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晓燕 《文教资料》2011,(32):159-162
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从多个方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渗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这三种文化特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源泉,那么,用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油区和谐自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结合茨榆坨采油厂自身"绿色管理文化"实践经验,增强企业文化"四力",促进和谐油区发展,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育强调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这就要求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本文浅析以育人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和谐财务管理思想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应用,实现和谐财务管理思想在财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剖析和谐校园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指出当前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并对高校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竞争力已经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巨大力量.是一种优秀的隐型教育课程。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软实力。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基地和传播场所,不仅担负着提升社会软实力的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贯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动态系统。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建立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促进大学各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有助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并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最终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当前学校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和谐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探讨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寻找"灵魂",以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其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并以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和经济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和应有之义。本文就图书馆和谐文化的含义以及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多民族国家中,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没有和谐的民族关系,就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民族发展,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对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儒家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关系团结和睦、个人身心协调发展等丰富的内涵。儒家和谐思想虽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有着若干重大原则区别,但其中崇尚和谐统一的追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家关系观以及“忠恕之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整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精神传统的辩证统一,是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的辩证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建构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环节:第一。积极概括与提升在当前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精神和新经验,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第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创造性阐释,凸现民族精神的深层次内涵;第三,鼓励一般民众参与民族精神的自由讨论;第四,让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体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15.
冼夫人是一位粤西发展史上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伟大女性。经过历史的长期演绎,冼夫人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凸现出这么几个方面:执法必严的原则、和谐相处的民族团结原则、不断创新改造社会原则。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域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的重合,决定了教育公平缺失现状对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消极影响。它限制、削弱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个体成员自我发展、参与竞争的能力,阻碍着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实现和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民族关系和谐视阈考察、应对教育公平缺失问题。为此,一要加大民族教育立法、执法力度;二要以政府为主、多种途径增加教育投入;三要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增强民族互助。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一元和多元的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建设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继承和创新、吸收和借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黄荔生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75-177,186
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能够起的诸多方面的作用.如促进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互利共赢;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全国人民团结共进,建设美好家园,提高国民健康快乐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把青少年引导到体育锻炼热潮中,促进社会正气上升.社区之间、居民之间、各单位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通过体育锻炼消除矛盾,促进和谐共进.文章还就体育在促进社会和谐作用方面,谈了一些具体办法、意见.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他明确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阐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和谐文化生产力;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深刻阐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胡锦涛和谐文化建设思想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