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技术能力增长的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基于技术学习过程来实现,而技术获取方式要随之不断的与技术能力相匹配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技术获取模式按照企业研发力量的参与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三种类型,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系统整合以及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能力的三个阶段应依次分别以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为主导进行技术获取,并随着技术能力的增长而动态演进。最后研究了宁波海天集团技术能力增长与技术获取模式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2.
以企业技术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模式(替代性和互补性),证明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门限"作用,即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产学研合作与内部研发之间逐渐呈现出互补性。随后,利用辽宁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存在。在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并剔除异常样本点的影响之后,检验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此外,发明专利持有量、参与技术合作组织数量、企业规模和利润率等因素对于企业内部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平均投入金额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个技术来源选择的基本架构,描述技术来源选择、技术能力及技术类别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对浙江省148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能力和技术类别是影响技术来源选择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要求企业具有相对较高水平的技术能力,而外部购买和联合研发则没有此要求;外部购买与技术类别密切相关而与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知识基础视角出发,探究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和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基础研究水平在技术知识基础广度、深度与企业成为关键研发者关系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部分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调整技术知识基础结构,实现研发角色转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行为与技术能力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能力培养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高技术企业研发行为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能力的培育途径,以其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考察了深清院在内部产业化历程中发展技术能力,并成功地开发研发服务、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科技园区运营等多种商业模式;进而概括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能力模型,并认为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其技术能力以合适的商业模式进行商业开发,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有效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林筠  郭敏 《科研管理》2016,37(6):65-73
知识流反映了知识的动态性,通常采用人才交流、无形资产、研发联盟来测量。以262家企业数据为样本,探讨知识流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引入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作为知识转化的中介,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概念模型,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中介效应、验证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中"研发联盟"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作用最强,其次是"人才交流","无形资产"的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在知识流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研发联盟"与"人才交流"通过探索性学习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该研究有助于企业结合实际选择知识流,在重视研发联盟与人才交流的同时谨慎购买专利与技术,并保持探索性学习的持续性,使企业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提高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论述了工业设计真正的基础: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实现能力,指出:在中国,设计的责任不能只停留在外观造型,应侧重于研发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想通过设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美学,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1985年至2010年汽车产业内申请过联合申请专利的3800家企业拥有的所有专利与标准等数据,基于联合专利构建协作研发网络,通过企业之间的技术相近性测度成员企业的竞争或互补程度,探讨协作研发网络的竞争与互补性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适当竞争的合作网络中,参与制定的技术标准数量最多;在竞争性网络中,企业往往倾向于通过开展技术多元化活动提高知识吸收与知识整合能力,加强与配套技术的兼容性,从而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但当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之间互补性降低,开展知识共享的意愿降低,会抑制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8):61-65
以我国138家制造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样本公司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并运用层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的研发强度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显示:多元化战略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增加研发投入可以削弱多元化战略给企业技术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浩军  蒋天颖 《软科学》2007,21(2):96-101
在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一般路径,即通过对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使用,企业技术能力沿着搜索、选择、获取、吸收、改进五阶段模式螺旋式上升;并且认为这一路径是技术后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产业创新的成就与挑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柳卸林 《中国软科学》2002,(12):109-113,34
中国制造正成为当前各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指出,伴随着中国产业制造能力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提高,但产业的创新能力增长有限,存在着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的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中国的制度创新、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果,它对中国未来经济科技战略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应该把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作为未来十年的重要战略任务,以提高我国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分别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能力分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技术多元化的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不同组织结构形态导致企业的技术能力对自主创新方式产生差异性的影响.既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技术能力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研究将组织结构、技术能力、自主创新方式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以我国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对企业技术能力与自主创新方式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基于自身特点如何有效调整自主创新方式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正呈现出起点更高、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等"新型技术追赶"特征,而传统技术追赶理论并未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机理。本文依据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中集集团罐箱业务的技术追赶与创新能力演化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新型技术追赶和推动创新能力演化。研究发现:(1)技术并购日益成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后发企业实现新型技术追赶、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2)企业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新型技术追赶和较快积累创新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动态能力本身也可以在运用中不断提升。本研究可以为后发企业实现快速技术追赶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分析框架,探讨技术能力构筑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路径。通过对杭州A公司的观察研究,发现其在各技术能力水平,技术学习的外部知识源和内部主要学习内容有很大不同,指出子公司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转换知识积累的内容,最终把技术能力演化路径理解为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过程,对指导我国制造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有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catch-up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ten but not always connected with universities, have been in the past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structures supporting economic catch-up. Recent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grow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emporary technologies, will make those institutions even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lab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 different forms across countries and economic sectors. In contrast with current emphasis on university-based embryonic inventions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effective research programs have predominantly occurred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and have been oriented towards problem-solving,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ies of interest to a well-defined user-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技变革这一情境,本文就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对科技公司战略变革的作用机制展开讨论,特别是探讨了管理者认知对组织能力战略效应的情境化调节作用,以及影响管理者认知的个体、组织与环境因素,最后建立一个“科技企业的战略变革模型”.本文另一个推论是,在科技企业中,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存在着“战略变革匹配”:即组织惯例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锁定”,组织惯例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引导”,动态能力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制约”,动态能力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9.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路风 《中国软科学》2005,22(4):10-16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20年来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坚持走自主开发的道路,其根源是体制。本文通过理论概括和分析中国发展大飞机的三个历史教训,指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要想在21世纪打翻身仗,就必须突破旧的体制并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