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非常突兀地冒了一句:“将来我是一定要上大学的,而且是上好大学。”女儿的“理由”是:“因为上了大学才会有工作,上好大学才会有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0年第四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张金全老师《关于两道习题》一文,认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最末一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似乎”与“确凿”“同时修饰限制一个词”是“语法错误”;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是矛盾的”;断定此句“只能‘确凿’不能‘似乎’”──笔者不赞同此说,以为“似乎”“确凿”连用并不矛盾。兹述理由如下。 为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写作时把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概念或互相排斥的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这种手法被称为“矛盾…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本次基础训练由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重点是阅读和作文。 “字、词、句”部分有四道题,内容有读拼音,查字典,辨析词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8,(10):55-55
问: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一般认为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可是也有的说是两句和四句,理由是后面是逗号的不能算一句。请问这种看法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基础训练6》的教学内容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三个部分。要很好地实施教学,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每一道题的教学目的,这样,教学才能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本次基础训练的“字·词·句”训练有四道题。第一题是复习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7.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8.
王荣 《考试周刊》2013,(80):14-14
参考资料在解说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时,显得扑朔迷离。作者经过仔细推断,认为此句是实写,理由如下:一是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二是与词义相吻合,三是与地形地势相吻合.四是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护短”是家长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老师批评了孩子的毛病,家长东找原因,西找原因,为孩子开脱。街坊邻里对孩子提出意见,家长又千借口万理由的替孩子表白。孩子操行评语中有一句半句“揭短”的话,也非要找老师说个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为了掌握六年制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1》的内容与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钻研:1.看它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个基础训练共安排了“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的内容。综观这些内容,体现了基础训练是字、词、句、段、...  相似文献   

11.
王寿昌先生撰写的《标点符号的几个误用》一文(见本刊教师版2004年第5期),对易误用的标点符号做了较全面的总结与辨析。尽管拜读后“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有几处,笔者还想与王先生商榷。一、有关“顿号的误用”在“顿号的误用”部分中,王先生对例2句是这样分析的:“2句中的‘三、四’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否则变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至于序数则可用顿号。”斯言极是。但结合全句,却让人这样理解:惟表序数的数字之间方可用顿号。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这两个括号中,填‘一、一’或‘二、三’都行。”此例中,“一与一”、“二与三”并…  相似文献   

12.
备课摘记     
初中语文第四册中《青纱帐——甘蔗林》一诗的开头,《教参》说“用了两个反问句,且衬以两句相答”。这前一句讲对了,但后一句却是错的。一、三两个反诘句,是用疑问代词“怎”加否定副词“不”,表示肯定语气,说明思念之必然。故反问是不必回答的。《教参》所说的“两句相答”,实际是诗人以呼唤和拟人手法写情的抒情句。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论积贮疏》一文中有两个带“相”字的句子。其一:“国胡以相恤?”其二:“兵旱相乘……”对于“相”字,课文是这样注释的:“相恤,对……救济”;“相乘,交互侵袭”。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妥的,其理由有三:一是对“相”字的用法没有说清楚;二是“相”作“交互”解找不到根据;三是没能完整地表达原句的意思,即兵灾、旱灾是不一定交互侵袭的,还很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即句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最基本的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部分说的是“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如:小丽玩汽球.小猫钓鱼.小明是个三好学生.湖水真美丽等等.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形式,不仅要说清“谁,干什么”,还要说清“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这种形式的句子,我们不妨就称之为“四素句”.例如:放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训练表达一个“四素”完整的句子,能使学生学会把叙述内容的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所叙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陈颖 《云南教育》2004,(19):54-55
“识字学词学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主要课型。本册要求学会370个生字,其中的129个生字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中完成。这部分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集中但不孤立识字;二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三是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四是把识字与学词、学句融为一体。教学的着力点是:帮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学词学句.初步建立词和句的概念,并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相似文献   

16.
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者挂罥长林梢”句中的“长”,现行读物一般读为ch(?)ng(场),作形容词,训“长林梢”为“指高大的树梢上”,我认为此当读zh(?)ng(掌),作动词,“长林梢”解作“生结(或附结)在树梢上”。其基本理由是:第一,从对仗讲,古体诗可有可无。但本诗的“高者”与“下者”两句本身对偶,成工对。从语法分析可以看出,“长”和“沉”相对应,都是动词,各作自己句子的谓语。第二,从平仄格式讲,古体诗比较自由。但本诗的上述两句构成七言工对,平仄虽不工稳,但有平仄。一般说来,出句与对句的第二、四、六字不一定要求“分明”,但其工对的出句与对句的第五个字则平仄要求一般必须严格,此处的对句的第五个字“沉”是平声,则其出句的第五个字“长”必须为仄声,因而“长”就当读zh(?)ng(掌)。第三,从表达需要上讲,上述两句着重描“(?)茅”的结果,照应前文的“风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中学的析句中,所提及的“双宾语”是指谓语中心动词(谓语)牵涉的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例如: ①父亲‖留给王小红(一支好)笔。 按照我们中学的析句方法,句①中主语是“父亲”,谓语是“留给”,宾语是“王小红”和“笔”,“一支好”是作宾语“笔”的定语。就这一句,我们可以得知,按照我们中学教学语法的析句法,该句应处理为“双宾句”,即一个句中的谓语牵涉着两个宾语,那就是此句中有关宾语部分具有领属关系的两个名词“王小红”和“笔”同归于宾语之列,分别视为谓语“留给”牵涉的事物——宾浯,于是得出“双宾”。  相似文献   

18.
陈祖美 《天中学刊》2002,17(1):49-53
(一)刘禹锡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情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病树”是作者自指而非指斥他人;“千帆”和“万木”则是指作者所酬赠的对象,也就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生力量而不是以之讽刺新贵。(二)白居易名句“幽咽泉流水下滩”,自段玉裁、陈寅恪提出应为“幽咽泉流冰下难”后,多数学者信从,其实,此句仍应为“水下滩、。理由之一,是泉水不结冰;理由之二,作为长篇歌行,其音节、格律可较自由,不必改为与前句之“花底滑”“属对工绝”的“冰下难”;理由之三,由白居易亲自编订、元稹作序、后人与宋版校过的善本《白氏长庆集》、《白香山集》等均作“水下滩”。(三)李Jin尝诘问冯延巳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回答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生寒’也”。学者以为冯句胜于李句,冯的回答是“媚人”、“答非所问”。其实不然。因为李句之所出的《摊破浣溪沙》一词寓有杜稷之忧,而冯句之所出的《谒金门》则只是一首宫怨词。两人的对话是君臣相知、休戚与共的表现,冯回答得体而非“媚人”“答非所问”。(四)李煜的《乌夜啼》,非多数学者所认为的是其后期表达亡国之痛所作,而应是其前期悼念爱妻周宪的一首悼亡词。  相似文献   

19.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20.
中心句在由故事到议论的过渡段中——“美好的东西无极限,心的容量亦无极限”。为着表述两个“无极限”,在故事部分,组合了四个“满了吗”,在议论部分组合了四个排比段;而后将其整合,用末段中的“让美好装满心瓶”点题——无极限的心可容纳一切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