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姓,读若“甘”,不读千部的“干”。 “行”姓,读若“形”,不读银行的“行” “应”姓,读若“英”,不读应酬的“应” “黑”姓,读若“贺”,不读黑白的“黑”。 “仇”性,读若“求”,不读仇恨的“仇” “区”姓,读若“欧”,不读地区的“区”。 “任”性,读若“人”,不读任务的“任”。 “朴”姓,读若“瓢”,不读朴素的“朴” “折”性,读若“舌”,不读折旧的“折”。“单”姓,读若“善”,不读单位的“单”。 “舍”姓,读若“设”,不读舍己的“舍”。 “查”姓,读若“扎”,不读查找的“查”。 “解”姓,读若“谢”,不读解放的“解”。 “…  相似文献   

2.
有趣的游戏     
今天上午,老师带我们到操场玩了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游戏,那就是“老鹰捉小鸡”。一位同学扮演“老鹰”,另一位同学扮演“老母鸡”,别的同学便都是“小鸡”了。我们站成一队,后面的“小鸡”拽着前面“小鸡”的衣服,生怕掉队而成为“老鹰”的“美味”。“老母鸡”站在最前面,紧张地盯着“老鹰”,随时准备“迎战”。忽然,“老鹰”扑了过来,“老母鸡”赶忙张开双臂,用整个身体挡住“老鹰”的去路。“老鹰”往左“飞”,“老母鸡”咯咯咯叫着,带着“小鸡”往右躲;“老鹰”往右“飞”,“老母鸡”带着“小鸡”往左躲。“老鹰”这下没辙了,站在地上…  相似文献   

3.
1.“么”姓,读“腰”,不读“什么”的“么”;2.“干”姓,读“甘”,不读“干部”的“干”;3.“行”姓,读“形”,不读“银行”的“行”;4.“应”姓,读“英”,不读“应酬”的“应”;5.“黑”姓,读“贺”,不读“黑白”的“黑”;6.“仇”姓,读“求”,不读“仇恨”的“仇”;7.“区”姓,读“欧”,不读“地区”的“区”;8.“任”姓,读“人”,不读“任务”的“任”;9.“朴”姓,读“瓢”,不读“朴素”的“朴”;10.“折”姓,读“舌”,不读“折扣”的“折”;11.“单”姓,读“善”,不读“单位”的“单”;12.“舍”姓,读“投”,不读“舍得”的“舍”;13.“…  相似文献   

4.
稍懂数学的人都知道,“+”、“-”、“〉”、“〈”、“=”、“∵”、“∴”一类记号,乃是约定俗成的运算符号,分别表示“加”、“减”、“大于”、“小于”、“等于”、“因为”、“所以”的意思。此外,似乎别无他用。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中有一种不失副词意义的假设连词——“向”、“今”、“诚”、“果”、“必”、“微”等,常用作复句的关联词语。“向”、“今”通常作时间副词。“向”表过去时,相当“过去”、“先前”;“今”表现在时,相当“现在”,而在文言复句中,它们又常常担负连词的任务,表假设义,分别相当“如果先前”、“如果现在”等。例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因所姓的人数少,又由于汉字多音读法,所以经常读错。仇读“求”,不读“仇恨”的“仇”。区读“欧”,不读“地区”的“区”。召读“哨”,不读“号召”的“召”。任读“人”,不读“任务”的“任”。华读“化”,不读“中华”的“华”。朴读“瓢”,不读  相似文献   

7.
数字“一”,含义较广。首先,它表示数的开始,《汉书》曰:“元元本本,数始于一。”所以由一构成的词语,大多有元始、少、小等的含义。例如“一夫”“一苇”“一隅”“一字千金”“一呼百诺”“一寸光阴一寸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某些词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个意义。例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我们以“治”去解释“乱”,这在训诂学上称为“反训”。古代汉语中这类词确实不少。“逆”有“违背”义,又有“迎接”义;“离”有“相连”义,又有“分开”义;“舍”有“存留”义,又有“弃去”义;“贷”有“借与”义,又有“求借”义;“假”有“暂时求取”义,又有“暂时给予义”;“借”有“暂时求取”义,又有“暂时给予”义;“受”有“付予”义,又有“承接”义;“息”有“灭”义,又  相似文献   

9.
“冫”是一个部首,现在的“冫”表示着各种不同的意义,有十种情况。“冫”是“冰”,以“冰”为形符的字都和“冰冻、寒冷”有关;“冫”是“冰”,但是“冰”是作声符;“冫”不是“两点水”,而是“二”;“冫”是“氵(水)”的省略,成为真正的“两点水”;由于引申的原因,“三点水”演变成了“两点冰”;因为字义是“减少”,所以将“三点水”减成“两点水”;字义和“冰”相似,而因此以“冫”为形符;因为“避讳”,“三点水”不得不变成“两点水”;因为避祸,把“氵”改成“冫”;因为汉字简化而被归入“冫”部。  相似文献   

10.
1.“委曲求全”误为“委屈求全”。“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之意,指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是“曲折婉转”的“曲”,不是“含冤负屈”的“屈”。 2.“戒骄戒躁”误为“戒骄戒燥”。“躁”,性急,不冷静;“燥”指缺少水分。二者意思完全不同,不能混淆。 3.“既往不咎”误为“既往不究。”“既往不咎”又作“不咎既往”,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咎”在这里是责备的意思,与“追究”的“究”要区别开来。 4.“销声匿迹”误为“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  相似文献   

11.
为文能做到“有意义”,更好;否则,要做到“有意思”——“近视”的“无奈”不止于“于己不便”,还“给人添乱”。如果将标题改为“近视惹祸”,文章就从“有意思”变为“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12.
“玉米”、“凉粉”两大阵营的摇旗呐喊,为超级女声的舞台营造了热力四射的强烈氛围,同时,也给我们的语言视界增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玉米”谐音“宇迷”,即指“李宇春的歌迷”,“凉粉”谐音“靓fans”亦即“张靓颖的fans”。“迷”和“粉”都是fan(s)的翻译,“迷”是意译,“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不乏形象化的词语。例如“龟缩”、“鼠窜”、“狼籍”、“鱼贯”、“牛饮”、“猫腰”、“虎视”、“鹤发”、“鹰瞵”、“牛劲”、“狐疑”,等等,这是由动物莱种特性或特征构成的词语。以“龟缩”来说,乌龟胆小,一旦受惊吓,便将头缩进甲壳里,逃避灾祸。于是人们用“龟缩”来形容躲藏,例如“敌人龟缩在碉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雅”的解释之一是“高尚的;不庸俗的”,对“俗”的解释之一为“平庸;不高雅”。现代汉语中用表示此种解释的“雅”构成的词语有“文雅”、“高雅”、“典雅”、“幽雅”、“雅观”、“雅致”、“雅静”、“雅驯”、“雅正”、“雅气”、“雅士”、“雅人”、“雅趣”、“雅兴”、“雅号”、“雅言”、“雅意”等;用表示此种解释的“俗”构成的词语有“粗俗”、“庸俗”、“低俗”、“恶俗”、“俗气”、“俗人”、“俗套”等。由上述解释和词语可以看出,雅与俗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高与低、褒与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或”即“常常”、“往往”,“必以情”即“必以诚”,“用”当解作“因为”、“由于”,“执辔”即“拉着马缰绳”,“弗之怠”即“不懈怠 ,之 ,结构助词 ,无实义”,“清角吹寒”当释为“凄清的号角吹来寒意”,“中庶子”即“君王的家臣”,“封”即“筑土为坛以祭天”,“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情怀而并非叹老嗟卑的牢骚 ,“夺”当释为“改变”,“与”即“赞成、同意”。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师上分数应用题复习课,课上出示了一道题:“某小学四年级体育达标人数的7正好比五年级人“”””““”’”””“”“”””””4——”““一”””数的ty少3人,四年级达标人数是28人。五年级达标”一4”—”“’”’”“”“”“”“——”””一”“”“有多少人?”中、上等学生才有能力用常规方法解答:(28x了——““——”““““””””“””“””’—’”—”’——””4+3)9ty二32(人)。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4一””“”“‘—”“’“”‘””““”””—’“’”’“为此,教师又出示一道题与前…  相似文献   

17.
最早的货币     
当你初学汉字的时候,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许多“贝”旁的字,像“财”“贩”“账”“购”“赚”“赔”“货”“贵”“费”“资”等等,它们在字义上大都与“贝”这种软体动物无关,却往往与财富、买卖、贸易联系在一起?下面将给你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消灭错别字,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中学及中专学生中错别字现象仍然严重。如把“如愿以偿”写成“如愿以赏”,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画卷”“书卷”写成“画券”“书券”而“国库券”“入场券”中的“券”又写成  相似文献   

19.
汉字的对话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乎寸步难走。“日”对“曰”说:该减肥了。“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占”对“点”说:…  相似文献   

20.
一、通过读音辨析许多汉字尽管读音相近,但是它们的声、韵、调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正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就能辨析它们的音近字。如“叹为观止”的“止”读zhi,而“之”读zhi;“直截了当”的“截”读jie,而“接”读jie;“气概”的“概”读gai,而“慨”读kai;“辍学”的“辍”读chuo,而“缀”读zhui;“掂量”的“掂”读dian,而“惦”读dian;“戍边”的“戍”读shu而“戊戌”读wu x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