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记者与同行有什么不同?一个不同点也许是计时单位.时间是一年一年过的,年关前的人们一如从前,开始伤感,开始盼望.但在时政记者眼里,或许以5年为计时单位更为准确.党的代表大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五年一次的节奏牵引着每一位时政记者的职业脉动.5年就如温度计的一个个刻度,记录着时政记者职业温度的起落与临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在很多人眼里,时政记者的工作是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跟随领导人出国访问、出入大场合、走红地毯.真是这样吗? 张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其实这些只是时政记者光鲜的表面.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忠 《新闻窗》2008,(2):102-103
什么是时政记者?从广义上讲,专门从事报道国内、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新闻的记者,都属于时政记者的范畴。而从狭义上讲,尤其是从我国新闻事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时政记者常常特指专门从事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王平强 《青年记者》2016,(24):50-51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笔者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发现,不管是做了多年的老记者,还是刚加入新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不会写时政新闻的情况,特别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把时政新闻民生化.虽然新媒体蓬勃发展,文章写法也灵活多样,但是作为党报记者,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严肃、客观的立场,把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此,写好时政新闻、推进时政新闻民生化,在现代语境下,不仅不应放松,反而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研讨,紧跟时代特色,创作精品佳作,让时政新闻更好看、更耐看.  相似文献   

6.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都市类媒体新闻的同质化越来越高,尤其是时政新闻.如何拿到独家新闻,如何在拿不到独家新闻的时候做出深度来,是记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从事时政报道近8年时间,几乎跑过所有的时政部门,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与百姓生活利益密切相关,是读者关注的内容,是各种新闻媒体新闻竞争的主"战场".目前政府信息大部分公开,时政记者只要关注所负责领域的信息,做到不漏新闻不是难事.但是,难的是要抢出独家新闻,时政新闻跑出亮色、特色.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行业也迎来了一次非常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融合,为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加快新闻传播速度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对时政记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时政新闻报道的很多内容会涉及到党政活动、党的政策等内容,无论是在新闻行业中,还是在社会各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时政记者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时政记者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提升时政记者自身素养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时政记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明星BigStar>的形象广告使用了一名报道抗洪的时政记者沾满泥巴的下半身照片.广告词说:中国的娱乐新闻,同样拥有这样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时政报道就是工作报道,是阻碍机关报走市场的负担吗? <南方日报>最近提出经营"大时政",在用新闻手段做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性报道、主题宣传外,努力闯出时政报道转型的新路子.沿着这个方向,时政报道渐渐形成了"经略蓝海"的报道思路. <南方日报>记者飞赴万里之外的意大利军港,采访完成护航任务的我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与意大利海军的军事交流;连续4天,拿出整版篇幅,对记者的这次远行展开深入报道,展现了我海军挺向深蓝的豪迈,展示南方报业开入时政报道蓝海的激情……中国驻意大利大使丁伟对<南方日报>不远万里的采访行动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独树一帜的策划背后,是高人一筹的独到眼光.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要讲“民生故事” 时政新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战略举措,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都市报时政记者要贴近民生,写出读者感兴趣的文字,就要从民生的视角切入,改变“八股”式的时政新闻报道,为群众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3.
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在众多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占得一席之地,节目创新至关重要. 一、时政报道平民化. 时政新闻是自办节目的重头戏.要让时政新闻出新出彩,吸引受众,就要从时政报道中提炼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结合点进行拓展性报道,可以把话筒深入基层,多听听群众对时政报道的看法,同时也把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报道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增强时政报道的互动性. 并充分利用广电微博、微信公众号、党政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发布新闻预告,观众通过互动方式提观点、提建议,记者也就可以从中发掘百姓关注哪些方面的时政新闻,从而有的放矢深入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15.
广播记者要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就要从报道的指导思想、写作内容和创作手法上下工夫. 一、报道的指导思想要从民生、民意、民情出发.广播听众对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要求往往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而一些电台的时政新闻报道多为会议新闻报道,内容停留在程序上、会场上,造成百姓对时政新闻的厌倦和反感.其实,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都有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民生"内容.如果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记者、编辑多留意会议上什么是老百姓关注的,哪些是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将关注点放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内容上,你想不让老百姓听,他还和你急呢!  相似文献   

16.
陆峰 《新闻通讯》2010,(6):24-26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现在从国家通讯社到省级党报乃至地市级媒体,一般都安排有相对固定的记者团队,并称之为“跟班记者”。时政报道由相对固定的记者承担,会比较熟悉相关情况和相关程序,有利于准确高效顺利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晖,1967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曾先后在国际台国际部任编辑,在时政部任记者,在英国任驻外记者。现任国际台时政部主任,时政报道首席记者。擅长国际新闻报道和时政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优秀对外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  相似文献   

18.
所谓时政新闻,是侧重于从时政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目前,这类新闻报道因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的发挥,报道手法比较单一、刻板。如何使时政新闻报道令人耳目一新,这就需要记者有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善于在时政新闻中捕捉亮点,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生动。软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理念创新就是要打破“框框”,使时政新闻回归其作为新闻的本质,不能将时政新闻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文。时政新闻因受内容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会议报道程序化,工作报道程序化,不考虑受众需要,只在乎领导的感受,针对这些现象,需…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3,(7):38-38
小马时政快车《小马时政快车》只有一个作者,他就是大连晚报首席记者马野新,人们都昵称他为“小马”。“小马”是匹永不停蹄的“马”,堪称“快马良驹”。——为一位时政记者开辟的专栏2000年1月24日,《大连晚报》推出了《小马时政快车》专栏,这是大连市新闻界第一个为时政记者开辟的专栏。时政报道以全市党政的重要会议为报道主要内容,很难写得生动形象又准确到位。并且,时政报道以消息居多,需要有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报道。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