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6,(13)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网络对社交孤独的影响,探明网络使用和社交孤独双向影响的机制。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的社交孤独感及其投入三类七项网络服务使用行为的频率:1.社交型行为:使用社交网站、在线即时通讯、玩网络游戏;2.休闲型行为:观看网络视频、浏览购物网站;3.信息型行为: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检验交叉滞后中是否存在的因果联系。结果发现,使用在线社交网站、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时间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社交孤独;社交孤独可以正向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线聊天、浏览学术网站、浏览新闻网页与社交疏离感没有显著效应。不同的网络行为与社交孤独之间关系并非一致的,观看网络视频和浏览购物网站行为会导致社会孤独,而社会孤独又会促使个体出现更多的浏览购物网站和玩网络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2.
赵万书 《大观周刊》2012,(30):22-22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这个命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联系体现的尤为突出,反映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侯梓妍 《视听》2023,(5):62-65
刘江江导演的剧情电影《人生大事》以殡葬题材为切入点,聚焦武汉市井中殡葬师莫三妹的职业生活,讲述了他与女孩武小文共同成长的故事。影片以戏剧性冲突为贯穿线索,展现出孤独个体双向奔赴的救赎,传递出关乎生存与死亡以及人际关系等的哲学启迪。它通过细腻丰富的情感表达唤醒了受众的集体共鸣,为后疫情时代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4.
沈华萌 《大观周刊》2012,(23):124-125
孤独是一种痛苦和抑郁的感受,是一种对环境不适的病态的心理现象。造成孤独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个体的自卑而筑起“围城”进行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独的心理。因此,可以这么说,自卑犹如孤独的孪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摆脱不了孤独的阴霾。一个人特别是少年儿童,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孤独与自卑的心理状态,其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本文试就“儿童由于自卑而造成的孤独心理的危害,主要特点和外在表现,帮助儿童战胜自卑、走出孤独的方法”等几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档案虚拟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问题的提出 ,档案虚拟意义、概念、来源与条件等多个层面论述了档案在数字化时代的虚拟化问题。具有档案学和哲学两方面的学术价值 :从档案学角度 ,它建立了档案数字化理论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角度 ,它通过对一个具体而微者的论述深化了当代的虚拟哲学  相似文献   

6.
刘晓洁 《视听》2023,(10):110-114
网络空间中的媒介互动重塑了关系连接与发展的形态,青年群体的孤独与社交媒体连接的易得性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线上音乐社区的媒介社交互动切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随时随地因兴趣匹配到一起听歌的个体在获得即刻情感支持的同时,获得了与更大群体的连接感;但反向来看,断连“离开”的自由与缺乏情感深层互动的“社交挫败”,为个体带来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的双重孤独。  相似文献   

7.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即时、便捷、互动等特征迅速横扫全球,其构建的社交网络更是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与此同时,给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社交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络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加频繁紧密,但实际上却潜移默化地让人们越发孤独和焦虑.这种孤独不是个别行为,而是在网络环境的虚拟反馈下形成的群体性孤独.本文将从媒介批评角度,综合运用传播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对"群体性孤独"现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该现象背后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追溯了马尔克斯巨著《百年孤独》在中国波澜起伏的出版史和阅读史,并探讨了《百年孤独》的精神内核。在中文新版《百年孤独》的畅销和围绕着《百年孤独》的光环与喧嚣的议论背后,它本身却是一部关于拉丁美洲的孤独、关于人性孤独并且注定少人理解的孤独之书,这是它无论置身于怎样铺天盖地的商业营销与时尚消费中都无法遮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顾宇 《大观周刊》2011,(37):26-26
文化哲学的最高问题或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文化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文化哲学基本问题从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哲学基本问题。文化哲学可分为:神文主义、自然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三人基本派别;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化哲学的两大主要流派。  相似文献   

11.
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忆金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8):55-58,62
简要回顾关于情报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信息哲学的产生、定义、研究内容及纲领进行基本介绍;通过详细分析情报学与信息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说明信息哲学是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其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等,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它与哲学、教育原理、教育史等密切联系,既是哲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又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理论与哲学结缘很早。在古代,哲学著作中往往包含有教育思想;而教育著作也受哲学思想的指导和影响。19世纪初,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此之后,西方有些学者开始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学,使这两门学科逐步结合起来。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罗生克兰茨(1805—1897)著有《教育学体系》一书。后来,美国教育学家布莱克特(1836—1911)用英文翻译此书时,把书名译为“教育哲学”。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这一学科的名称。进入20世纪初,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哲学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吕卉 《中国广播》2009,(1):52-54
在远郊的“济慈医院”里,住的全是年迈的老人。他们不怕死,却不想孤独地死去,在这所特别的医院,能给予他们临终的温暖与平静;因为去医院做青年志愿者,身在都市的主人公王大杏结识了一个孤独、但对生活是那样热爱的王奶奶,在老人身上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为了给王奶奶收集临终仪式用的玫瑰花瓣,  相似文献   

14.
正式提出如下新命题: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并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哲学基本问题、本体论追求以及其他学科的惯例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证。研究发现,人们试图用定义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方式从科学的研究对象———世界中来划分出专属于本学科的一个小世界。研究图书馆学人与这个小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图书馆哲学的研究对象。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的追求,其实质就是哲学的本体追求;研究对象因而被赋予了学科本体的意义。本体追求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过程而不在于获得终极答案。还以哲学的方式讨论了图书馆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展开方式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鲁迅小说《在酒楼上》情节的设置、人称的转换和叙事视角更替等,从叙事分析与文化批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试图窥探鲁迅在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孤独、彷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孤独六讲》,有人称“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果不其然,“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这样开宗明义的句子直接抛在了书的最前端.蒋勋这回看来是要动真格儿了.不过《老子》有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相似文献   

17.
青年时代,处在轰轰烈烈的“文革”之际,曾有过许多的孤独和困惑。人近中年,那时的孤独和困惑似乎未来得及完全理解就已淡忘了。然而,近读《从困惑走向超越——当代青年审美心态面面观》(王德胜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一书,断弦又续,惜日的孤独与困惑重上心头,最是困惑于当代青年与我们那一代知青有着相似的孤独和困惑,以偶然性解释这种相似,恐怕难以消除内心深处产生的神秘的宿命感。或许相似的人生阶段产生相似的孤独感,但这种近乎实证的答案也并不令人感到新异,作者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孤独,从而把其视为人类共有的审美超越境界,这才是对困惑和孤独的一种深层解释。  相似文献   

18.
叶玉露 《新闻爱好者》2011,(22):152-153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村上春树的"宇宙式的孤独"的哲学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思想;海德格尔的回忆即诗的哲学思想;叔本华的"我是世界的表象"的命题以及欲望是经久不息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悲观主义思想。通过对影片哲学思想的考察,可以得出本片的主旨是告诉人们对于不合理的欲望应该学会忘记,学会放手,学会欣赏生活,这样才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哲学"是"生活哲学"的依据,并从"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对当代"图书馆生活"进行深刻反思、"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图书馆生活哲学"有助于反思和审视"图书馆哲学"的"中国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生活哲学"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肖支群 《新闻爱好者》2011,(23):116-117
美国当代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没有指形的钟》等小说中,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黑人形象,他们力求获得与白人同等的地位,但他们要么被白人炸死,要么沉默伤心地离开白人社会,他们是一群有思想但却非常孤独的"失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