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要看作者写的是什么,随后观察其结构,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行文结构。最后观察其语言风格以及语言特点。只有让学生对所写内容了解了,才能做到通过鉴赏来了解文章中的语言智慧以及内容情感。《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近年来的教材更  相似文献   

3.
沈虹 《语文天地》2014,(29):5-7
有一首古诗曾这样写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景色经常被文人墨客写进自己的诗中,在这些写季节的诗中,各季有各季的特色。人们在描写冬天的景色时,最常表现的就是冬的肃杀、凛冽和雪的狂暴、肆虐,而表现冬的温情脉脉和雪的娇媚动人的美文经典,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的。因此,着重表现冬之暖意与冬之生气的《济南的冬天》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可以称为是奇葩一朵,令人耳  相似文献   

4.
《济南的冬天》出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之手,其语言之精美,抒情之巧妙,可谓炉火纯青,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写道:“凡在北国过过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里写道:“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冬天实在是很可怕”。驻足别地的冬天,你可能会如临大  相似文献   

6.
每每阅读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便深深感到这位“人民的艺术家”丹青技巧高超绝妙。文中无论是简笔写意,还是工笔抒情,都自然成趣,恰到好处。粗枝细叶,虽信手拈来,却浓淡相宜,极好地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特点,寄寓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这部分是全文的引子。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温晴”这个贯穿全篇的特征,从“风”和“阳光”两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对济南的冬天作了概括的介绍。文章的开头,作者没有向读者展示北国冬天所特有的严寒和清冷,而是用两个有名的城市来和济南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相似文献   

9.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如诗的语言,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0.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自己过去住地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文章一开头,作者并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如何好,而是远远地用北京、伦敦的冬天作对比,作陪衬,来说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明。这一对比,又不是一般的空泛的叙述,而是从作者过去住地的亲自感受来说明:在北京,“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而这难见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探究质疑的积极性高涨,对《济南的冬天》等经典课文也提出一些质疑和看法,现撷取一二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人的眼里,冬天是严寒、萧条、冷清的象征,但在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笔下,富有冬天特色的济南却成了令人神往的“宝地”。《济南的冬天》主要是赞美济南冬天的“暖和”和“安适”。老舍不是一般地说一说济南的冬天是怎样地风和日丽,怎样地温暖宜人;他写了济南冬天的阳光。写了那个季节里的风、雪、山、水等,分别从几个角度、几个方面具体地抒写济南冬天的可爱。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好象唯有济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教学设想:1、教学中要体现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物变化进行描写这个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有关词语,特别是形容词的学习;2、让学生模仿本文写法,练写短文《家乡的冬天》;3、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生质疑;正音释词;讲析一、二自然段,师生解疑。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1、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老舍(加横线者为板书内容,下同)。 2、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做记号,教师启发学生质疑。三、让学生们查字典,给黑板上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有关词语(查好的同学自动上黑板填写)。如,肌肤,绿藻,澄、蓝汪汪、空灵等。  相似文献   

14.
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老舍在写作时,很注意文章的照应,《济南的冬天》就是典型的一例。在作者笔下,北中国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度冬如春,山青水绿,美丽如画。读来倍觉生动而真切,如临其境,如见诸物,深受感染。文章之所以有如此魅力,除了语言精美,感情充沛,想象丰富之外,严密的逻辑性是一个重要因素,照应是展开真实画面,实现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在文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照应。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在很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优美的文字面前,很多执教者在教授此文时,常有"爱你在心口难开"之惑,苦于不知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艺术魅力。笔者在执教此文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首先要立足文本,研读到位。面对这样一篇佳妙之处不胜枚举的经典美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也是一次"美  相似文献   

16.
老舍先生在优美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中描绘了济南的冬天“温晴”而又山秀水清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异常深厚的热爱之情,把冬天的济南写得生机勃勃,色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为了克服教学环节的松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打算用一课时教完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景物描写的手法。我们安排的教学环节如下:一、紧扣文题,简要介绍济南,导入新课。济南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东,西、南三面有小山环绕,北面濒临黄河,象个盆地。济南又地处丘陵和平原的交接地带,无数清泉涌出地面,素有“泉城”之称,其中以趵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 .抓住事物特征展示事物特点的作文方式。3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 抓住事物特征展示事物特点的作文方式。三、教学过程(一 )内容呈现1 .快速默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扫清文字障碍 )。2 .自由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蕴含的诗情画意。(二 )设置问题情境 :这篇课文可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你能从文中提出一个最有意思的问题么 ?(三 )交流对话1 .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 :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  相似文献   

18.
师:说到北国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呼啸的朔风、翻飞的狂雪、瑟瑟的枯枝、天寒地冻的画面,似乎萧条肃杀、严酷无情就是北方冬天的代名词.这一点,有柳宗元的诗为证.“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有杜甫、白居易的诗为凭:“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李白更是将北方的奇寒夸张、渲染到了极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其实,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城市叫济南,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那里的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的笑容可掬.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之美.下面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9.
老舍同志的《济南的冬天》已收入一九八二年秋季使用的初中语文第一册,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峻青同志的《海滨仲夏夜》、杨朔同志的《香山红叶》合成一个单元,恰好是各写一个地区的一个季节。构思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各篇都是匠心独运。散文的构思总是与作者的观察相关,又由他笔下的记叙(还有写景、抒情等等)体现出来;以老舍同志的这篇散文而言,他客居济南几年,观察到它的冬天有特别的可爱的地方,于是就把这些观察所得,熔铸起来,形诸笔墨。他所观察到的济南之冬,其独特处在于温、晴,在记叙中他首先记述了这个总的印象,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记叙它的温、晴,记叙的笔墨,突出的是:以比较来显示它的温、睛,用比喻来体现它的温、晴。教学本文,似乎就应当抓住它的济南之冬有温晴天气这一散文线索,沿着它的先总写,后分叙的记叙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培养学生观察、记叙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教学评析王清泉大凡好的写景散文虽然写的是自然风景,却也联系人的美好情感,往往通过对景物的勾勒点染或浓抹细描来抒情显志,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是如此。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