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述软件产品责任立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软件产品责任的概念、性质,并阐述了如何界定软件产品责任中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及责任承担方式,并就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侵害隐私权的民法救济存在立法上的缺漏,提出了民法上保护隐私权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RUP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它提供了一整套严格的方法来分配并管理软件开发组织中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应用RUP,软件开发团队可以开发出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产品,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度和预算。在阐述RUP思想和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实际项目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雾霾危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环境问题。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结合雾霾治理的实践,创新雾霾环境责任立法,是应对雾霾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创新选择主要是:一是理念创新。抛弃传统环境责任旧观念而选择现代环境责新理念,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指导整个雾霾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原则创新。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创新雾霾立法原则,实行和遵循"整体主义与风险预防"两者并行的双重原则。三是承担双重责任。创新后的雾霾防治立法与实施必须坚持和贯穿"预期责任与过去责任"两者并重的双重责任。四是构建雾霾环境责任新体系。创新后的雾霾环境责任新体系是由原则性责任、专门性责任、评价性责任、相关性责任等一系列责任有机构成的一个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立法现状学术界对《合同法》颁布前我国法律有关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在定位和评价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我国民事立法己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强调了民事行为在无效或被撤销情况下的过错方的赔偿责任,反映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本质内含。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并未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只是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规定,而这两种民事行为在我国民法中具有其特定内涵,只能将这些情况下产生的民事责任视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只能体现为“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或“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笔者也赞同将我国这一时期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状况,定义为确立了“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或者是“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6.
沈陵 《内江科技》2014,35(11):78-79
各国政府加强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企业社会责任出现法制化的趋势,不少国家已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以欧盟、印度和韩国为例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战略化这一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确定调解员责任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我国有关立法和司法解释,指出调解员承担有限的责任符合我国实情的,并且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基础上,从战略和国家立法加强社会监管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让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办公自动化软件产品繁多,应用也比较广泛。普通本科院校在选择办公自动化软件产品时,应根据自身实际,从学校内部管理特点、软件产品的技术构架、应用功能、生产厂商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考虑,在全面了解软件产品情况后选择成熟可靠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责任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为、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法律部门.一部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产品责任法将是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现状入手,探讨了应从产品责任的主体范围、产品范围、损害赔偿的范围几方面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