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庄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批判份神的伟大思想家,他的社会批判从君主的毁人害己开始,逐层批驳了专制的非道德性、君权神圣的欺骗性和专制统治的不合法性.进而,庄子尖锐地指出,把“仁义”作为政治统治的理论基础,即“以孝治国,是把政治问题伦理化,这也就把政治规范兽性化。这样,庄子就深刻地触及到了文明的局限性.从“自然之道”出发,庄子对君主专制统治及其理论基础的激烈批判,宽泛而软弱,但在近代民主政治和人权思想产生之前,这已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庄子杂文的社会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指出,庄子并不是一个超尘脱俗的隐士,而是一个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杂家;《庄子》一书,就是他对当时社会所作的批评。他的批评主要包括对“昏上乱相”的讨伐、对“仁义圣知”的揭露、对统治摧残人才的抨击等几个方面。其思想之深刻、批判之尖锐,古今罕匹,表现出强烈的杂性。  相似文献   

3.
庄子哲学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揭露,其批判的深度和力度是先秦任何一位思想家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同时,庄子将社会的批判与人生困境的解脱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化于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深受庄子批判精神和否定精神的影响。在讽刺艺术上,两者都将矛头指向所谓“大人物”或“好人物”,强烈的讽刺充满恶辣味;在思维方式上,鲁迅常用的“推背法”、“两相结合法”等均能在庄子著作中找到内在联系。鲁迅又对由庄子处世哲学所形成的精神胜利、自欺欺人的民族性格病态和游世混世的人生态度,及其隐蔽性和毒害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因此,鲁迅既是庄子思想中积极价值的真正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又是庄子思想糟粕的最清醒最深刻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5.
庄子站在大道角度对社会道德伦常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秉承老子的一贯主张,重申伦理价值的来源或根基是大道而不是世俗所谓物质财富、社会关系或政治权力。依循这一基本立场,庄子指出:(1)窃国大盗所立仁义伦常不具合法性;(2)真正的仁德不需要任何展示、炫耀;(3)任何与大道公正无私、尊重生命、众生平等等特质相违背的所谓道德伦常,都是非正当、反道德的。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勇于向传统挑战,竭力主张礼数或礼制要与质朴自然之道相协调,其在爱妻死后临尸鼓盆而歌的另类表现,自己在丧葬问题上超然而不失幽默的风趣态度,至今看来,都堪称惊世骇俗。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物化”的涵义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学人们也分别做出了很多精彩的解释。但是庄子这个人类文明的反叛者,他的物化思想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深刻的文化批判思想。通过结合西方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对庄子物化思想的具体分析,可以见出它鲜明而深刻的文化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7.
《齐物论》是表明庄子思想的最主要的篇章之一,它立足于虚无之道,论证了万物齐一和物论齐一,长期以来,人们对“齐物论”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通过对“齐物”不同含义的剖析,透视庄子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8.
《庄子·应帝王》对政治的思考,指向对儒家最高政治生活形式---尧舜所代表的帝道---的批判。通过“有虞氏”与“泰氏”两种不同的圣人形象的比较,展示了两种政治生活形式,即“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在庄子看来,后者才是政治生活的最高可能性。而“有虞氏”所象征的帝道,治与乱相倚相伏,大治本身即内蕴大乱之本,故而超越治乱的恶的循环,必须抵达“泰氏”所象征的政治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9.
鲁迅深受庄子批判精神和否定精神的影响。在讽刺艺术上,两者都将矛头指向所谓“大人物”或“好人物”,强烈的讽刺充满恶辣味;在思维方式上,鲁迅常用的“推背法”、“两相结合法”等均能在庄子著作中找到内在联系。鲁迅又对由庄子处世哲学所形成的精神胜利、自欺欺人的民族性格病态和游世混世的人生态度,及其隐蔽性和毒害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因此,鲁迅既是庄子思想中积极价值的真正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又是庄子思想糟粕的最清醒最深刻的批判者。  相似文献   

10.
庄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从崇尚自然的世界观出发,认为人生应该师法自然,与道浑然一体,因此极力批判一切文明社会现象.同时,这与他假定人的天性绝对完美而绝对自由的观念是分不开的.他的社会批判思想固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对于我们反思今天的现实生活也很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庄子提出的社会治理理念,其基本特征在于主张"在宥天下",强调执政者应"正而后行"、"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庄子的社会治理理念内蕴着的基本精神,如节制或约束执政者的权力、尊重人民群众对自由的渴求及当家作主意识、功成而弗居、没有体现民意的法度不足行等思想,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庄理想人格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庄子虽然对理想人格内涵的理解不同 ,达至理想人格的途径也相异 ,但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却都是积极昂扬的 ,并且都将“天人合一”视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真”是《庄子》一书的要义所在,而庄子对“真”的追求主要表现在“真性”上。“真”是一种朴素的状态,“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关”,就将“真”与“美”联系在了一起。庄子关于“真”与“美”的思想,不仅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民族性格、审美品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兼画家。他的一首卓越的诗《老虎》至今为我国读者所传诵。该文就布莱克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诗人以浪漫的笔法对诸如种族歧视、雇佣童工、贫富差别以及宗教迫害等英国社会种种弊端所作的揭露与抨击。  相似文献   

15.
作家“反串”批评是批评史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具有批评学中作为一种批评类型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性。作家批评类型的命名,不仅在于批评主体特殊的职业身份,更由于身份特殊导致了它具有独立的批评前见、阅读方式和批评话语方式,标示了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的界线,并为现代批评提供了别样的批评形态和文本解读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出繁荣中的虚空现象,文学批评的从业人员数量剧增,而能直抵文学批评本质,把握时代文化趋向的批评家并不多见,不及物、空洞化、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批评并不鲜见。杨经建的文学批评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贯之以理论视野,以此探究当代文学的精神本色和价值立场。他的文学批评充满了对于时代现场的细致分析,在充满智慧的角力中彰显批评家的本体意识,在当代批评界较为引入瞩目。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次才是批评家。这决定了他的批评方法中具有“印象的复述”的特征,这一特征由直觉感悟、整体把握、描述传达、比较定位四个层次构成,其中无一例外地烙上“作家”的身份印记。恰是这份独特,使沈从文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独特意义的批评文本,更为批评学提供了“作家批评”的范型,从而获得了批评类型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思想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批评是政治的批评,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批评的政治性决定了批评的视野是整个文化,但文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盛行于西方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被称为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的新方法。其特点是以文本为中心,力图客观地,科学地分析艺术形式,探求其内部各种因素的组合和转换的规律,吸收其中有益的成份对指导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批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具有敏锐艺术直觉的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注重作家的创作心境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他的审美趣味随着其创作心理与欣赏心态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沈从文的这一情感性批评方式与他女性化的情感人格以及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