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个世纪30年代,时在云南大学执教的刘文典先生撰著了名重一时的《庄子补正》。其时,陈寅恪先生为之序云:“先生之作,可谓天下之至慎矣。其著书之例,虽能确证其所脱,然无书本可依者,则不之补;虽能确证其所误,然不详其所以致误之由者,亦不之正。……”。寅恪先生倍叹刘文典“补正”之慎,治学之严,堪称典范。后人又有评之者谓此书“乃校勘训诂专著;其兼综群言,发  相似文献   

2.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理解人生苦痛、挣脱命运羁绊、超然尘世之外是庄子理想人格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明代徐师曾所著《文体明辨》是一部文体学著作,其附录中“诗馀”部分九卷,即清初沈雄《古今词话》所称为《词体明辨》者,共收录词调332调,424体,例词573首;前为平仄谱,后为例词,事实上具有很明显的词谱性质。这是继周瑛《词学筌蹄》、张铤《诗馀图谱》之后的明代第三部词谱著作。而成书于晚明,在清代影响颇大的《啸馀谱》,实际是程明善杂取各书纂辑而成的;其中《诗馀谱》部分正是完全照搬徐氏的《词体明辨》。由于《文体明辨》卷帙繁重而流行不广,晚明以来的词学家尽管时时提到《啸馀谱》,却无人发现并指出其剽窃《文体明辨》的同书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庄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学,对其著作中的鱼意象进行考察,分析鱼意象在《庄子》中有象征“民”、“自由”和互化“不死”的意蕴,反映庄子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自由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畸人在庄子的人格体系中居中间层次。畸人意象对“忘形得意”这一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和“以丑为美”这一极具个性的审美趣味的形成都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庄子》被认为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比喻艺术在《庄子》中得到了充分、自由、完满的运用。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明喻、暗喻、诘喻、反喻等比喻手法,文章更加含蓄蕴籍、富于变化,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庄子》一书蕴藏着深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美感源泉,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该文以书中含有"和"的语句作为切入点,讨论"和"在《庄子》中的语义,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语句所体现的庄子人生哲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薇 《文教资料》2013,(12):88-89
庄子的生活环境使其放浪形骸,达观自得,其作品弥漫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感。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考虑个体生存论意义,探讨现实人的价值和幸福。他的理想价值的构筑主要体现在他对当时思想界的现实弊端的无情批判。庄子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其表现为通过个体自我逃逸社会属性而固守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的价值除其深的哲理及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浪漫主义文风外,书中还提出了“得意忘言”等一系列作文的修辞标准,并通过夸张,排比等十九类修辞手法的频繁使用成功地实践了其为文的修辞主张。  相似文献   

10.
《庄子》艺术运用了大量的生态意象,这些意象反映了《庄子》的生态智慧与人生哲学.如鹏鸟、埳井之(青)、河海意象反映的是大小之辩,山木、意怠鸟意象反映的是材与不材之间.这些思想都对过去、现在,也必将对将来人类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庄子研究对宋代庄学的繁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融会百家的基础上,王安石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矛盾,并从性命道德学说和政治的角度阐发庄子的思想,反映了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王孝鱼整理本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在《庄子》相关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指出书中存在五大缺陷:一、底本的原底本存在先天缺陷;二、名义上的主校本名存实亡;三、事实上的主校本后天不足;四、参校本之《庄子札记》鱼目混珠;五、列入之《庄子阙误》张冠李戴,名不副实,实为讹误;再加上这个整理本还有一些校勘阙误。  相似文献   

13.
王雾在其庄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哲学,将天道无为和人道有为辩证地统一起来,相对较成功地调和了儒道释尤其是儒道关系。这既反映了当时政治和学术思想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成为运用辩证哲学解决学术思想分歧的一个典型例子,并为北宋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两行皆可,心无与焉",既体现了王夫之调和天人关系的庄学主旨,又是其调和天人关系的方法,因而成为王夫之庄学主要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王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现实无奈下的某种人生态度的调适,也体现了其对自由人生的肯定与向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它又为调和儒道释三教、判断《庄子》文本及庄子与诸子的区别,提供了新的理论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有为无为之间——王雱庄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其庄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哲学,将天道无为和人道有为辩证地统一起来,相对较成功地调和了儒道释尤其是儒道关系.这既反映了当时政治和学术思想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成为运用辩证哲学解决学术思想分歧的一个典型例子,并为北宋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宝成是农民文化活土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和农民文化的皈依情绪中浸润着理性思考的痛苦;王宝成又是一个不倦追求艺术超越的作家,作其品对于人的生存状况的哲理思考和关爱个体生命的人类情怀中涵蕴着无法释解的情感重负。痛苦的眷恋和沉重的超越构成了王宝成创作生命流程的二重奏。  相似文献   

17.
庄禅思想以它独有的精神内涵与理念深刻的影响了王维的精神世界、审美态度和生存方式。在庄禅思想的指引之下,王维表现出了适意宁静的生活状态、随缘任运的生存智慧以及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
论文借助现代性理论,从启蒙伦理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消散为切入点,深入王朔小说文本的内部进行叙事考察与美学分析,进而对众说纷纭的王朔现象作出思想史视阈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逍遥》以鲲化为鹏而“图南”开篇,这与题意及收篇的“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矛盾。自晋郭象《注》到令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释》,都未能对此作出符合庄子原意的令人信服的解说。通过对《逍遥》文本结构的读解,并结合《庄子》全书中关于“游”的思想的考察,提出以下观点:鲲鹏不是“逍遥游”者,不是庄子理想的人格形象,而是庄子要否定对象;蜩、学鸠与斥Yan不是像有些学者认为的是“下土”、“世俗的人”或“侏儒之群”,它们是庄子心目中的“游”者,是庄子肯定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理解摄影     
本围绕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对于摄影的一些定义,通过摄影与时间、句法、撒谎、延伸、艺术、批判的关系来对摄影进行理解,从理论上阐释“决定性瞬间”、摄影艺术性与批判性的来源、摄影报道与真实世界的对应与错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