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琴操中,若论瑰奇博大,寄托遥深,自晋代《广陵散》之下,当推明代的《秋鸿》操。《秋鸿》操曲谱因年久失传,但歌词尚见存于《浙音释字琴谱》(明弘治四年)、《风宣玄品》(明嘉靖十八年)、《杨西峰重修真传》(明万历十三年)等琴谱之中。  相似文献   

2.
高燕  高凤 《儿童音乐》2011,(5):76-77
一、课型:音乐欣赏课二、教学内容:花城版四年级《动物狂欢节之大象——水族馆》三、教学目标:1.能哼唱《大象》主题音乐,分辨《大象》和《水族馆》的主题。2.理解影响音乐形象塑造的一些主要因素,如音乐速度、音乐力度、乐器音色、作者试图表现的音乐形象等。  相似文献   

3.
一、课型:音乐欣赏课 二、教学内容:花城版四年级《动物狂欢节之大象——水族馆》 三、教学目标: 1.能哼唱《大象》主题音乐,分辨《大象》和《水族馆》的主题. 2.理解影响音乐形象塑造的一些主要因素,如音乐速度、音乐力度、乐器音色,作者试图表现的音乐形象等.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影响音乐形象塑造的一些主要因素. 五、教学准备:课件、知识卡、钢琴、电脑  相似文献   

4.
《琵琶行》是白居易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品,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人才的压抑,主题深刻。我教《琵琶行》把重点放在音乐描写上,通过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结合琵琶女和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是先秦文献中保存音乐资料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部著作,计有《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明理》等八篇,对音乐的产生,古音乐的历史,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提倡什么音乐和反对什么音乐等问题,都作了系统的论述。特别是重点讲了“音乐通乎政”(《适音》)的道理,主张运用音乐这个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育人民,改变社会风尚,治理好国家。虽然这不是《吕氏春秋》作者的首创,但在当时秦统治者极端轻视文化教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忠金 《学语文》2005,(5):22-2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第12课是说明文《这个世界的音乐》,作者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托马斯·刘易斯。我认为,这篇文章入选教材有不妥之处。《这个世界的音乐》一文中,“这个世界的音乐”是指动物们发出的动听的声音,它们有节奏、有规律。在作者看来,这些声音之所以称之为音乐,是因  相似文献   

7.
【设计提要】1.导入设计:以名曲《二泉映月》导入。2.感悟设计:选朗诵程度好的六位学生现场配乐(《高山流水》)朗诵,整体感知课文。3.品析设计(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教师点拨,学生品析。抓住文章描写音乐的优美词语,理解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4.积累设计(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学生积累描写音乐的优美语句,完成课堂作业。【设计实施】一、音乐导入欣赏《二泉映月》。乐起,稍后教师解说:夜深人静,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清澈的泉水,一个民间艺人正用音乐倾吐着他的悲伤和忧愁。用音乐抒发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用音乐表达他对旧社会的愤慨。…  相似文献   

8.
《阿姐鼓》、《七日谈》的歌词创作,富有丰富的元素色彩,闪现出作者的心灵智慧,蕴藉着作者的音乐理想、灵魂追求。在快餐文化和娱乐时代,坚守着音乐的尊严,给人深刻的感悟及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课 型:音乐欣赏课 二、教学内容:花城版四年级《动物狂欢节之大象——水族馆》 三、教学目标: 1.能哼唱〈大象〉主题音乐,分辨〈大象〉和〈水族馆〉的主题. 2.理解影响音乐形象塑造的一些主要因素,如音乐速度、音乐力度、乐器音色、作者试图表现的音乐形象等.  相似文献   

10.
倪琪芳 《文教资料》2012,(12):135-136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主阵地,音乐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作者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一课的教学,谈谈自身感悟。  相似文献   

11.
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从此句中,我们能清楚地感悟到音乐与建筑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乐曲,如果不是作者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指问是很难流出这些千古绝唱的。国外的《兰色.狂想曲》、《大海》等更是让人闻其乐如临其境,如诉其情。可以说,古今中外的音乐无不证明了音乐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相似文献   

12.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后经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以其多声性而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作者从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本体出发,论证其在曲式、旋法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引伸出有关演奏法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探讨,试图全面解读《二泉映月》的音乐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新读写》2009,(7):93-94
音乐的力量非常神奇,它就叩击人的心扉,触摸人的灵魂,与人的精神融合,这是两篇文章共同的话题。所不同的是,《秋天的音乐》抒写由画面、音乐和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作者驾驭着描写对象,自由地飞驰着想象,文学如行云流水,处处洋溢着诗情。《渗透灵魂的音乐》则集中描写了自己是如何与三毛的《橄榄树》神交的,文字朴实,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14.
黑板上写着"经典在文本细读中诞生",教室里回荡着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低沉、忧伤的音乐.(音乐渐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经典小说--沈从文的《边城》.这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教材节选的是原作的第13、14、15部分,我想知道大家阅读后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有一种朦胧、感伤的意味,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成悲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由于师资及教学设备的不完备,湖南各地市基本上开设了三门课程:《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由于音乐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大体上开设《音乐鉴赏》,学完36学时便可以拿到2学分,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的作者高拂晓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员,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去英国牛津大学(2011-2012)和美国芝加哥大学(2017-2018)做过访问学者,其出版的专著有《期待与风格--迈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音乐表演艺术论》《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基础》。此外,他还在各类中文音乐刊物发表了《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比较和评价》《音乐表演表现力的多维视野》《论音乐表演艺术接受的三个维度》等有关音乐美学、音乐评论以及音乐表演研究方面的论文几十篇。他还曾获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项目(201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7),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近年来,他致力于音乐表演理论在国内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于2016年和2019年发起并组织了两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陈淳 《文教资料》2020,(7):116-117,90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尝试,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实施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深厚的音乐造诣、充分的创作试笔及特殊的情感经历造就了白居易之千古绝唱《琵琶行》。《琵琶行》对音乐特性的表现和描摹在听觉转化为视觉,塑造音乐形象上使之可感可视,尤其是在把握休止符,在音乐速度、力度及节奏转换等音乐手法的刻画上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9.
本题将浅谈施托克豪森在作品《曼特罗》中所运用的作曲技法——公式作曲法,试图通过对施托克豪森的创作理念及《曼特罗》的音乐分析挖掘作者深层次的作曲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一、《琵琶行》音乐描写异常成功探因《琵琶行》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也是最受当今中学生喜爱的诗篇之一.其实,早在作者白居易生前.就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足见其魅力所在.该诗之所以长期传诵不衰,令人耳熟能详,固然因其结构缜密,音调和谐,而诗人又以其撼人心魄的笔触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漂沦憔悴”的长安名伎的悲剧形象,并且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语作为“通篇关键”(沈德潜《唐诗别栽集》),使琵琶女的悲剧命运中浸透了作者的“迁谪”之恨,叙事和抒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毋庸讳言,诗中音乐描写的巨大成功不能不说是诗作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说,《琵琶行》如今已被许多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必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