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十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在金山卫登陆,9日。上海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1月29日,日军陷常州、宜兴,并进犯江阴要塞,兵分三路,向南京推进.一批美国记者留在南京城中采访战况。其中活跃的有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合众社的爱泼斯坦、《纽约时报》的窦登、《芝加哥日报》的史蒂尔等人。12月上旬,南京城郊炮声隆隆,日军己逼近郊区,《纽约时报》记者窦登开着汽车出中华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丁霞 《湖北档案》2012,(8):38-40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日军直逼南京。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战略,正式决定西迁重庆。而早在12月初,湖北省政府就开始酝酿西迁计划,并将省政府档案列为首批迁移重要公物。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8月14日,松井石根大将指挥的日本上海派遣军,与长谷川清中将指挥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协同作战,进犯上海,空袭南京. 日军空袭南京与南京空战 淞沪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派出轰炸机,对停泊在上海海面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进行轰炸.15日,日军第3舰队海军航空兵的27架轰炸机飞越东海,对南京进行空袭,其中16架飞进市区上空,轰炸大校场一带以及八府塘居民区,并对大行宫、中山东路一带进行扫射.中国的首都防空司令部令南京机场空军以及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兵对日军飞机迎战还击,击落日军飞机6架.当时,首都防空司令部在雨花台、富贵山、北极阁筑有防空工事,配属有防空学校高射炮兵第22团、第24团以及教导总队的炮兵部队.  相似文献   

4.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陷落,日机轰炸南开大学,主要建筑物被毁。8月5日,日军占领清华园,9月日军进驻北大第二院和灰楼新宿舍。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设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上课。12月3日,日军占领南京。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虽然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史上仅仅存在过8年,但是,它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建设》2007,(4):32-32
侵华日军第51师团第15联队多年驻扎金坛。这是第一、二任联队长池田廉二大佐、斋藤春磨大佐。侵华日军海军航空兵中佐奥宫正武1997年出版《我所看到的南京事件》回忆录及轰炸金坛。1937年12月2日,侵华日军第师团攻占江苏省金坛县。侵华日军在金坛侵占民房作为营房。此1937年11月,侵华日军三次轰炸金坛。这是日军当时所用的九六式轰炸机。侵华日军军用车票(南京至溧水、句容、金坛等地)。《档案与范建学设》贵月/刊图侵华日军入侵金坛的历史图片金坛县薛埠镇的日军警备队驻地(之一)。金坛县薛埠镇的日军警备队驻地(之二)。侵华日军金坛通信队…  相似文献   

6.
孙武 《重庆档案》2005,(1):36-37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又在上海燃起了战火,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  相似文献   

7.
血泪与抗争     
1933年1月10日,日本关东军骑兵第十联队占领东宁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进攻苏联,便将东宁作为军事据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各种配套齐全的军事设施,骗招、抓捕了大量中国劳工为其进行边境"筑城计划"。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日军在东宁边境一带构筑了大片军事要塞。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著的《关东军》一书记载:“东宁筑垒的规模在全国境阵地中最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间谍,其中,日军特工总部打入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心的间谍对中国初期战局威胁最大,造成中国军队封锁江阴要塞全歼日舰于长江水面的军事计划破产,几乎置蒋介石于死地,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则付出了生命代价。三案并发,震惊中枢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很快占领平、津及华北广大地区,侵略矛头明显指向南方。上海、南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南京。身任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根据日军最新动向,经过反复谋划,在8月5日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决定先发制人:立即采取闪电军事行动,密令海军突然封锁长江…  相似文献   

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他们占领平津后,又准备攻占上海.日军在进攻上海前夕,即8月5日,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等五人在军委保密室内召开了讨论军事的绝密会议.会议最后做出两项重大决定:一、趁日军主力进攻华北之际,国军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灭日军在上海的军舰和海军陆战队.二、为保证战役顺利进行,命令海军封锁长江下游江阴要塞.因为江阴要塞江面狭窄,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20岁前的简历: 1920年出生; 1935~1937年,南京汽车公司公共汽车售票员。日军侵占南京前夕(1937年12月7日)逃离南京; 1938~1939年3月,受同学鼓励,投入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期间南京失陷后,中、苏、美战机对日军占领的南京机场等军事设施进行了长期的空袭。(一)苏联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1937年10月起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其最初的空军志愿队拥有飞机168架,共701人,组成4个大队,分驻南昌、汉口、南京。联队长基达林斯基,副联队长马琴,政委塔留金,参谋长彼图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7日开始在国内院线公映的纪录片《南京》,由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双子塔》的导演比尔·古腾泰格和丹·史度曼联合执导。影片以中日之外的第三方——在南京的欧美人士——的独特视角,讲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军占领后惨遭蹂躏的屈辱历史。  相似文献   

13.
杨士林 《浙江档案》2008,(12):30-31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袭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日军在距杭州只有120公里的全公亭登陆。为保存浙江大学,从11月11日开始,竺可桢校长毅然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艰苦卓绝的西迁,途经东西南5省11地,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7年,至抗战胜利复员回杭。浙大西迁,规模之宏,历程之辛,时间之久。在中外高等教育史上是罕见的,被誉为“文军长征”。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袭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日军在距杭州只有120公里的全公亭登陆.为保存浙江大学,从11月11日开始,竺可桢校长毅然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艰苦卓绝的西迁,途经东西南5省11地,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7年,至抗战胜利复员回杭.浙大西迁,规模之宏,历程之辛,时间之久,在中外高等教育史上是罕见的,被誉为"文军长征".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是国民党主要的宣传“喉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日军步步向南京逼近,中央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8月15日开始,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猛烈轰炸,中央社也成为日机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位于南京丁家桥的中央社总社及各地分社的房屋、设备经常遭到日机的轰炸,一些地方的分社由于战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迁往重庆。日军为了威胁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不断派遣大批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国民政府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  相似文献   

17.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位于南京中山陵园灵谷寺东(原西洼子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也是中山陵园中唯一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遗迹. 最初修建的“无主孤魂墓”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攻向南京.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后,为用武力迫使“中国畏服”,妄图达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目的,竟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搜捕、屠杀市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18.
夏蓓 《中国档案》2015,(9):17-17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并施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城暴行,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日军在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同时,还不断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奴役、迫害南京平民。不仅到处奸淫掳掠,还对交通、工厂、医院、学校等进行破坏,南京平民在日军暴行下艰难度日,南京城成为一座死城、血城。南京大屠杀案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高志航,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今属吉林省)通化县人。在1937年8月14日的笕桥空战中率领第四航空大队痛击日军,创造了六比零的骄人战绩,也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11月21日在河南周家口遭日军偷袭,壮烈牺牲。1993年7月18日,为了缅怀烈士高志航,张学良亲笔题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民众与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疯狂的血腥屠杀,伴之以抢劫、强奸、焚烧。日军的恐怖暴行延续了六周,南京成了一座人间的活地狱。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时,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严禁任何中外记者入境与采访。南京城里,日本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