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培养人文精神,使之内化在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之中,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我们必须树立大学语文教学观,在教学中始终渗透人文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中教师应有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睿 《考试周刊》2010,(20):22-23
人文精神,就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涵养、情感等方面的外在体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本文从教育角度谈高中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以崇高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当今社会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本质就是人文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教育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具备文、哲、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在心理上所体现的综合精神,人文素质主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而人文精神知识修养是指在学习后,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人文学科知识,并且以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作为其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人文素质的涵义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要具有较高的素质。所谓素质,就是指存在于人性中的一般文化素养与独特的个人品质。人的素质是综合的,其中的人文素质又是至关重要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是指人类文化所创造的价值、理想和最根本的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  相似文献   

7.
梁忠妃 《文教资料》2011,(20):59-60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室、校园是提升校园文化的两大空间。本文从利用教室空间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利用校园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开展人文活动巩固训练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人学.“教育以人为本”,文学阅读教学要传达、弘扬和追求人文精神,这是由语文教育的属性决定的。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人的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0.
马梅花 《青海教育》2009,(12):44-44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念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既如此,那么人文教育就应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人们有意义地活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2.
德育课培养人文精神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走出去不应该只是专家,而应该首先是和谐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其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包括道德精神、艺术精神、科学精神等,以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是人类最可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它贯穿于全部人类历史,融汇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是塑造人、培养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然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人文知识缺乏、人文情感冲突、人文修养浅薄、人文追求低俗。因此,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调整大学教育目标,营造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愈来愈显示其突出性和重要性。然而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片面地强调其应用性,坚持“以文为本”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导致作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 1.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历史教育应突显人文追求:历史教育所追求的现实目标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历史的可贵价值就在于其具有资鉴社会、指导人生的功用;历史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蕴涵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历史教育应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均逸 《上海教育》2009,(21):56-57
人文教育源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人文精神源于人本主义。人文思想东西方都有,自古就有,但是集大成、成系统,还是起始于近代西方,此后才延及整个世界。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人类社会的善恶、美丑、真伪,揭示人所以为“人”的核心价值,从而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促使人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课题组 《天中学刊》2002,17(1):109-11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情感,它们一起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思想理念。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育的偏差,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失落,加上中国传统中缺乏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致使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要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与自然的“亲和力”、高尚的人格追求。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