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生产力是当前生产力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相关理论成果层出不穷。然而学者们对生态生产力本质的理解却是各抒己见。主要有自然生产力论、社会生产力论、绿色生产力论、生产力能力论等。从形态各异的生态生产力本质论出发,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是生态生产力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就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生产力是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的,既有科技生产力又有绿色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民族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呈现出不同的质态。网络生产力以互联网和信息交换为依托,表现为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的网络化与劳动对象的网络化,呈现出技术传播的全球化、经济的数字化与虚拟化的特点。网络生产力的运动具有全球此、多层次性、多向度、虚拟化的持点。同其他生产力质态一样,网络生产力具有生命周期,而推动网络生产力发展的是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的运用。网络生产力的质态构成与发展动力说明网络生产力将成为21世纪先进生产力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生产力之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曾撰文指出,教育是生产力之母,生态是生产力之父。如果说教育是生产力运行的人文生态环境,那么,生态就是生产力运行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教育和生态只是支持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构件,怎样使教育和生态实现动态最佳结合,使生产力系统实现内部和外部关系最优从而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呢?唯有和谐能够使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两大实体性构件有机黏合在一起。人文生态的和谐是社会生产力系统健康发展的人文基础;自然生态的和谐是自然生产力系统健康发展的自然基础;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宏观和谐是孵化新生产力的动力机制。可见,和谐是新生产力的巨大孵化器,和谐在客观上成为生产力之祖,成为生产力健康运行的黏结性因子;和谐生产力是和谐发展的生产力基础。天人归一,万物互动,和谐发展,才是生产力运行的至高境界。所谓人类的随心所欲之点——“欧米茄点”,不过是痴人的呓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要物化为生产力因素,才能进入直接生产过程。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不通过生产力诸因素,直接形成最终产品,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紧密结合是二者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同时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思维中把生产力中的人,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人严格区别开来是十分必要的。但在现实中它们又是联结在一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概念中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生产力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是原苏联机械唯物主义的解释,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精神生产力是生产力概念中的应有之义。讲生产力不能只讲物质生产力,不讲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物质内容,是决定生产关系的东西,章简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从历史的角度陈述了生产力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同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标准实质就是以人为标准,即以人能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程度为标准。素质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以培养出能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为此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一种关系量,用科学的语言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实际上是生产中的人和生产资料共有的。生产力不是物,也不是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中的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因此称社会生产力,亦即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不应理解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只能是指人们从事精神文化创作的能力,不应理解为精神形态的生产力;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养、培育人才的能力,不应理解为“人才这种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生产、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已超出一般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系统”之说,以及认为生产力系统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构成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货币生产力论是哲学生产力范畴的必然性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货币才能实现个人生产力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形成先进生产力的功能;从实践上讲,货币生产力更是。本题”视角下市橱经济充分发展了的时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发晨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货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不断冲破区域、民族、国家局限,实现自己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本质的直接动力;是生产力一切主客体要素在实践中合力化与量化的“万能”因素;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具体实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互动;促进了专业阶层的产生,为市墙经济的加速发晨和持续创新提供了主体力量.不仅如此,货币生产力还利用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晨的作用,发挥着积极的实践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06,21(1):50-54
现代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上,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质变,总是和科学技术的划时代发展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引起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最活跃的因素,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受着科学技术的推动与制约,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代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  相似文献   

14.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生产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论断,都贯穿了知识生产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力观的形成和发展,推进了我们对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重大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先进生产力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中的相对发达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按照传统的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么应该发生生产关系进而上层建筑的变革,要么其生产关系也是先进的高度发展的。因此,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高度,从生产关系的系统性来揭示生产力推进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是一个巨系统 ,由要素系统、水平系统和历史系统三大子系统组成 ;其中的要素系统由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协作生产组成 ,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三大生产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形成了内容精深、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力理论体系。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宾价值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方面的论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工作、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域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和工业明观生产力比较,两既有传承关系,又有本质区别。工业明观生产力属于发达生产力,发达生产力只有同先进的明取向相结合,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即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力量,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也提高经济拉动力的根本要求。循环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察了原有生产力发展观的误区,论述了生产力范畴的新内涵,并在可持续发展中寻找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