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陈寅恪的治学方法和治史方法、“民族文化本位论”和文化批评的观点、家学(源以及受教育背景、心史研究和宗教史研究等方面来看陈寅恪的“文化历史主义”,可以说,其“文化历史主义”的本质便是一种“民族本位论”,一种站在文化的角度与立场上对历史进行的研究与评判,是一种通识理性的观点,也是一种研究中外文化的方法,对它的理解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通过对“文化历史主义”的理解,也可以得出对今天文化建设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唐诗研究著述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代表。他在研究唐诗时所运用的诗史互证法、比较研究法、历史文化法及考核阐义法 ,不仅使他取得了许多卓异的成果 ,并且对现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在研治中国中古史时,尤其是在分析武周政权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时提出了“文化阶级”的概念。剖析“文化阶级”这个概念,对于了解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文章在陈寅恪著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阶级”的提出背景、使用状况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先生作为近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治学方法上讲,为世人所共同瞩目的,是他考察某一问题时,从文、史、哲多视角的透角,博综古今、触类旁通的思考,和由此而总结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以诗证史、以史说诗”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治学方法,史学界和文学界多看成是陈寅恪先生采用朴学方法注释元(稹)白(居易)等人古典诗歌的结晶。本文不赞成这一习惯的说法,本文认为,从陈寅恪先生重要的史学著作《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以下简称《讲演录》)来看,陈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方法,实际是以最广义的“文化”来界定其“诗”和“史”的内涵的,“以诗证史“就是以最广义的文化史料来考证“正史”,“以史说诗”也就是将传统的文化作品放到最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阐释。在“证史”的过程中陈先生使用了“阶级分析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实际上只是一种“文化决定论”,因而《讲演录》的整理者万绳楠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行者或“过渡桥梁”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从来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寅恪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家伦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  相似文献   

6.
《元白诗笺证稿》有两处对洪迈解读元白诗之意见予以直接的批评,颇可注意。两处批评恰关涉其对古典诗歌文本是否可解,以及如何获得一种"真解",亦称"第一义谛"的基本看法。而这一看法中,实又隐含陈寅恪本人独特的诗学研究方法,以及值得现代诗学研究者注意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岳州是李白恋恋不忘的地方,曾四次远游至此,并写下了近二十首诗作,李白作于岳州的诗作因其独特的内容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李白和了解岳州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1998年2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刊有朱新华先生《小五柳堂为谁人》一文,考证小五柳堂即词人龙榆生斋名。10月10日该报又刊有高恒文先生一文,推敲龙榆生、陈寅恪之间关系。我因将此事告知龙先生长公子厦材先生,承厦材先生出示家藏手稿,中有龙、陈二人来往诗词共40首,包括龙寄陈34首,陈寄龙6首(其中和作5首),弥足珍贵。而且陈诗中有《陈寅恪诗集》(清华版)所漏收者三首,因撰一文,并略述两人交谊。从今存诗词看,两人交往始于1953年。究竟从何时开始相识,已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直到1953年为止,两人并无亲密往来。1948年秋龙厦…  相似文献   

9.
陆键东先生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倾注的大量情感,贯穿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始终。如此巧妙地运用这种技巧,可能与作者的编剧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全书史料之翔实同样不逊于其他同类作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0.
新近发现了未刊的“陈寅恪致陈序经函”,函中主要涉及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与职教员卢华焕、王力等人,并述及陈寅恪一家与工友不合之事。这或许是陈寅恪“畏人”的又一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主要涉及其治学方法、文学成就及历史贡献等方面。而对于其楹联创作的研究,却少有人问津。该文认为陈寅恪楹联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其楹联作品的艺术特点也十分值得分析。概括起来,可以从修辞特点和用典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该文的目的即通过分析陈寅恪楹联来认识其隐藏在联语中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的“恪”到底怎么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海良 《学语文》2006,(1):45-45
“陈寅恪”您是怎么读的?到底是“Chén Yínkè”还是“Chén Yínquè”? 国学大师陈寅恪名字中的“恪”字,如今学界通常读为què,但按规范并无此音。如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即注“恪”音为 k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也如此,并特别注明“不取què音”,例词除“恪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1909年秋赴德,考入柏林大学。1911年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这一年秋季,他利用转学之机有过一次跨国旅游。他先游法国,再经卢森堡人德境,溯莱茵河往瑞士,最后抵达苏黎世。他在法国游览期间发一明信片给他的朋友,全信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寅恪、唐长孺两位史学家在魏晋玄学研究方面的相同之处在于唐氏继承陈氏以小见大的治学方法,并在不少地方直接承袭陈氏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唐氏比陈氏分析细腻,构建了玄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学大师陈寅恪治学面很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此外,陈寅恪的讲课也是一绝。他每次上课,都夹一个蓝布包袱,把包袱打开,讲义、参考书摊在桌上,基本不看。然后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滴水不漏,史料、引文的出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是谁,哪个版本,多少页,真像一个活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晏建怀 《师道》2010,(7):99-100
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曾在课堂上夸下海口,说他讲课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藏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即:陈寅恪治藏学的缘起;陈寅恪的藏学功力;陈寅恪在藏学领域的论述对陈寅恪与中国藏学的关系作一“查漏补阙”式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略谈陈寅恪先生的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人追忆一代大师陈寅恪多从其文章与人格入手,而甚忽略先生对于后辈学子的关怀,本文主要论述了寅恪先生为学生荐事、荐文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钱文忠先生在南京讲学,解白居易名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为古伊朗语,应是绿松石之意,一时网上有许多回应文字,有些质疑钱文忠的看法。有些搜罗史料更为全面,大意是此说并不新鲜,古人多有索解。谢泳先生注意到,这些质疑钱文的观点,没有引述陈寅恪对"瑟瑟"一词的理解。谢先生说,刘隆凯整理的《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的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可梳理为两个层面:在单纯的方法论层面,陈寅恪受到近代社会学方法的潜在影响,重视社会群体本位和经济因素,与唯物史观有一定的趋同之处;但在学术与政治交涉的层面,他强调学术独立,拒绝政治对学术的干扰,跟意识形态化的唯物史观又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