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内容面相当广泛的课程,它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学习记忆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活生生的历史事件缺乏鲜活的历史气息而变得枯燥无味。如何让高中历史课程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当今社会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原始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蔡文杰 《学子》2013,(6):111
高一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历史课程,顺利实现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初高中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这是顺利实现过渡的心理条件;必须解读和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实施历史课程的依据;必须清醒认识在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中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相脱节的事实,这是探寻高中历史课程有效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令学生掌握教课书中的重要人物、年代、地点、事件、事物等历史基础知识。所以说 ,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点 ,也是有些学生对历史课感到头疼的原因 (当然 ,这并不是说学习历史就不需要理解、分析、综合 )。鉴于历史课需要大量记忆的特点 ,如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使他们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动脑筋想办法。在这方面 ,我的做法是把历史教材内容编成歌谣 ,搬上课堂 ,让学生欣赏咏记。下面举例说明。《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课讲述“祖国境内最早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在他们的学习课程中,多了一门新的课程——历史课。对于这门新的课程,起初大部分学生较重视、喜欢,学习也较努力、认真。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在学生心目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主、副课概念,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年段的增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学习劲头普遍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作为历史课教师,我们对这种现象应有清醒地认识,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防止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所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谈谈该如何让初中生一如既往地喜欢并学好历史  相似文献   

5.
马晓军 《课外阅读》2011,(1):144-144
据悉,国家教育部在1997年对北京的2107位学生做的调查显示:在学生最不喜欢的15门课程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无味”、“没有生机”等。由此可见,历史课在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究其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历史课堂没有生动性是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因此,怎样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是摆在历史教学中的首要难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历史课.很多学生的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涌现“枯燥无味”四个字.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遗留的顽疾。在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凸现的是教师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却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对繁杂的历史知识死记硬背.自然就会觉得历史课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7.
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通常以讲解为主。许多学生并不讳言:“我不想学历史”、“对历史没兴趣”……其实,中学历史教学的困惑并非一日,也非一地。教育部1999年对北京两千多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历史课占前5位;学生对8门课程最喜欢的程度,历史课倒数第1位;学生认为“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居第1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呢?如何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当务之急是迅速转变观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时面对的是大量的历史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学生会觉得历史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上好初中历史课,老师要根据课程的发展要求,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给学生打造一个既有趣又有知识的历史课堂。本文将以"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为例,就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把初中历史课称为“常识”课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 ,历史课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好历史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事实又是残酷的 ,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历史课成为不被学生重视的课程之一。面临困境 ,如何上好历史课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成为历史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我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认识到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现…  相似文献   

11.
在探索如何开展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有三个问题——何为历史、为何学历史、如何学历史是无法回避的。在给高一学生教授的第一堂历史课中,笔者并没有开门见山地介绍课本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对高中学生来讲,虽然这三个问题不会在考试中出现,但是在笔者看来,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怎样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这是摆在每一个历史课教师面前的课题。文章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实际,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宋紫民 《考试周刊》2009,(34):168-168
历史的发展互为联系、因果相循,从时间上看。它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它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等。这说明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因此,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的国情,了解今天的世界和展望未来。勿庸置疑历史课在传播知识、塑造人的思想灵魂方面也有特殊的功效。这对历史教师而言,上好历史课就成为目益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努力钻研,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在课程改革才能显示出它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多年来在农村中学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想方设法使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有历史考试成绩难提高等负面言论。这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造成的。历史教学只要以"趣"为径,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勤奋和刻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就能更加发奋学习,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可以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推动者。二是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初中生对历史学习抱有严重偏见,学生认为学历史对自己没什么作用,不如学"数理化",这是学习的主要课程,历史只需要简单应付,由于学生在历史课上积极性不高,无法对历史课堂产生兴趣,因此导致历史课教学形势不太乐观。本文就如何激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曾晓蕾 《教师》2015,(10):46
历史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就初中阶段来说,对历史的学习大多处于基础性阶段。学生由于刚接触这门课程,因此,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教学上的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怎样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这是摆在每一个历史课教师面前的课题.文章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实际,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有关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比较注重从一般教育理论出发,构建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以及相应的评价系统。这种研究范式强调了教学的标准化,但往往忽略了学习主体对课程的认知对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影响。根据新的认知主义教学观,学习主体对所学课程的评价认知是其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把学生对历史课的认知和评价作为重要的研究参量。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高中学生对于历史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知评价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动机,对学习历史课程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以及对历史课的期望等等;  相似文献   

20.
王腾 《考试周刊》2014,(98):135-13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历史拓展型课程的乡土史教学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认为把乡土历史引入中学历史课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增加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这样的立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改变传统历史教学只有一本书、一支笔的死板模式和手段,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活泼性、生动性,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