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独具特色的比喻、自然浑成的对偶、整句与散句的有机结合以及根据谈话对象来决 定言谈等方面,对《劝学》的修辞艺术进行了综合论述。认为《劝学》中的修辞艺术,集中体现了荀子 文质并重的修辞观,《劝学》是先秦文学中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劝学》是一篇说理的文章,它妙喻巧设,变化灵活,善于将比喻同其它各种修辞手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对于阐述论点、讲清道理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荀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认真琢磨,仔细体味。本文试对《劝学》一文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作些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选编的《劝学》一文,节录于《苟子·劝学篇》。《劝学篇》是《荀子》中的第一篇,篇幅很长,共有十二段。《劝学》节选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包括原文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前半部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劝学篇》)。这三段文字,结构缜密,条理清晰,作者连珠式地使用比喻论据,这些比喻论据,形式灵活,多姿多彩,浅显通俗,深蕴哲理,精警动人,可以说是运用比喻论据说理的一篇奇文。  相似文献   

4.
用比喻法论证,无论是先秦还是当今,无论是文章中还是生活中都极为常见。比喻论证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它有它独特的复杂的原理。例如《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作为论据,它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论点,并无直接关系,它是怎么证明论点的呢?首先,运用了  相似文献   

5.
<正>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__________”,却能够向上吃到泥土,“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李白在其《夜宿山寺》中曾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山寺之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蜀道山岭之高。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劝学》,作为独具特色的说理文,不仅中心观点明确精炼,论证思路条理清晰,论证结构严谨缜密,而且通篇运用大量精妙绝伦的比喻论证。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还要用心领会文中传递出的伟大思想家的智慧。苟子是稷下学宫儒家的一位大师,他立足于儒道,汇通百家之学,是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7.
<正>荀子的名篇《劝学》,善用比喻修辞方法,巧妙地借助形象说理;并以整散结合的句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富于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一、善用比喻,新鲜贴切,丰富多彩,言近旨远《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主旨,演绎推论,层层深入,阐释谨严,说理透辟。全文几乎是用比喻说理的,采用的比喻不仅新鲜贴切,而且丰富多彩,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喻。博喻,指的是用多种比喻来比一个事物的一个方  相似文献   

8.
《劝学》(高语一册)一文节选自《荀子·劝学》。该文的特色之一是“善用比喻”,三个自然段就用了20多个,可以说是触目皆美譬,俯拾皆妙喻。体现了先秦诸子特别是荀子议论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除了设计好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写作议论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 议论文必须要有中心论点,且中心论点是唯一的。 二、论证充分 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和例证法。我们还可以从学过的文言论说文中学习论证方法,如荀子《劝学》大量运用比喻论证,《察今》运用寓言故事说理,《过秦论》运用对比论证,《六国论》运用假设说理。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能使论证充分。  相似文献   

10.
针对荀子《劝学》审美鉴赏问题展开论述,先简要介绍《劝学》的立意、文学地位,指出研究目的是激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组织,帮助教师规避偏重文字修辞、忽视审美引导的误区。然后深入剖析《劝学》美学特征,从文章语言之美、结构之美、辩证之美、哲理之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能够充实《劝学》教学理论观点,促进教学思路的优化及转变。  相似文献   

11.
《劝学》位居《荀子》三十二篇之首,足见荀子将学习问题提到了立身处世的重要高度。《劝学》第一自然段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作者从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使用三个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一论点。其中一二两个喻证过程及喻意较明显,请看下面的图示及说明: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围城》可说是一部学者小说,它的幽默的语调和讽刺的笔触,堪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发展。书中运用比喻有数百处之多,可谓妙语连珠,目不暇接。本文试将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分为四类,即意象性比喻,官感性比喻,哲理性比喻,夸张性比喻,略加论述如后:  相似文献   

13.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蒿如果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它,也会自然挺直;白沙落尽黑土里,再也不会变白的。现在常用这一古语来比喻人的生长环境,一个孩子如果生长在良好的环境中,就会健康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可是怎样才能找到那条直通理想大门的成功之路呢?忠告各位家长,精读《荀子·劝学》,定会有所感悟。其实,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是不一样的,因为天下  相似文献   

14.
标点也传情     
<正>《孙权劝学》一文中人物对话只有四句,但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却让读者如临其境。这与文章句式,特别是标点的运用关系莫不大焉。我借用两句例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在吕蒙身负重任之后,孙权希望部属有进一步的提高。其切切之情,亲亲之态尽在言间。但我们细细品来,又无不感受到孙权作  相似文献   

15.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16.
王晶同学问:“《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作者用比喻、拟人,用了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用了象征。手法多了,我就觉得搞不清楚,特别是象征,与比喻、拟人容易混淆。老师,你能给我讲讲吗?”好的,抒与情散文中常常用到象征手法,象征就是托物言志,和比喻、拟人有以下区别:一、角度不同。象征是创作手法,是一种借所托之物寄寓所托之义的手法。比喻、拟人则是一种修辞手法,修饰语句使之更完美,更通俗易懂的手法。它们的本质属性是不同的。二、范围不同。象征一般是通篇运用,如杨朔的《荔枝蜜》。文章开头写对  相似文献   

17.
贺知章的《咏柳》是历代歌吟春柳诗作中的佼佼者。它用喻新奇精巧,灵活多样,向来为人所称道。四句诗用了三个比喻句,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在用喻咏物的七绝中实属罕见。诗人运用比喻咏柳,从整体到个别,每一个部位一个比喻。第一句,把整个柳树比成“碧玉”;第二句,把柳枝比作“丝绦”;第三、四句,把裁出柳叶的春  相似文献   

18.
徐婷 《现代语文》2014,(11):68-72
一、教材分析《劝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性散文。该文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选取《劝学》中的四个段落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并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劝学》作为一篇古代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运用设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比喻论证就是运用比喻进行议论论证。比喻论证是写作议论文的重要论证方法之一。运用比喻论证可以增强议论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深刻性。怎样运用比喻论证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自认现象十评说十联想式大家都知道并且也都指出过,太阳的本身还有黑.戈。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我想,我们的党,我们的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如此。(《太阳的光辉》)“太阳的本身还有黑点”一句是叙述自然现象。“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  相似文献   

20.
喻巧而理至──《劝学》比喻归类马登岗高语二册所选《劝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说理名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阐述了只有专心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掌握知识、具备才能、培养品德的道理。行文中,除了提出中心论点的"学不可以已",小结第一段的"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