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中国文人阶层与图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探讨了阅读成为中国文人生活时尚的原因,指出随着科举考试的废除和文人阶层的瓦解,与之相关的文人的阅读生活时尚也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阅读成为大众生活时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星条旗下的中国文人─—摘自《文学报·社会传真》677期2版原作:叶永烈我从飘扬五星红旗的国度,飞越太平洋,来到星条旗下的国度。我在那里行程万里,走访了一来座城市。我拜晤了众多的友人,内有不少是中国文人。中国文人在星条旗下,走上了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有了社会文化之日起,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伴侣,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沿着人类历史文明长河的绵延,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交会。而同样的,世界音乐也随着这个大范围大环境下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阿康 《出版参考》2005,(32):19-20
士 学而优则士,这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然后,一高了,先欣喜若狂,后环顾左右,再悲苦莫名,顿悟原来高处不胜寒,是叫出冷汗时也出热汗,出热汗时也出冷汗啊.于是写字的不能乱写,握笔的不能乱握,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太多,鱼都不让你钓了.他听着众多劈里啪啦的掌声,偶而也有治理天下之快感.然而很快地发现刚用左手打了的耳光,午晌一过,又用右手打自己的耳光.回家洗澡,大汗淋漓.从此,只能不断地表示向人家学习,我水平太低,甲思想深刻,乙思想独特,丙思想既深刻又独特.他们为自己作为一个文人总结的道德、操行基本遵循以下一条思路,为中国21世纪的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或谜面.你学会下面这篇单正平先生提供的讲话范本你也是一个"士"了,而且是一个高水平的士.  相似文献   

5.
阿康  康恺 《出版参考》2005,(11):19-20
士 学而优则士,这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然后,一高了,先欣喜若狂,后环顾左右,再悲苦莫名,顿悟原来高处不胜寒,是叫出冷汗时也出热汗,出热汗时也出冷汗啊。于是写字的不能乱写,握笔的不能乱握,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太多,鱼都不让你钓了。他听着众多劈里啪啦的掌声,偶而也有治理天下之快感。然而很快地发现刚用左手打了的耳光,  相似文献   

6.
文人与北京     
正北京是文化古城,历来是文人学者聚集的地方。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科举选士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后来的首都地位,自然而然就使北京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但这位豪门公子不但能文,而且还是个武将。满族人尚武,在马背上打天下,所以,纳兰性德也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康熙皇帝自己就是  相似文献   

7.
文人与车     
陈雄  小西 《出版参考》2008,(12):41-41
文人对许多事物总喜欢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对于车也不例外。拿苏洵来说,他为儿子苏轼、苏辙取名,就全与车有关,且煞费苦心,专门作了一篇《名二子》来说明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巴陵 《编辑之友》2008,(1):69-69
读完<闲侃中国文人>,最让我欣慰的是作者给文人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文人也是人,他们的另一面在于文人的风度:豁达、敢爱敢恨、有做人原则.我才发现作者的智慧深远,其启发着我固执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大凡都有这样的雅好,都以拥有一个专门读书、藏书和写字的场所而自足,并美其名曰,书斋。据说,自汉代以来,文人就开始有个人的书斋,汉代杨雄的书斋就叫玄亭。到了盛唐,书斋便更加成熟而具备规模。如杜甫的草堂,便是典型的文人书斋,并有幸留存至今。那些落魄文人,即使身居陋室,也不忘把自己的居  相似文献   

10.
韩小蕙女士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高级编辑、著名作家.尽管她的这个"身份"是新闻界、文学界众所周知的,我仍然要在文章开头标明,因为我希望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可能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的人们都能够认识她,了解她,感知她,热爱她--在多少人忘却崇高,鄙视信仰,失去追求时,韩小蕙以她柔弱的双肩、手中的笔,始终坚持职业操守,坚持文人的良知,坚持人生真善美情怀.而且贵在"始终",这是多么难得啊!  相似文献   

11.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936年6月,重病的鲁迅公开发表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用一贯的语调痛斥托派"用日本人的钱办报纸""攻击毛泽东先生们的一致抗日论"。1949年以后,这篇文章被长期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塑造了托派在几代中国人眼中妖魔的形象,在过去很长时期几乎人人喊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发展的实践表明,在每一种文艺副刊的周围,都有一个特定的作家群,或者说文人圈子。文艺副刊的特约用稿规则、副刊编辑的人事关系、副刊的趣味和副刊分布的地域,对形成报纸文艺副刊的文人圈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兰台世界》2012,(10):78-79
清末民初,传统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力挑战,浸染了千年儒家文化的诸多中国文人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西方特质的烙印,其思维现代、个性独立、气质浪漫,演绎了一幅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波澜画卷。特质之一:思维现代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文人的思想意识总体来讲是较为保守和封建的,他们醉心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报业的大发展,一大批有识之士进入报社,成为“报人”,新时期“报人”该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人,不是普通人近年来,报纸从业人员的年轻化成了一种趋势,年轻人充实到报业中来,他们热情高,思维活跃,的确为报纸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年轻人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6.
大陆新闻学者方汉奇认为:所谓"文人论政",其出发点是文章报国,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和抱负。一个以文人论政为标榜的报纸,自然会爱惜自己的声誉,摈弃低级趣味,重视社会效益,注意报纸的品位和质量。这是中国士人的一个优良传统。海外  相似文献   

17.
普遍认为:19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知识界不懈的的共同努力和思想交锋(其中也包括种种重要的原则性论争乃至由此形成的严重思想分歧).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思想空间和言论空间。并成功地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构建了现实存在的公共空间,使民众的思想影响和利益表达为各界所关注。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知识界的重大历史贡献。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不断分化的促迫,这种公共空间还嫌狭小.知识分子内部由思想争论引起的派系争执所造成的共识断裂和思想碎片化日益加剧。一个有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精英群体,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为社会进步更新知识、提供新的思想来源和智力支持的良性思想库,而不是因循徘徊,单纯为个人意气。学派政治,话语权。乃至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张而纷争不已,自我矮化的特殊社会利益阶层。这一不乏例证的概括虽不完整全面,但已无疑问地成为当代一种普遍的症候。我们认为。一种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思想的产生。除来自于有良知、有识见、有诚意、有公共关怀、有历史意识和现实观照的真正学术研究外,别无他途。而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但需要摒弃思想因循僵化、学术腐败堕落、自我利益追逐,更需要以宽宏的胸怀纷披歧见,以学术的公意驱逐私囿,以真诚的勇气换取力量。因此,一种关于凝聚共识、积聚力量以重振中国知识界知识和思想影响力的新的"思想/知识共同体"的思考就油然而生了。而《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许纪霖、罗岗等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一书便提供了辨析这种思考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唐代文人游谈与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至唐始一大变,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尤其是从六朝志怪中演变出来的唐传奇,无论在叙述的技巧还是在篇制的长度上,都已远非前此的小说可比,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但小说的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创作过程上。如果说经过(文心雕龙)。(诗品)等有意识的文学赏鉴,唐代诗歌已经更加注重个人创作的风格,那么小说却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集体创作的模式,仍然主要是产生于文人的采集故实。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源于道听途说的文类,文人小说的撰作一般情况下都要经历从讲说到编录的两个过程,其中大多都是当时文人聚谈的产…  相似文献   

19.
李树娟 《新闻传播》2010,(7):109-109,111
文人论政特指近代文人通过报纸发表言论,议论政事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19世纪.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腐朽的清政府以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了帝国主义的挟持.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些进步文人在学习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后.对国家前途进行思考,并通过办报、办学堂、办会社等形式宣传变法、革新思想、启迪民智,以期促进民族之强大。王韬、梁启超、张季鸾、储安平等报人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任《大公报》15年主笔的张季鸾更可谓文人论政的典范.虽然“文人论政”渐随历史消逝.但中国文人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救国救民的这一探索、实践.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独特且耐人寻味的一页篇章.也对反思现在新闻界出现的问题有所警示、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人花事     
文人自古恋花,大概是由于文人遭遇多如花草,从怜惜花之易落中可以感慨人生苦短,从叹息花之飘零中可以照见落拓人生,从花之落寞与繁闹的对比中可以体味人生哲理。因此文人不仅恋花,更把花草作为自己在大自然的化身,在其中寄予了数不尽的人生况味和心灵感悟。屈原大概算是"香草美人"象征的典型代表了,他在诗中说自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张露无遗;又说自己"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青春逝去、事业无成的恐惧跃然纸上。后世文人在此影响下,咏花诗层出不穷,无论是李白的芙蓉还是陶渊明的菊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