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积极开拓者和实践者,“汉园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集《十年诗草》已成为20世纪三十年代诗歌创作走向的典型代表,其诗文风淳朴,意境深远,立足于现实,却超越现实,紧扣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不露声色中阐明蕴含的哲理,理性描写中抒发深层的情感。其创作的最大特征在于将诗歌意象分散镶嵌在众多现实事物之中,进而通过所描写事物的关联形成整体印象,不求直抒胸襟,情感炽烈,但求寓意于物,情理兼蓄。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他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翻译家,其译作不仅涉及英文经典,也包括对本人诗歌的自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信,似,译”翻译理念,并提出了“诗人译诗,以诗译诗;格律译诗,以顿代步”的翻译主张。本文以卞之琳《十年诗草》中自译诗为例,通过分析意象的明晰化翻译,以期对他译现代诗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主要用素体诗,每行抑扬格五音步,不押脚韵,但也常出格或轻重倒置。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翻译是一次成功的白话诗体连译尝试,即主要追求英诗规则的移植,尤其是音节的顿(音组)和押韵,亦步亦趋,刻意求似,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卞之琳式”。  相似文献   

3.
15—18世纪,双行诗体是英诗中具有极高价值的诗体,它的运用往往凭借博学与机巧。双行诗体具有很高的文体地位、丰富的形态。除素体诗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格律韵诗主要是双行诗体。虽然卞之琳宣称采取刻意移植,亦步亦趋,刻意求似的诗译策略,然而,根本上却是汉化的改写,有意追求遣词造句上的庸俗化(近似"打油诗"),在理解和效果上,与原诗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对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这句话.很多解读文章都依据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内容去直接印证鲁庄公的"鄙"与"不鄙",这实际上是把肉食者当成了鲁庄公. 肉食者不是指鲁庄公,课文注释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5.
陈晓霞 《教育文汇》2003,(11):22-22
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当好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实践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其双方的关系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教学关系。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与过去常规教学中的指导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艾略特的影响,以及个人对玄学的爱好,卞之琳的诗所呈现出的不同于其他现代诗人的风格特点得到了相当的肯定。而从现代诗发展看,正是卞之琳开玄学派诗风一脉,转变了抒情诗的传统,影响及于40年代以"现实、象征、玄学"为特征的"九叶诗派",从这个意义上讲,卞之琳在诗坛的地位远未得到深入的讨论。[1]从时代背景给予诗人的烙印、诗人自我养成的个人气质以及诗人创作与翻译诗歌的主张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卞之琳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7.
纵观百年文坛,"徐志摩"始终是一个比较鲜活的话题:其人其事、其诗其情,从其生前至逝后百余年间多次掀起关注、品评热潮,可谓历久弥新。文章着重从译介学的角度探析一下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诗优势与不足以及其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关系,也算是徐氏的一个新话题。  相似文献   

8.
9.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浅识王经才近几年来,在高校后勤工作中提出了“服务育人”的口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性质、任务,对办好高等学校具有重大意义。“服务育人”准确地体现了后勤工作的本质。过去,高校后勤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11.
“似”与“不似”,是对立二分的吗?其实,在艺术创造中,似与不似是辩证统一的.罗丹说:在雕塑中,“我强调最能传达我要体现的那件心理状态的各种线条.”“我使肌肉的起伏非常的显著,用以表示哀痛”,“我夸张了肌肉的伸开,来表示祈祷的热诚”。又是强调、又是显著、又是夸张,这样,不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外语教学法很多,流派林立。笔者从师专英语教学实际出发,经过试验,提出了“听说——功能”法并加论析,认为学习外语,应听说领先,才能学会读写;也只有会听说,才能进行交际。而不会听说,也不会交际,不算是合格的外语教师。目前,中学的英语教学多用传统的翻译法,虽然可让学生学习一些词汇,语法常识,但毕竟不完全,也不会听说,更不能交际。因此在师专的外语教学中采用“听说——功能”法,正是培养合格外语教师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名常常被他的词名所掩盖,不可避免地,他填词的风格会影响到诗歌,这就造成了诗似小词的现象,现将秦观诗如词的作品进行分析并探究这种现象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名常常被他的词名所掩盖,不可避免地,他填词的风格会影响到诗歌,这就造成了诗似小词的现象,现将秦观诗如词的作品进行分析并探究这种现象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冯雪峰是我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和文艺思想家。长期以来,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艺术真实的性质、范围、特点,进行了精辟而透彻的论述,构成了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了解他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对于研讨马克思主义的真实观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澄清目前的一些糊涂观念,我以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浓缩了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当把古诗翻译成英语时,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为诗歌的翻译带来了难题。本文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视角,阐述了诗歌翻译中的"信"是以何为标准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从而为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可恶的“标准答案”: 记得初次见到你时,你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你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依据,为我们的解题提供了思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9.
“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它所发生的一切大都不存在于今天,它给人们以陌生感,上课时学生往往感觉听得到,看不到,学起来容易产生“厌腻”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师有责任把它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为学生再现历史“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的做法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中学  相似文献   

20.
“长文短教”的课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原中学语文试用本每册一般为26~28篇。现在修订本每册均为30篇,不仅篇目增多了,而且篇幅较长的课文居多。多则5、6千字,少则也有2、3千字。内容也有所加深。这样的分量从中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情况来看,当然并不算多。然而相对于前几年来说,确乎增多了不少。课文的增多,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量、提高读写能力,无疑是有益的。但同时课文篇幅长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