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鉴于媒介学与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媒介环境学在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上的相似性,德布雷对“媒介”的概念进行了拓展,提炼出“媒介”的四层含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学术名词——“媒介化”和“媒介域”。从媒介定义、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三个角度,对这两个领域的核心假设和关键概念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整个学术史的发展脉络加以阐释。媒介学在以下两个方面富有创见:首先,媒介学将“媒介”定义为由“设备—载体—方法”组成的系统,一反此前媒介环境学对物质载体和技术设备的过度关注,突显了媒介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属性;其次,为避免出现媒介环境学中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倾向,德布雷搭建了一个由传播工具和文化环境共同组成的分析框架——媒介域,用于分解和解读人类文明史,从而为弥合主体与客体、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对立作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 Studies)是将“生态观”引入传播研究,探讨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交叉、渗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媒介生态学现今有中西方两大研究方向,中国侧重于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而西方侧重于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将两方面互补,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扣媒介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之“媒介即讯息”这一命题,其意应为:媒介(作为技术、工具)创造了社会,改变了社会,产生了大量“社会内容”(讯息),对人及社会产生了多方面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媒介是讯息”此一“误解”。“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一个总的高度概括而又简单明了的表达,旨在促使人们对媒介技术及其作用的研究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任何媒介都有自己的特质,任何媒介特质都有自己的倾向性,这一固有的倾向性即媒介偏向。教材本身一旦被数字技术重塑,在时空、认知、内容等方面将呈现新的偏向特征。这些偏向具有赋予某些事物更高价值的倾向,具有干预教育甚至重塑教育的力量。数字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媒介偏向上至少有三种严重影响教育的类型:时空偏向、感知偏向和内容偏向。教育实践场域中应利用数字教材的时空偏向推动以“流动空间”与“无时之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重塑;重视数字教材的感知偏向,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紧盯数字教材的内容偏向,防止内容的琐碎化与娱乐化现象,避免教材内容“失控”。  相似文献   

5.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中最能体现其媒介技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论断,在传统媒介面临大数据和5G物联网等新技术冲击的今天,其理论内涵逐步被诠释完整,并得到进一步延伸。论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再认识,从对数据传播根源的认识、数据传播内涵的理解,到数据传播形态的分析,多视觉探讨了“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观点,并从哲学的角度对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传播方式可能带来的伦理隐忧进行了思考,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理性发展和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梳理、划分报纸形态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媒介进化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报纸形态演进并不是完全回应新媒体技术和市场变革的被动应对过程,而是在"生成——批判——传播"基础上不断确立自身新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占领新时空权力的内在驱动下的变革。从技术动因、文化动因和控制力动因三个层面揭示报纸形态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作为现象学的三位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分别体现在“实事”、“存在”和“身体”这几个范畴之中.这三者都可以与作为信息技术的媒介产生深刻的关联,从而可延展为“实事的媒介呈现”、“存在的语言表述”、“身体的媒介介入”等向度来加以探询.这种探询既是对现象学视域和问题的扩展,也是对媒介理解的深化.其中,“实事的媒介呈现”使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媒介为王”的时代“回到实事本身”;“存在的语言表述”引发的是作为“主体间性”的“语言融合”如何可能使“存在”的含义得到更加丰富的开掘;“身体的媒介介入”则引我们思考信息时代当媒介技术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的信息功能时,如何保持身体的身体性,从而维持人的属人性.  相似文献   

9.
媒介经历了从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广电媒介、数字媒介的变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技术在交互的程度、距离和形态等微观方面上影响着人对技术的适应性。在宏观上,人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观,向更广的活动观、文化观、社会观和混合观转变。这是一个反复的回归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应该避免空泛的技术,而应该将之放到一个更为平衡的视角来考虑。  相似文献   

10.
媒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教育实践中“身体在场”的高度强制性,使“虚拟在场”成为新时代网络育人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虚拟在场得以可能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身体”与“经验身体”的双重互构;二是情感由个人化向集体化转变;三是个体从他者规训转为了自我规训。但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深刻把握媒介与教育的契合点,可以以媒介技术、认知教育、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对网络育人的发展做进一步审视。  相似文献   

11.
从媒介融合的多重含义、发展特点与走势出发,立足“大传播观”的内涵,阐述了新闻传播教育主客体互动相生的变化逻辑,指出了树立“大教育观”的必然;基于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分析了协作型学习模式构建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依此分析了着眼于未来媒体公民培育战略的重要性,从全民媒介素养培养和提升的高度,提出了对策与探索的路径。强调了“融合”是“道”与“术”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新闻传播教育面向未来、以人为核心的观念转型和实践指导,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媒介游戏论的观点终于找到其现实支撑。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媒介产业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形式包括:有形技术融合、无形内容融合、业务与市场的融合和从“竞争为主”过渡到“合作为主、双赢为目的”。这种融合目前集中体现在纸媒游戏、广电游戏和网络、手机游戏上。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垂青的“文学热点”具有事件淹没作品、新闻性淹没文学性的属性,与市场互动的大众媒体凸显和放大了现实生存中极度扩张的“超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文坛”,遮蔽和忽略了现实生存中相对萎缩的“纯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体制文坛”。文坛图景在生存现实与“媒介化现实”中经历的双重嬗变,呈现了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一面,也昭示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与枢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人所处的语文世界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是语文”,那么,处于日新月异时代的语文,就不能不受到媒介的影响。试看“宅男“房奴”“躲猫猫”等被收入新版汉英大词典……手机、游戏机、动漫书等新媒介物品正快速成为中学生书包中的新成员,并伴随在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每时每刻。可以说,语文教学发展到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仅具有“材料”“媒材”“质料”等传统属性,艺术传播的媒介环境从“再现”走向“再生产”;艺术媒介从“聚块”(Agglomerations)的传播模式发展为多元形态,在分散且广泛的“灰色媒介”中,艺术媒介的“物质性”被关注;人机艺术传播中的“媒介在场”和“社会在场”共同建构社会景观,塑造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前儿童也在媒介的环境中悄然成长,但所有的媒介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都是有益的吗?值得我们深思。在“喜洋洋”动画片所引发的“儿童烧伤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前儿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易被忽视。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首要场所,也是学前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主体之一。笔者通过对学前儿童家长的访谈,发现学前儿童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模糊,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有困惑。因此,本文针对学前儿童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家长在培养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7.
解读手机媒介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介文化的特征:随时、随地、随手、随身。指出了手机媒介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技术不完善制约媒介文化发展;媒介文化的形成尚处于起步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提出了解决措施: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开发新的媒体利用形式;尽快形成和培育特色媒介文化、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讯、加快产业价值链的培育,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是现代美育发展的新探讨,一定程度上也是现代电子技术媒体发展的产物。“仁学”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在认识“仁学”思想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从“信”和“义”两个方面批判了现代媒介“仁学”思想的缺失;提出传统的儒家思想“仁学”在现代美育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将中国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重点论述了“仁学”在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和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三个层次中的理念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媒介的生态失衡和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异化将越来越严重.媒介生态失衡的原因在于媒介内外生态链的断裂.只有正确认识并分析当下媒介生态失衡的种种表征及其原因,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并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以此促进媒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时代的语境引发了多样态介质、碎片化内容、海量化信息、情感性叙述的新闻生存图景。这不仅给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文体之“体”注入了新内涵,也对新闻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方式多维构建、思维品质提升、知识结构重构、价值观归正等新要求。可从紧扣新闻文体新变、设计探究性学习内容、开展跨媒介学习活动等方面,有效回应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阅读教学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