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很少。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位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了十位司令员》。这篇短新闻获得了全军好新闻奖。小通讯《深情》,写的是江苏准安一女村民的麦  相似文献   

2.
有的通讯员经常抱怨自己抓不到重大题材,写不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毕竟很少,不可能像记者那样“满天飞”。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只要做有心人,采写小题材,同样可以写出重量级的好新闻。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个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地市一级的媒体主要面向基层,碰不到大题材,没法写出好新闻。小事件真就写不出好新闻、大新闻吗?答案是否定的。基层并不缺少好题材,关键在发现。一些小事件蕴藏着大主题,只要记者善于发现,找准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以小见大,采用新颖的写作手法,托出事件独特的新闻价值,小事件同样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4.
再谈多下去     
湖北日报自从1980年开始抓新闻改革以来,报社内外都很重视天津日报“抓活鱼”的经验,好新闻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好新闻,大部分不是出自记者之手,而是通讯员写的。这件事很值得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深思一番。请看下面的事实: 1980年湖北日报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有两篇,都是通讯员写的;社内评出的28篇好稿中,通讯员写的12篇,通讯员和记者合写的5  相似文献   

5.
尹栋 《军事记者》2005,(5):65-65
作为基层部队一名通讯员,一谈起新闻,大家往往想到突发性或重大典型的新闻,诚然写此类新闻获奖的概率较大,但这并不是每个基层通讯员都能遇到或参与的。对于常年扎根基层的通讯员而言,好新闻更多的是来自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来自你我身边熟知熟闻的人和事。作为新闻报道爱好,我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宣传已七八年了,但每年都至少一篇新闻稿件被评为“优质稿件”或在省以上新闻单位获奖,而每件获奖作品题材都不是“重大典型”,更沾不上“突发性”事件的光。这些年来,我最深的感受是,好新闻尽在平凡之中,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去采访,去思考,去谋篇。  相似文献   

6.
余祖波 《新闻窗》2009,(6):94-96
有人说,地市级媒体主要面向基层,碰不到大题材,没法写出好新闻。小事件真就写不出好新闻、大新闻吗?答案是否定的。基层并不缺少好题材,关键在于发现。一些小事件蕴藏着大主题,只要记者善于发现,找准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用新颖的写作手法,托出事件独特的新闻价值,小事件同样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7.
简讯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新闻协会注重提高通讯员的写水作平,定期举办新闻写作知识讲座。为不断开阔通讯员的视野,今年8月底组织全乡140多名通讯员到乡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参观,并进行集体专题采访。最近举办了“知家乡、爱家乡”好新闻征文,共收到新闻稿件210篇,其中有35篇好新闻获奖。(扈利平李罡) △江苏高邮县邮电局像抓通信生产一样,抓好通讯报道工作,连续两年被县委宣传部、市邮电局和《江苏邮电报》评为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该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基层时,结识了一批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后来陆续接到不少通讯员的来稿,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会发掘新闻素材,其表现:一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连队发生什么事就写什么事,因此稿件出手率很高,有的一星期就写来七八篇稿件,但屡投不中,时间一长就丧失了坚持写稿的热情和信心;二是觉得部队基层平台小、条件差,满眼都是凡人小事,无新闻可写。  相似文献   

9.
全国好新闻评选已进行了九届。从这次评选活动来看,不论是获奖作品或落选作品,都有个强化好新闻意识的问题。那么,如阿才能采写出好新闻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有三条: 一要抓题材。抓不到重大题材,就写不出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作品。有人曾经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题材决定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也许“题材决定论”是错的;但对新闻来说,则必须坚持这一条,因为新闻是客观事实新近变动的反映,没有重大题材,则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这一条虽已被大  相似文献   

10.
新闻贵在“新”字,不新就不是新闻。于是,不少通讯员的眼睛老是四处寻找所谓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对于那些旧题材则视而不见。但新题材并不是天天都有,特别是基层,范围小,新题材更难有,怎么办?笔者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体会到,旧题材也可出新意,还是一大“新闻泉”。怎样使旧新闻出新呢?今年5月,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十多位通讯员到一个乡采访,乡党委书记介绍说,他们新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希望我们能写一写。对于这一题材,有的人不愿去写,因为这已不是新题材,如果写,也只是写成一句话新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采访,采访中…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回顾一年多来的写稿实践,我体会到,基层通讯员写稿应把住一个“小”字,即小事件、小角度、小新闻、小通讯等。因为基层通讯员不能与专业记者相比,在一个小范围内老想写重大题材的报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有的通讯员,在报刊发表几篇小稿后,就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结果用劲不小,效果不好。我认为,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写大点的东西总要有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一般地说,基层通讯员还是应以写“小”为主,不要整天净想干大块的,一鸣惊人。因为,一是开始学写难免经验不足,二是基层通讯员的天地毕竟狭小。因此应立足本地、本单位,拣那些有意义的,有新闻价值的小事写,在小写上做文章。我熟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有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同样,懒人也是当不了通讯员的。时下,有少数基层通讯员心浮气躁,听风就是雨,重“写”轻“采”,或只“写”不“采”,其表现一是喜欢道听途说找材料,哪怕一星半点小事也如获至宝地关起门来写新闻,大笔一挥,敷衍成篇;二是爱吃现成饭,就着会议、简报、总结、经验材料、内部通讯等,生吞活剥地写新闻;三是即使下去采访也是蜻蜓点水,车来车往,凭感觉一知半解地写新闻;四是自以为情况熟,万事通,不需要采访也能写出好新闻,结果是稿子写出来见了报,不是无新意,就是漏洞百出惹出不少麻烦,有的还…  相似文献   

14.
李习文 《军事记者》2007,(11):31-32
部队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有经验的记者或新闻干事一到基层,在连队走走,跟官兵聊聊,就能抓出一篇好新闻来。可是,有的记者或新闻干事在基层采访的时间不少,座谈会开得  相似文献   

15.
刊登在浙江日报2003年7月21日一版头条的消息《"小事"牵动市委书记心》,是一篇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宣传"三个代表"、实践"三贴近"的好新闻。以小见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这里说的"小",主要是指所写的事情小,比较平凡,通常不起眼,引不起大家的注意;这里说的"大",主要是指主题重大,有强烈的针对性、普遍性和指导意义。"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之所以常用于新闻写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是由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新闻写作的基本特性是报道现实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众人瞩目的大人物、大事件,但更多的则是一些普通人、平凡事。那些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新闻爱好者》2005,(9):28-28
为提高全县新闻写作水平,内黄县委宣传部成立了“好新闻”评选委员会:今年7月9日,评委会对上半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过的新闻稿件进行评选,从5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了10件“好新闻”作品,并对这些“好新闻”作品进行讲评和奖励,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有些通讯员和县报记者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身在基层,觉得没有多少东西可写,不能象大报记者那样,东奔西跑,寻珍采花。我1982年起爱上新闻这一行,其间当了4年农村生产队会计,3年乡政府通讯报道员。已11次在省市新闻单位获优秀通讯员奖,10篇稿件在省市获好稿奖,被招聘为县报记者。我以为,记者和通讯员各有所长,通讯员身处基层,身处新闻的发源地,只要处处留心,发挥优势,写身边事、唱时代歌,同样能写出好新闻来。身在基层写什么?我以为,通讯员在基层至少可写几个方面的内容。写新事。有些通讯员的稿子编辑很为难,就是新闻的时效性不强。新闻贵新,写新闻就要写新事,应有争分夺秒的时效意识和竞争意识,写当日事、昨日事、近几天发生的事,捕捉到好线索及时采写,这样才能给人以新鲜感。写新风。新风尚是新闻的常客,这些事件和人物  相似文献   

18.
工作生活在基层的新闻从业人员,虽然有活动范围小、条件局限等诸多不便,但只要发挥身处基层的优势,积极提高新闻敏感性,照样能从鲜活平凡的小事中,发现大题材,采写出“好新闻”.泥土散发的芳香气息,火热劳作的动人场面,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新闻素材,靠敏锐的新闻眼和嗅觉去捕捉,就会有意想不到收获,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的地市报已突破300家,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广大的城市和乡村。按理说,报道基层层出不穷的新闻,从中及时捕捉重要的新闻线索,选好题材,写好新闻,地市报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事实上地市报创好新闻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1987年全国好新闻评选有100多篇获奖,这些作品的题材绝大多数来自“基层”,而地市报获奖的新闻作品却只有9篇,不到10%。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一、整体素质好是创好新闻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整体素质包括上至办报的宏观规划,总编辑的理论业务素质和胆略,下至编辑、记者的采编功底等。这些要素相互配合得当,可  相似文献   

20.
3年来,我先后在《河南日报》发表新闻作品50余篇,其中通讯《黑洞是如何堵上的》,被评为河南日报通讯员新闻奖一等奖。与记者合写的《李洪志立碑丑剧》,被《河南日报》评为好新闻和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如何提高新闻作品的命中率?我认为,除了选择题材重大、题材新颖、题材典型外,在写作上开掘要深,开口子要小。标题要引起编辑的注目。如《花好政府每分钱》、《阳光下的交易品甘甜》,标题起得活泼,一下子就抓住了编辑,因而我的文章不少标题,都被编辑采用。有时,我写的文章较长,又深知编辑工作较忙。我就写上一小段内容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