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药》的深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药》从选材、构思到人物形象、主题和艺术风格均烙有鲜明的西方文学印记 ,说明鲁迅对西方文学极为倾情。植根于鲁迅灵魂深处的时代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使他自觉地将唤醒国民、振兴国家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 ;而他的社会理想和坚韧个性 ,又使他始终不渝地呐喊、战斗 ;同时 ,他的悲剧心理和独特审美观 ,使他的笔端自然地流露出阴冷的艺术风格 ,既有对安德列耶夫的借鉴 ,又有自己的再创造 ,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他的大量著作中,有不少是涉及教育问题的,闪耀着极为宝贵的思想光辉。对我们改革旧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指导意义。“立人”是鲁迅教育思想的核心。“立人”关系着民族存亡,国家兴衰。  相似文献   

3.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鲁迅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形成了极为丰富宝贵的韧战思想。下面对鲁迅的初战思想做以简论。一、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鲁迅初战思想形成的前提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他指出“妇女要求得自身的解放首先必须用剧烈的战斗来取得平等的经济权,并进一步为改革经济制度而斗争,而且这斗争必须要有一种韧性。”①这是鲁迅首次明确提出初战观点。探寻鲁迅在整个五四时期的思想轨迹,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5.
鲁迅后期翻译活动继承和发展了他在早、中期翻译活动中一贯倡导的文艺救国思想,以革命的内容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同时,在这一阶段,鲁迅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直译”方法主张,这不仅有利于早期汉语白话文的发展,而且体现了他对翻译文化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他那异采生辉,永放光芒的爱国主义思想便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鲁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如果谈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就降低了他的思想高度,其实不然。爱国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一个伟大思想,而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又具有它的鲜明特点。他的前期是彻底的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他的后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因此,研究、继承、发扬鲁迅的爱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社戏》中曾谈到在北京去看京戏的两次受窘的情形,并且从那时起自己就和中国戏剧告了别严但是,鲁迅从小喜爱传统的民间戏曲,后来他在教育部分管社会教育司的工作,戏剧是他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如了解戏剧剧目,审阅剧本,甚至派人去看戏、调查戏剧演出情况等。鲁迅不能不关心中国戏剧的建设和发展,他对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创造和改进曾有过极为精辟的见解户而在鲁迅感情积淀的深处,又有着对中国传统民间戏剧极为真挚的审美意蕴。所以,从1922年写《社戏》,1933年写《二丑艺术》,1934年写《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直到1936年逝世…  相似文献   

8.
色彩的运用本是绘画的基本手段之一,高明的文学家却往往把它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以更好地描摹风景、刻画人物、表情达意。鲁迅即是个中高手,他的小说中色彩的运用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杰出的表现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色彩的运用本是绘画的基本手段之一,高明的文学家却往往把它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以更好地描摹风景、刻画人物、表情达意。鲁迅即是个中高手,他的小说中色彩的运用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杰出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鲁迅的广告匠心独运,流光溢彩,特色鲜明。广告几乎与鲁迅的创作、编辑、出版生涯相始终,如影随形,成果璀璨,与其文学创作、翻译编著等共同构筑起鲁迅艺术的宏伟殿堂。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的广告实践、成果以及蕴含其中的广告思想、艺术,愈发显示其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新化运动的闯将与旗手,他的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的个性鲜明,思想内涵的深刻而称于世:鲁迅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对中国小说历史的研究更见功夫,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拟就《故乡》来分析《红楼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他在作品的结尾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通过这一呼喊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孩童形象,结合当代社会,寻求鲁迅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鲁迅诗歌因“为人生而艺术”而具有鲜明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尤其是他的讽刺诗,如其杂文,脱化町畦,独运杼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强烈的战斗性。他的旧体讽刺诗与新体打油诗,表现手法不同,体裁各异,但具有殊途同归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要在一篇四千字左右的短文里准确地反映一个伟大人物的全部人格,生动地写出他的思想立场、战斗风格、精神力量以至气度来,这确实是谈何容易。然而,唐弢同志却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琐忆》就是一帧十分成功的鲁迅先生的写照。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他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亲聆教诲、熟谙鲁迅的著述,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原因之外,就是他精巧细密的艺术构思了。那么,《琐忆》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一是纲举目张,展现全貌。这是《琐忆》结构的主要特色。文章开头就提起了全文的纲:“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15.
鲁迅葬仪上“民族魂“的挽旗,是对鲁迅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的历史性肯定.鲁迅改造国民性(民族性)思想,包括从“检讨过去“出发针砭国民性的弱点,发掘形成这些弱点的历史根源,从“追求将来“着眼重铸民族灵魂以形成“理想的人性“等丰富内涵.鲁迅作为民族解放的伟大战士,其业绩主要体现在文学实践上.因此,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不能作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而应该紧密地结合鲁迅的文学实践活动,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具体探讨.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鲁迅是针砭国民性的国手,重铸民族精神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遗产。他那浩瀚的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他崇高的品德情操,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尊师,是鲁迅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不仅在青少年时代尊敬自己的老师,就是在他驰名文坛,学术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老师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地尊敬自己  相似文献   

17.
胡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活动家,“七月派”的领头人。他与鲁迅的关系极为密切,并肩战斗,心心相印,是鲁迅的忠实学生和亲密战友。数十年来,他继承“五四”精神和鲁迅精神,为民主自由而奋斗不息,为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不息;在文学上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对鲁迅的文艺思想多有继承和推进。虽然历尽苦难,但却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勇于牺牲,不愧为鲁迅思想,品格和文学艺术的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18.
王小波是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和精神界里的一个奇迹,他批判中国文化的杂文,有着独特的思想深度和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也是他思想、智慧的结晶,闪现着精神和人格的魅力,他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和个性化的思考也是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9.
一、鲁迅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的道路鲁迅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的代表者。他所走的道路是和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一致的。他参加了从辛亥革命启蒙直至抗日战争发动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把自己一生创造性的劳动,都供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鲁迅的著述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并且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鲁迅精神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劳动人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精神、思想和人格对胡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鲁迅文学和精神传人的胡风,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几乎每年都要写文章纪念鲁迅,并且还特意标明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写,每一次谈论的问题和重点也有差异。"鲁迅纪念"是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胡风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阐述鲁迅精神的同时,也在建构自己的思想文论,维护鲁迅所开创的新文学传统,批判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宗派倾向。他在复杂的文学斗争中张扬鲁迅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