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霉菌分离纯化及其有性孢子的诱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霉菌(Saprolegnia. spp)的分离纯化及其有性孢子的诱生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油菜籽、小麦粒、玉米片、葵花仁、花生仁、辣椒籽等材料作为饵料。其中玉米片诱生水霉菌菌丝体及游动孢子囊所需的时间最短,但易被腐霉菌(Pythium. spp)等杂菌污染;油菜籽诱生菌丝体及游动孢子囊所需时间最长,但菌丝体生长良好并能诱生出有性孢子。先用油菜籽诱出菌丝之后再添加玉米片,有利于藏卵器的形成。菌丝生长及游动孢子囊产生的适宜温度为25℃,藏卵器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5℃.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能延长薄荷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时间的方法。方法:以薄荷试管苗为材料,接种到添加不同配比的甘露醇和蔗糖的MS(Murashige and skoog,1962)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1)℃、光照强度2000 Lx,光照时间12 h/d、相对湿度60%左右的环境下培养;12个月后选成活率较高的试管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进行恢复生长后驯化盆栽,以正常继代苗作对照,分别测量其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叶片SPAD值。结果:试管苗在添加蔗糖浓度30~90 g/L和甘露醇浓度0~15 g/L的MS培养基短期内都有部分存活,最长能保存12个月,存活率最高达60%。保存12个月的试管苗在MS培养基上均能恢复正常生长,驯化盆栽后的成活率为100%。结论:添加浓度为70 g/L蔗糖和5~10 g/L甘露醇的MS培养基适合薄荷试管苗的离体保存。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栽培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菌污染的程度。对食用菌危害较大而又常见的杂菌有下列几种: 毛霉和根霉。这两种杂菌的形态和生理要求基本相似。其菌丝疏桧呈白色或灰白色,纤细而长,俗称长毛菌。它们在湿度大的环境里生长迅速,发生后两天内在菌丝顶端就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颗粒,即孢子囊。孢子囊破裂时释放出大量孢子,繁殖后代。它们具有很强的分解淀粉的能力,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和养料。防治的办法是注意培养料不能过湿,培养室内要通风换气,空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电镜下系统观察双优葡萄霜霉病发生过程不同时期的霜霉菌超微形态特征,结果是越冬的卵孢子传播到寄主叶片上萌发,菌丝在叶肉细胞内进行营养生长,之后进行繁殖生长,在气孔处形成丛生的孢囊梗,其上进行多回分枝形成大量孢子囊,孢子囊在条件适宜时传播萌发,继续感染叶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霜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妙妙 《家长》2011,(2):95-96
1.保存绿叶蔬菜最重要的就是保留水分,同时又要避免叶片腐烂。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旧报纸,在叶片上喷点水,然后用报纸包起来,根部朝下放入冰箱冷藏室,可有效延长保存时间,留住新鲜。  相似文献   

6.
以市场上相同生长环境和相同品种的艾植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植株上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对其进行阴干处理,采用手工方法刮取叶下表皮的艾绒,计算不同发育时期艾叶片手工出绒率.结果显示: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叶片的颜色、质地、毛的微观形态结构都有所不同,三个时期的出绒率分别为18.48%、11.96%和13.20%,整个植株平均出绒率为8.54%,不同发育时期叶片质量差异较大,但叶片干湿重的比率基本稳定在0.334左右,叶片总质量和植株总质量的比率也稳定在0.525左右,估算了每亩艾绒总产量为9.04 kg,初步分析了实验室制绒和工业制绒的差异,对工业制绒提出了初步的改进意见,讨论了艾绒毛的类型特征和发育过程,分析了手工出绒率和实际出绒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光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2):140-143
菜心是华南地区主要生产的蔬菜之一,但其病虫害严重,贮藏时间短、采后黄化和腐烂损失大等原因影响了菜心的生产与贮藏保鲜。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对菜心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与对照相比,经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菜心在生长期间虫害指数低,根冠比有所提高;在采后2 oC贮藏期间切口腐烂率和叶片黄化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以浓度为1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怀山药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怀山药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叶片、茎段、零余子)对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茎段、零余子在KT2(mg/L,单位下同)+NAA2激素组合培养基上均能产生愈伤组织,且出愈率最高,分别为47.7%、79.5%和100%。零余子和茎段均能培养一次成苗。零余子在KT2+NAA2激素组合培养基上成苗率最高,达到50%;而茎段成苗则以6-BA2+NAA0.02效果最好,其成苗率为25%。叶片不能成苗。  相似文献   

9.
以拐枣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5±0.5℃、0±0.5℃、-5±0.5℃)对拐枣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拐枣的失重率、腐烂指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在温度越低时影响极显著低于高温(P<0.01);以0℃贮藏时,对Vc的影响最小(P<0.01),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影响较小.这表明0℃下贮藏有利于保持拐枣采后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火棘为材料进行了植物橙色果实浸制标本保色技术研究实验,提出了保存火棘橙色果实达到溶液不变色、果实不腐烂、标本不变形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薯是植物生理实验的好材料。经过反复实验和比较之后,我认为它远优于传统实验材料天竺葵(Pelargoniumhorum)。它的主要优点是:1.栽培普遍,取材容易;2.适应性强,既耐瘠、耐旱,又耐酸、耐碱,而且抗风力强,病虫害少,因此,易于栽培;3.供苗期长,红薯在10℃以上即能发芽、生长,不怕高温,可在一年的多数月份种植和生长,供实验所需;4.成活率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几乎是100%;5.  相似文献   

12.
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对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的高成形性易拉罐用铝材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变形试验,并用OM、TEM观察分析了该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铝材微观组织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变形温度低时,仅发生动态曰复,而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可获得等轴均匀的晶粒;在较低和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均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但这两种条件下存在不同的再结晶机理,而应变速率为1.0s^-1和5.0s^-1时,仅发生动态回复;变形量较小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变形量增大后,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若继续增大变形量,则晶粒组织将被拉长。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见植物为材料,在各种不同季节、温度等条件下取样、培养叶生红酵母,观察其生存、生长 状况。结果表明:叶生红酵母在初夏、秋等季节及自然状况下温度在20-28℃这个范围内生长较适宜;一 些植物叶片结构、本身成分能抑制叶生红酵母生存、生长。  相似文献   

14.
淡黄花百合的离体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淡黄花百合组培苗的离体保存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24℃,光照时间11h/d,光照强度1500lx条件下,最适培养基为添加1-3%甘露醇的MS培养基,保存10个月后存活率为92%左右,存活的幼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100%正常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毛竹在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潜力。创新点:使用了毛竹作为一种全新的植物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得到了毛竹幼苗在铅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反应情况,不同植物组织对铅的吸收与积累情况,铅胁迫下毛竹幼苗表层与细胞超微结构的特征。方法:根系形态分析(图3)、植物重金属含量分析(表1)、扫描电镜分析(图4)和透射电镜分析(图5)。结论:各组织部位铅浓度的值揭示了,毛竹是一个很好的固定铅污染土壤的植物材料;但是由于毛竹茎的高生物量,也可以作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在0~200μmol/L铅处理下,毛竹的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生长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铅胁迫导致叶片的气孔减少,根与茎内含物增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高浓度的铅胁迫导致部分细胞内部叶绿体变形、内质网消失、细胞核与核仁缩小和类囊体膜消失。尽管超微结构观察到细胞内部的损害,但是未出现视觉的毒性症状。毛竹铅的高耐性与茎的高生物量,提供了毛竹作为材料修复土壤重金属铅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以玫瑰香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在20kV/m,40kV/m,60kV/m,80kV/m,100kV/m不同高压静电场处理1h对葡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掉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可明显减少葡萄储藏的质量损失,能延迟葡萄采后衰老,葡萄的腐烂率、掉果率明显降低;其中经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保鲜效果最好,葡萄贮藏60d,好果率达80%。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枯萎病发病多在定苗后,轻病者棉株成铃少,纤维品质下降,重者造成棉苗萎蔫死亡。黄萎病发病较晚,虽不大量死苗,但可使叶片变黄干枯,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强度及长度变劣。枯、黄萎病可同时发生,一般减产20—30%,甚至60%以上。 一、棉花枯、黄萎病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枯萎病在地温20℃左右时,开始出现症状;25—30℃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地温高达  相似文献   

18.
以菘蓝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种类和浓度、接种方式、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菘蓝离体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MS+6-BA2.0 mg/L+NAA0.2 mg/L+3%蔗糖为培养基,接种后暗培养5天转到光下培养,叶片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再生最为有效,不定芽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再生率高达93.10%.以1/2MS为培养基附加0.1 mg/LNAA可使不定芽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温度、pH、水浴时间下杏鲍菇菌柄中SOD酶比活性及其保留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柄具有较高的SOD活性,25℃下,比活性可达351.4U/mg prot,最适宜保存其活性的pH为7.80,杏鲍菇菌柄中的SOD热稳定性突出,即使在100℃下水浴15min后,其SOD酶活保留率仍然高达74.17%(以25℃时测定活性为100%),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但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会使SOD酶活性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猪耳皮肤组织块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后,考察其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骨架等特性变化。方法:采集猪耳皮肤组织,分别冷藏保存2、4、7d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同时设立新鲜组织块对照组,观察组织块原代细胞培养开始贴壁以及80%汇合的时间,再传至第3代,MTT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保存组成纤维细胞经组织原代培养后开始贴壁和80%汇合时间滞后,细胞形态都良好;保存7d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保存4d和7d的G0/G1期细胞显著性增加,保存7d的S期细胞显著性降低;各组细胞具有良好的骨架系统,各给药组微管蛋白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猪耳缘组织块在4℃保存后,经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可获得具有正常增殖活力和细胞特性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