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盒假饭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了一只手。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村落抚养我长大的。这突来的横祸  相似文献   

2.
正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然而,秋天的收获来自春天的花开。那年,父亲在院子里种了棵苹果树。听说是苹果树,我眼前立刻现出过年时吃到的又大又红又脆的苹果。我问父亲,是不是以后我们在自家院子里就能摘到苹果吃了?父亲乐呵呵地说:是的。父亲的回答让我对这棵苹果树充满了期待。第二年春天,苹果树开花  相似文献   

3.
大约六七岁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一架日本玩具照相机,从那时起我爱上了摄影。上初中时,受语文老师的影响,又喜欢上了作文。1955年高考时,学校本要保送我去苏联留学,学理工科,后因政审不合格——我父亲是资本家,于是临时改考文科,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大学里,我常到图书馆去看《人民画报》,感觉它照  相似文献   

4.
桂河 《文化博览》2006,(6):30-31
女儿去年硕士毕业。领到第一笔薪水当日,她兴奋地给我打电话:"终于挣钱了,可以把大学花的都还给你们。"第二天,我如约收到她汇来的钱,说是薪水的一半,以后不定期偿还。本无意收她的钱,妻子说就当我们是银行,帮她存着。这是月初的事。中旬接到女儿电话:"老爸,突发情况太多,再预支一点吧。"我和妻子笑着把钱退回去,想起她大学四年里诸多"花钱无度"的突发情况。大一:总也找不到花钱平衡点女儿入学前,我们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她生活费的数额和发  相似文献   

5.
十年     
寒梅 《文化博览》2005,(4):63-64
1993年秋天,我如同打了败仗的残兵,跟在父亲的后面心情沮丧地走进了省城一所三流学院的大门.学院里草场茵茵,高楼座座,父亲一个劲儿地夸赞:"孩子,你看房子多新,环境多好."我漠然地看着他欣喜兴奋的脸,他怎么会懂得我爱的、向往的大学是老得斑痕累累的古旧建筑,穿插的是多人才能环抱的苍老古树,在幽静的小径上,有幽静的风,白发的教授.那样的一所大学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角,我跟随了表姐去过一次,就再也不能忘掉.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  相似文献   

8.
交流     
各位编辑:你们好!煎熬着无数人的"黑色六月"已经过去,我也以超过重点分数线80分的好成绩拿到了心仪的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可以开心地静下心来了,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写信给你们,给我所钟爱的《文化博览》。  相似文献   

9.
陈佳洱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陈伯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创作,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陈佳洱12岁时就翻译发表了英文小说《森林中的红人》,显示了他在文学语言方面的天赋。陈佳洱的大学时代有幸遇到诸多名师,如著名物理学家王大珩、朱光亚、余瑞璜。回顾大学时代,陈佳洱曾非常感慨地说:“我当时的确十分幸运。”上述几位导师对他影响极深,他们后来都成为中科院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是日本长野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有很多的日本农民和生意人到中国的东北寻找工作,所以长野县的人民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二战”以后,长野县的日中交流活动也很活跃,受这种环境的熏陶,我也很关心中国,所以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作为我的第二外语。  相似文献   

11.
两份账单     
2001年我考上了淮南师范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就早出晚归、东奔西跑地四处求亲戚告朋友为我筹借学费,最后把准备给姐姐置作嫁妆的树都卖了,才勉强凑够我一年的学费.开学报到那天,母亲把这些东拼西凑的钱缝进我的贴身内衣,一遍遍地叮嘱我路上千万当心.父亲则站在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元子,你是咱这穷山沟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咱全村的希望啊,在学校里别跟同学比吃比穿,但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身子.要好好读书学习,多为咱庄户人家争口气!"父亲的声音有些嘶哑,目光深沉,窗外一缕阳光射进来,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注满了慈爱和深情.  相似文献   

12.
我兴冲冲地赶回乡下老家,是为接父母进城.父亲和母亲为了供我上大学,吃够了苦,不到60岁便两鬓花白,额头布满皱纹,手面青筋暴突,脊背微驼.如今,我不但如愿拥有了高收入工作,而且新添置了三室一厅的住房,应当尽孝道.  相似文献   

13.
刚考入大学那阵,班里有很多同学内心不平衡。有很多可以抱怨的理由。流传最甚的一件事是:一个师兄怀揣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千里迢迢赶来上学,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主题宏大,描绘世界,书写历史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许多女记者在圈内高呼:"这是女记者的胜利!"因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曾经是一名记者,也是著名作家,她擅长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记录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她1948年生于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她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已出版的著作有《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  相似文献   

15.
大爱无形     
金翔 《文化博览》2006,(1):59-60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目不识丁。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也不知父亲是没进一天学堂,  相似文献   

16.
朋友告诉我一则故事,我看了心都碎了,希望它只是个故事,永远只是个故事:在美国的加州有一个小女孩大约是4岁,她的父亲有一台大卡车,她的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他父亲的卡车钣金上划下了无数的刮痕!她的父亲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站在车库罚站。当父亲想起小女儿在车库罚站时,已经是4  相似文献   

17.
俊峰 《生态文化》2008,(4):56-57
2007年7月20日,高庆有同志逝世,我的心情万分悲痛!“往日学友情如水,今夕京城人已去”。我是高庆有大学时期的同学,同年入学,同一个班级,又同在林业战线奋斗40多个春秋。他的品德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身心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海洋中去了。5岁生日时,父亲给我穿上了一件漂亮的中国衣服。大概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欢上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常乐  木樱 《文化博览》2005,(7):30-31
我喜欢北京.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无所谓上什么学校和念什么专业,到北京就好.结果我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20.
亲戚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每月家里只给200元生活费,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