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三八年,余侍先师无锡钱基博先生(1887——1957)教授湘中。明年暑假,先生应国民党南岳抗日干部训练班教育长李默庵将军之请,有南岳讲学之行,无锡高君昌运与余实从。至则寓旧圣经书院三日,先生为讲兵家孙子书,援古证今,畅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旨,以谓“胜负何常,祸福相倚,倘知日本之胜不贵久,斯可以知日本之必可败;知我国之势不终败,斯可以知抗战之必可胜。”其后本此以著《孙子章句训义》一书。讲事毕,因登岳顶,观日出,宿上封寺者又七日。入夜,凉风习习,云海茫茫,一灯晶荧,诸天肃穆,先生乐焉,因为吾两人诵说《太史公书》,究极其旨趣,探讨其文章,寺僧智圆亦每预闻。余为志其概要。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先生以咽喉之症遽归道山,越十年而昌运复下世。记《二程语录》“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旧日曾有甚人于此间讲此事。”言念昔游,恍兮如昨,而奄忽几五十年于兹矣。因发箧取旧记理董一过,自卷首《五帝本纪》至卷八十《荆轲列传》,凡三十事,为海内成学治《史记》者考览焉。  相似文献   

2.
甲:中国的语言真是多姿多彩!.乙:是的。就说体育赛事吧,用词真是千变万化。比赛总有个输赢,赢了说“胜”,输了说“败”。可如果在胜、败前面加一个字,那程度和情景就大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之时国力中强日弱,军力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国情中劣日优,日本准备充分,中国仓促应战;日本政权稳固,中国政权动摇;日本民族统一,中国一盘散沙。由于军力和国情因素,导致日胜中败。  相似文献   

4.
老外在中国     
望文生义 外国人:“中国人确实勤奋!” 中国人:“怎见得?” 外国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 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人不要迟到。” 中国太奇妙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中国太奇妙了, 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 而‘中国队长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 你们。” 各种各样的“汁”  相似文献   

5.
王留喜 《天中学刊》2003,18(3):96-97
中法战争前后,法国外交上是孤立的,国内形势复杂。中国清政府政治腐败,主和派得势,结果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相似文献   

6.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学偶得     
<正> 一、“败棋有胜着” 有些同学因平时努力不够,基本功不扎实,作业或测验、考试成绩欠佳。对这些差生,不能随意批评,更不能冷眼观之!实际上,这些总分不高的同学并非一无是处。在批改作业或阅卷时稍一留意就会发现,他们虽然在有关识记内容上失分较多,但解答少数难而活的题目时,思路却正确,答案也准确,比那些“高分低能”的同学却胜一筹。此乃“败棋有胜着”。每遇此情况,我即详细登记,待评讲该题时,就公开点名表扬这些脑子灵  相似文献   

8.
谈到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但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评价镇南关大捷的作用,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9.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  相似文献   

10.
豫湘桂战役是二战后期日本在中国战场发动的一次空前规模攻势。当时 ,盟国已夺得战争主动权 ,分别在太平洋战场、印缅战场展开大反攻 ,威胁日本“绝对国防圈”,危及日本帝国生存。日本不是集中力量阻止盟军的突破 ,而是占用几乎全部机动兵力“不合时宜”地发动豫湘桂战役 ,赢得了战役却失去了战争。这样 ,中国反而收到“失车得帅”之效 ,不胜而胜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关于林纾及五四新旧思潮的评述都是需要重写的。我们必须摒弃“胜王败寇”的历史书写逻辑,必须摆脱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控制。如果说五四先驱是文化上的激进主义者,林纾则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他们之间是对峙和互补的关系,各有其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刚 《语文知识》2000,(3):79-79
①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②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反义词“胜”与“败”,“胜”、“败”的词义是明显而不容易混淆的。这里意思竟然完全一样,叫初学语文的人百思不解。③胜不骄,败不馁。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⑤我们打胜仗,敌人打败仗。这些句中的“胜败”都是形容词,不能互换。例①②中的“胜败”  相似文献   

13.
自小就爱看体育比赛,爱听体育新闻,渐渐地也就对体育用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育用语奥妙无穷,还是听我慢慢道来吧!胜与负(败),是最直观的说法。只加一字,这胜就有了狂胜、大胜、小胜和险胜之别;而败也有了惨败、大败、惜败与小负之分。都用胜、负(败)二字,这也太“露”了点儿。含蓄点儿的,胜,叫力克,叫折桂,叫卫冕;输了,不好意思,只能淘汰和出局了。国人都喜用四字短语,于是,胜,有轻松过关、晋级决赛、再度问鼎,结果再次那也得算个艰难取胜吧!败,就得无缘四强、饮恨赛场、打道回府、铩羽而归了,结果再好顶多也就是个首遭败绩、屈居亚军罢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甲午战争便是最好的印证。换而言之.甲午之败固然有着诸多原因。但站在思想文化的高度审视,其核心因素当是缺乏能够有效统领凝聚人心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中被日本轻易击溃。  相似文献   

15.
宿静 《文教资料》2006,(21):62-63
本文从“科玄论战”的论战过程及论战之后现代新儒学的活跃入手,具体分析科玄之争,得出了科学派胜而未胜,玄学派败而未败的结论,并进一步阐释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游击战争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其内容丰富多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败转胜的关键一环。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论祝由     
祝由,众所周知在一个时期曾被看做一种伪科学而大加否定。但是近几年来,它被解释成一种精神诱导法,从而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并且有关报道也大量涌现。但是这里我所谈的“祝由”并不是从这方面论述的,而是从另一方面论述的。 “黄帝问曰:可祝而已者何?歧伯曰:“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以生者,可祝而已也。”(《灵枢·贼风》)。可见“祝病已”者,是因为知道病的“所生”、“所胜”,而在历史上因“祝而已”之例也不是没有记载。中国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中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在这些兵法的论述中,强调了出奇制胜的策略,蕴含着“奇正相生”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甲 中国的语言真是多姿多彩!乙 是的。就说体育赛事吧,用词真是千变万化。比赛总有个输赢,赢了说“胜”,输了说“败”。可如果在胜败前面加一个字,那程度和情景就大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20.
一百二十年前。“蕞尔小国”日本打败了“天朝上国”大清.众多有识之士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反躬自问:大清因何而败?事实上,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对日本是有着很大的心理优势的,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民众之中,仍视日本为“倭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