艺术中的一种新类别,其发展既受到了西方歌剧的影响,也受到了我国传统音乐以及戏曲的影响,同时也借鉴了现代话剧的精华,因而歌剧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历史内涵、美学追求以及艺术样式。回顾我国歌剧民族化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其创作的目标一直是追随民族文化的融合,而这一目标也是当代歌剧艺术所追求的,本文分析了我国歌剧的发展现状,并且总结出了其具备的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美声唱法"早已传入中国并已开花结果,但多年以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体系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这是个重大缺憾。因此研究建议采用"移植法"和"嫁接法"来解决创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的问题。"移植法"是引进欧美歌剧,把欧美歌剧逐渐中国化,"嫁接法"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逐步欧美化,是从中国戏曲里"中心开花"式地嫁接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来。  相似文献   

20.
王欣 《文教资料》2010,(5):98-99
歌剧是人类音乐实践最灿烂的成果之一,它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当时特定的文化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要全面研究歌剧,必定要探究社会历史大环境对歌剧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本文以歌剧发展中心的五次转移为线索,借鉴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角度.探讨歌剧发展问题.旨在更完满地认知歌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