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约旦队2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中国男篮中锋队员和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强于约旦队,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明显弱于对手,特别是内线强攻突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对手的前锋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中国男篮前锋队员的比赛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前锋在身高、体重上和对手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平均年龄处于球员的成熟期,缺乏新生代球员;中国男篮前锋投篮得分能力和对手差距极大,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低,三分远投能力差。老队员竞技能力保持差,得分能力已远落后与对手老队员。中生代前锋得分能力已超越老队员,而且得分能力也远超对手的中生代球员;在控制支配球方面弱于对手前锋;中国男篮前锋和对手前锋在防守能力上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看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决赛实况录像,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攻防能力与效果为研究内容,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前场篮板球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各位置球员得分能力方面,中锋得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手,具备一定优势,前锋、后卫得分指标均低于对手,差距较大,同时,队员的抗干扰得分能力和全队协同得分能力与对手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攻防技术统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身高优于对手,但队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仍处于劣势;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存在投篮次数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3分球投篮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也较大;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抢断技术上与对手差距不显著,而篮板球总数上具有显著性差距。并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及前4强球队前锋队员个人投篮得分能力指标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平均年龄相对较小,运动技能、心理状态、临场比赛意识、经验等都还没达到鼎盛的阶段;身高已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体重方面明显低于国外其他球队。中国队得分能力远不如世界强队,总的投篮次数少。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近区、中区的投篮得分方面与国外前锋相比已经有一定的提高,远区投篮次数明显低于国外前锋队员,与前4强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比赛中投篮受到较大的干扰,受干扰下的投篮命中率低。投篮方式过于单一,以原地跳投、贴身投篮、突破投篮为主,其中原地跳投最多;对手也是原地跳投为主,其次是突破投篮和贴身投篮,投篮方式运用的顺序上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先天条件上优于对手;中国男篮在与对手在攻防技术指标对比上占优势;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发挥要好于对手,攻守趋向平衡.但是,中国男篮在攻防两端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文章需找出中国男篮在攻防能力上的闪光点和弱环节,对中国男篮以后的科学训练、卫冕道路、缩小与欧美篮球强国竞技水平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录像观察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得分能力,认为中国男篮在2分球、3分球、内线、二次、快攻、失误得分等指标均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得分过多依赖先发队员,先发队员和替补队员在得分能力上均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距;中锋位置目前是中国男篮软肋,前锋、中锋和后卫得分能力与对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在不同干扰程度下,投篮出手次数均落后对手,强干扰、中干扰时命中率低于对手,无干扰时命中率略高对手。  相似文献   

9.
2002-2003年WCBA联赛福建队与前7名队技战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献资料、观摩、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2—2003WCBA联赛福建女篮与前7名队伍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队总体上攻防稳定性差,在罚中次数、篮板球、抢断上与对手存在差距,具有显性,得分能力弱于对手;在总的快攻、助攻和盖帽等几项指标上优于对手;福建队的年龄偏大,身高和身体结实度比对手差;外援的引进缓解了内线弱的状况;后卫队员心理稳定性差,强攻杀伤力不足,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差。  相似文献   

10.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对手和世界强队存在着多方位的差距,其中在进攻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2分投篮能力和助攻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和强队,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防守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抢断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中国男篮应着重提高进攻配合的默契性、传接球的技巧性和突破分球的能力,增强适应凶狠防守的能力、投篮时的抗干扰能力和防守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1.
殷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11-12,22
通过对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北京奥运会上主要技术指标同国外优秀前锋队员指标的对比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得分、防守、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进攻效率低、身体对抗弱、体能差、个人能力不突出、攻防速度慢等问题,并提出学习国外先进的攻防理念、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和体能储备、加强队员比赛经验的积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所有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得分、后场篮板和封盖上占有较大优势,但前场篮板能力有待提高。与前4名中的其他3支球队相比,中国队出手次数明显低于对手,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赛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北京奥运会上参加的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世界水准进行了同异反分析.结果表明:身高、体重、3分球投篮次数、罚球、封盖等指标已达到世界水准;2分命中率、篮板差距较小;抢断、快攻得分、二次进攻得分、失误送分与世界水准差距最大;从各个位置的发挥看,中国男篮的整体进攻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中锋位置有一定优势,但前锋队员技术结构单一,后卫攻击能力远远落后于对手.  相似文献   

15.
以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全部6场比赛后卫队员和前8名球队后卫的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和分析对比方法,对中国队后卫和前八强后卫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后卫队员在攻防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二阶段20场比赛和中国队全部6场比赛后卫队员的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和分析对比方法,对前八强后卫和中国队后卫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后卫队员在攻防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以近3届世界篮球大赛中国男篮和其对手为研究对象,对双方的防守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找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防守上的差距及成因。结果表明:抢断球和防突破与对手存在很大差距;盖帽和抢防守篮板球时内线队员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外线队员能力较弱。防守战术变化少,防快攻的次数多但质量低;半场人盯人和全场紧逼人盯人运用较少,成功率低,主要以“2—3”或“3—2”阵势的区域联防为主,且存在防区小、贴身紧逼不严密等问题。中国男篮防守能力较弱,只有改善体能,强化技术的实效性和对抗性,突出战术的多变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失误数量、方式、区域、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篮的前锋球员和后卫队员是进攻失误最多的主体。除了客观因素,队员责任心、自信心不足也是导致失误的重要原因。进攻失误次数的偏多是导致中国男篮跻身世界篮球强国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王科 《体育世界》2009,(4):48-49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近年采参加的两次世界大赛的各项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寻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中国男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结果显示:打法上过分依赖姚明,对抗能力较弱及整体攻防能力不强是中国队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此次比赛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男篮竞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在亚洲,中国男篮实力突出,内线进攻技术与外线防守技术是中国队获胜的核心因素,而在抢进攻篮板球和抢断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水平相差不大,团队攻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后卫进攻能力和进攻手段单一,应提高后卫队员突破技术和突分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