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固氮菌剂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生物固氮原理在空气中约有 80 %的氮气 ,以游离状态存在 ,不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而一些微生物 ,诸如自生固氮菌 ,共生固氮菌等能通过其体内固氮酶的活动 ,将空气中以分子态形式存在的氮素固定下来 ,转变成氨态氮 ,能为生物体直接利用 ,这种现象叫生物固氮。生物固氮丰富了生物体氮素的来源 ,为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生物固氮主要是豆科植物 ,通过根部根瘤菌的侵入 ,发育成根瘤 ,形成共生结合体的固氮场所 ,在人代谢过程中把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 ,为生物代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氮源。据有关报告推测 ,全球整个氮素固定…  相似文献   

2.
在空气中,氮约占总体积的80%。氮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从巍然屹立的参天大树,到视而不见的微小生物,从翱翔蓝天的鸟类到畅游碧海的鱼儿……都离不开氮素。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氮素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粮食生产的直接限制因子。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化学氮肥约为0.5亿吨,而通过生物固氮固定的氮素高达1.5亿吨,是化学固氮的3倍。生物固氮以其固氮量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特点,而成为一代代科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命元素"氮素在植物生命中占有首要地位,植物叶片氮素含量是反映其生长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叶片氮素含量进行定量化反演,可为植物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当前通用的测氮装置有诸多缺点,如速度慢、体积大,对植物叶片损害较大。而采用光谱无损测氮,则可以有效规避损害植物叶片的风险。本论文研究了最新C11708MA微型光谱仪使用方法,结合树莓派设计了一款快速测氮装置平台,为能够快速无损的测定植物叶片氮素含量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是能被水和盐溶液浸提的有机氮。综述了国内外对这一特殊氮素组分的研究进展,包括SON的来源和组成、农业生态系统中SON的含量、SON对植物养分吸收的贡献、SON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SON在农田土壤氮素淋失中的作用等。认为SON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和植物养分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对农业生态系统中SON含量、淋失状况以及SON与其他土壤养分、植物吸收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
水分和氮素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键生态因子,二者对植物表型塑造有着重要影响。为预测新疆降水和大气氮沉增加背景下对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表型性状的影响,研究模拟了水分和氮素增加条件下意大利苍耳的表观性状应答。结果表明,随水分和氮素增加,意大利苍耳的各表型性状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果实在数量和质量上增加最为明显。意大利苍耳各部分配比例变化趋势为,根和叶生物量比明显降低,茎生物量比明显增加,果实生物量比变化不明显,表明其繁殖能量分配策略并没有随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降水和大气氮沉降增加将有利于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生繁。  相似文献   

6.
生物固氮提供着植物生长所需氮的总量的大约70%。如果要使粮食生产跟上人口的增长,就必须固定更多的氮。为此,国际研究机构一方面在继续从细菌群中寻找天然的变异体,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遗传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物科学     
正植物氮素利用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刘学炎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等研究者合作,开展极地苔原、温带森林、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硝酸根来源和利用机制的原位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研究采用新颖的硝酸根氮、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原理,结合土壤氮状态、植物氮吸收和酶还原等指标,揭示土壤硝酸根是极地苔原植物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质量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开展生物固氮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以减少化学合成氮肥的使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固氮作用机理和生物固氮在农业上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7,(21):20-22
关秀清,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她从事的科研工作有草原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关系,大型真菌的开发利用等研究。多次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数篇,主持编写科普读物及专著《植物世界》等。近年来,被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科普讲师团吸收为成员,参与科普讲座,辅导中小学生生物实验、科技项目评审等各类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低调的精灵     
<正>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常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2种乌头属Aconitum L.和18种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的染色体。在12种乌头属植物中,除粗花乌头A.crassiflorum为四倍体(2n=4x=32)外,其他种类都为二倍体(2n=2x=16),中甸乌头 A.piepunense中有B染色体存在,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Lycoctonum的二倍体植物与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Aconitum 植物的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有明显区别;所有18种翠雀属植物都为二倍体(2n=2x=16),其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与乌头亚属的染色体易于区别。翠雀属植物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明显高于乌头属植物,因此从染色体证据来看,翠雀属要比乌头属进化。  相似文献   

12.
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和室内盆栽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中几种常见园林植物的混种模式、不同施氮水平和盐分胁迫处理对植物生长、植物耐盐性和氮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处理对植物生长以及氮营养水平均有明显的影响,但以植物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和氮营养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三种种植模式中以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种植体系效果最好,其生物量、耐盐性和氮营养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单作和混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生物氮素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生物氮素替代黄豆饼粉比例、黄豆饼粉与生物氮素的比例、不同厂家生产的生物氮素进行了考察。生物氮素比例为1:0.8时效价提高率最高;代替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五时效价提高率最高;使用生物氮素可以减少原料的使用量。生物氮素应用于红霉素发酵过程中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4.
爬山虎属植物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爬山虎属植物属于系葡萄科系多年生木质大藤本攀缘植物,全世界约有15种.爬山虎属植物生有粘性吸盘因此可以攀缘岩石、峭壁和墙壁等.本属植物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条件下,但是也不畏惧强烈的阳光.本属植物能够普遍生存于中国大部分土壤贫瘠、寒冷、干燥的恶劣生活环境中,若条件稍好生长则更加良好.本文对爬山虎属植物基本生物学性质以及爬山虎的具体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国内外该属植物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其中重点叙述了爬山虎和五叶爬山虎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介绍了爬山虎及其它爬山虎属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垂直绿化、绿化荒山以及治理风沙地中解决饲养家畜和绿化矛盾等用途并对该属植物的医药和食品研究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是基因的“文字”。基因是生命的“语言”,生命的“剧本”就写在基因组中。生命的“戏”由基因产物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的“舞台”上演出。三十多亿年来生命的故事既一脉相承,又千变万化;三十多亿年来的“生命演义”,翻过了卷卷兴衰。人类自从认识了基因,就试图将可观察到的生物性状和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特有的水龙骨科的宽带蕨属Platygyria Ching&S.K.Wu植物进行了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和植物地理学的观察与分析,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系统位置、亲缘关系和生态适应性,推测宽带蕨属是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由瓦韦属Lepisorus(J.Sm.)Ching网眼瓦韦群植物适应高寒生态环境演化而来的新生类群。确定宽带蕨属有5种,即川西宽带蕨P.soulieana(Christ)X.C.Zhang&Q.R.Liu、多变宽带蕨P.variabilis Ching&S.K.Wu、耳基宽带  相似文献   

17.
叶绿素计诊断不同水稻品种氮素营养水平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沈掌泉  王珂  朱君艳 《科技通报》2002,18(3):173-176
至今没有一个简便,快速,可靠,操作性好的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田间诊断方法,日本首先研究了叶绿素计用于水稻氮素营养水平诊断及指导施肥,具有非破坏性,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在应用过程中常遇到因作物品种,生育期等不同而造成读数不一的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缺氮时下部叶片氮素向上部叶片转运的植物营养原理,首先提出一种利用上下部叶片光谱特性比值来诊断作物氮素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常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146科,1792种,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0属,国家保护植物29种;脊椎动物248种,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7)
本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创新研修课程《秋季海珍品养殖》课程论文,主要讨论了循环海水养殖有较大的环保价值,但氮素污染问题突出,简略给出了水产养殖中物理化学方法和传统生物化学方法除氮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缺陷,随后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生物絮凝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价值,从而论述了生物絮凝技术在循环海水养殖中进行应用的可行性,供相关研究和有关创新研修课程论文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西藏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乃朗湿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乃朗湿地共记录到植物61种41属18科;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为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分布类型主要组成;Shannon指数和水温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Simpson指数和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Pielou指数与环境因子无关;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温、pH、总磷之间有相关性;依据水分梯度将乃朗湿地植物划分为旱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和沼生植物群落;含水量、盐度、水温、pH、总磷和速效磷是影响乃朗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