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建德江一、朗读解析唐代孟浩然所作《宿建德江》一诗,描写了诗人旅行途中舟泊暮宿所见的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愁思。朗读这首诗,宜用低缓的语调,描绘出旷野无垠、天高树低、江水清澈、月影近人的优美寂静的画面,抒发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使诗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诗人韦应中留有著名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学语文老师曾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基本上与众所周知的解释大同小异,即: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流露出诗人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表达了诗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诗以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被人们传诵,《望庐山瀑布》是其写景诗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仅仅四句便写出了瀑布的特点,以及诗人心中的志向与浓情,寄情于景,抒发诗人所追求的信念与理想。虽不像国画大师一样能勾勒出山水的佳景,但却有大师级别的豪情。他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沉痛心情,却不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政治愿望。从中不难发现《望庐山瀑布》也有诗人少许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果说欣赏音乐是心灵上的享受,那么欣赏这首诗更是灵魂上的净化。让我们一起去见证李白心中的浪漫之歌吧!t女B目^1J.口^Lm1女rJ士  相似文献   

4.
2010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送魏二》,其诗如下: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国际汉学家宇文所安先生认为"盛唐诗是由一种我们称之为‘京城诗’的现象所主宰。"他将盛唐时期的诗人分为京城诗人、非京城诗人和介于京城与非京城之间的诗人。宇文所安先生大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区分出了"第一代京城诗人"和"后生京城诗人"。本文拟从这一划分着手来探求盛唐时期"京城诗人"的写作趣味。  相似文献   

6.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写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诗人当时在滁州任剌史。西涧在州城之西,俗名上马河。诗中描绘西涧春雨中的景象,题意显豁,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舟是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对飘泊的感叹。舟联系着诗人的失落和遇合,是诗人止泊心灵的场所。本通过对主这一意象的分析,展示了李白丰富多采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唐诗,宋词中,分别写的是我省两处名胜古迹。其出处,一为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诗人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罢任滁州刺史  相似文献   

9.
“舟夜书所见”教学构思章涛,爱明清代前期诗人查慎行的五言绝句《舟夜书所见》是小学语文第6册新选课文。作者在38岁那年二月,由北京乘船护送重病岳父回江南老家,历时四个月,途中写下这首即景抒情的诗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照,理解诗美。一是月黑与渔灯对...  相似文献   

10.
摹画的诗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孤”前年嫁“彭郎”。 ——苏轼:《李思训长江绝岛图》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徐州看到了唐代画家李思训画的《长江绝岛图》后,用诗的语言摹写了这幅名画。一片茫茫的长江水,远处是苍苍群山,江中两个孤岛遥遥相对。孤岛荒凉,崖崩路绝,别说没有人烟,连猿鸟都不愿去,只长着参天的大树。江中有小舟一叶,随波逐流,舟中的商人正欣赏着这两座孤岛的美丽景色……我们说画好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12.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找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清诗人感情的脉搏,就等于找到了理解古诗的金钥匙,能轻松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许多人都认为是诗人抒写羁旅之愁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本人认为,诗人的这种乡愁,是在感叹自己人生不如意的基础上而引发出来的,底色还是仕途失意、人生坎坷。同时,在抒发愁思之时,诗人内心中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诗人胸中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愁绪因了喜悦而减少,喜悦因了愁绪而减色。此诗写于诗人漫游吴越之时,对于一个文人来说,  相似文献   

14.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找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清诗人感情的脉搏,就等于找到了理解古诗的金钥匙,能轻松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果对诗人所处时代情况不清楚,就无法体会他们的"言下之意",更谈不上从中受到熏陶了。  相似文献   

15.
想象的魅力     
丁锐 《小学生导读》2014,(11):18-19
正"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诗人圣野用诗的语言,道破了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诗人借助想象,可以看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从诗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想象的特殊魅力。最近,读了一所小学诗社的作品,被小诗人们那新奇、大胆的想象所折服。他们好似都在心里长了第三只眼睛,看见了许多奇妙的事物。他们描绘出藏在心中的那些意想不到的图景,令人惊讶、感叹、拍  相似文献   

1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也应该是透视诗人情感的窗户。扣住诗眼分析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诗眼在诗题中,直接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春夜喜雨》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七律名作。欣赏此诗,扣住诗题中的"喜"字,便可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此"喜"是诗眼,是诗人喜爱、兴奋、愉悦之情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很多名家名作妇孺皆知,但对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很多学生甚至老师也不甚了了。其实,王湾能以此诗留名唐朝文学史,已足以说明这首诗的妙处,下面仅谈一下我个人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一点认识,以抛砖引玉。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洲,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诗人一路行来,当舟经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18.
<正>《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这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诗人从白帝城乘船到江陵时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喜悦、愉快的心情。教学这首诗,我抓住了其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运用五步法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听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后,介绍时代背景。李白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伟大诗人之一,人称"诗仙"。他的诗想象丰富,善于描绘  相似文献   

19.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20.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