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结合广大中小学教师改卷任务及笔者的教学实践,介绍利用Word中的控件和VBA代码来设计学生自测和教师批改试卷的两种模板,如果作为自测题,则由学生答题,答完后由计算机自动批阅,答案错误的则给出正确答案;如果把“提交”按钮的属性值设为不可用,还可作为教师检测学生的试卷。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在上数学课时,为了方便起见,习惯于把一些字随便简化,例如:把“数量”写成“(由攵)(?)”,把“解”字写成“觧”字,把“答”字写成“荅”字等等。学生年龄小,模仿性强,在做数学应用题时,不少学生最后写答案把答字也写成“荅”字,一本课堂作业本上连续出现几十个“荅”字,造成了不良后果。我认识到作为  相似文献   

3.
外语试卷上,有一道笔译问答题:“你为什么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词语和语法知识来回答。很多学生答了一句话:“我为革命而学习。”独有一份试卷的答案、却写了半页多。这个学生从批判“四人帮”写起,写到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发奋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洋洋数百言,单词、语法出现了一些错误。有的同志主张“按错扣分”;但那位改卷教师认为:“一句话的答案,如果答得正确,自然不能苛求。但因为只答一句话,错误机会自然也比较少。那位学生不满足于此。他通过写许多句话来锻炼外语笔译能力,全面检查自己的知识是否过硬,这种学习的主动性,无疑值得肯定,应该表扬……如果我们按‘老皇历’办事,光着眼在扣分上面,那么,错一字(或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称“教参”)对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广大语文教师依靠这一“拐杖”,在语文教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对待语文教参上,目前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教师不钻研教材,不研究教学对象,照抄教参上现成的答案,照搬教参上现成的教学模式,消极依赖教参;有的教师则盲目迷信教参,认为凡是教参上的东西都是天经地义的东两,学生要是敢怀疑或提出异议,教师便斥之为异端邪说。这些现象的实质是,教师没有了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教学了,这无疑给语文教学带…  相似文献   

5.
给学生的作业(包括试卷)计分,是教师一项经常性的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修养不同,这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表现。 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对学生宣布,“你虽然都答对了,但你刚才注意不够集中,扣10分”。或者,“你虽然只答对了一半,但我给你打80分,因为你最近很用功”。如此等等……这种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题"的出现 "现代文阅读"作为一种题型,作为语文高考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开始于1984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这一年试卷的第四大题题干是: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和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相似文献   

7.
一篇课文怎样解读才算到位?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旧教育模式下。“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一篇课文让学生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教师只要根据“教参”的提示把有关课文的方方面面知识或答案“转述”给学生。学生只需记住这些知识或答案能够对付考试就行了。所谓阅读教学.其实只是“教参”的读者在阅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阅读的结果。教师的全部工作也只是当好“教参”的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中介人”而已。有人把教师讥为“二道贩子”.道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尴尬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回顾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其实是很少有机会阅读的,即使有阅读,学生面对的往往也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教材编撰者(实际上主要是教参)对课文的分析以及“思考和练习”的答案。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实际上主要是教参)的“分析”和“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笔和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稍微好一点的情况下,学生至多是对“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体会。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是重复、模仿他人(教师、教参)的阅读。学生失去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在阅读中他们不能发表自己…  相似文献   

9.
“教参”,是指按照教材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编委会,1985:156)。它的合理使用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方便,对教学起到显而易见的帮助作用:节省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帮助教师理解教材,补充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但现在的教参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教参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课程几乎人手一本教参,使得教师大跌眼镜。有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听讲和做笔记投入不够,流于应付,因为他们有教参,做作业也是照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屡见教师批考卷,学生按教材一字不差的答,就给高分。反之,若答案脱出教材,有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就给低分。为何“死记硬背”受赞赏,而注重理解和创新反遭罚呢?其源则出于教学指导思想率由旧章。有的教师囿于我国传统的“背诵”学习法,热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对师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不高,审不准题,打不中靶;二是对相当一部分阅读水平尚可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之间的矛盾。给两个关键词加上引号,原因在于高考试卷上的多元解读确有多元,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唯一答案其实也不是真的唯一。但事实上的确存在类似的这种矛盾关系,因此姑且借这两个词描述之。当学生坐在考场面对试卷时,唯一的任务就是“答到点子上”拿分数了,因此这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过关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名好的教师不是不用教学参考资料,而是能善于利用好这个“物”。此“物”不用,“物”就是死的;用之不当,“物”不但无益,还会起反作用;活用了,“物”也就用活了,当然人也就受益多多。怎么来解读好“教参”这个“物”呢?不妨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教参不能等同于参考书。即是教学参考,教师就不能拘束于参考书,应该将触角伸向更多的“他山之石”。一本参考书即便是再详尽,也难免会有错漏之处。而且光用一本参考书,难免会让师生产生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答案,这样就限制了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百花齐放”。此外,教参本身也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如学科资料之间的交叉使用。像语文教学,就不单纯是教学生认几个字,学几点语法,欣赏几篇文章了事。在语文知识里头就涉及到政治、历史、数理化、美学等。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能多掌握点这些方面的教参,那上课自然是如鱼得水。再如学生也可以作为教参之一。教师该教什么,其实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实际上,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学生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教师可从中得知该教什么、学生该怎么学,这不也是教学中的参考吗?教参不能等同于教案本。教师写教案,自然是要去查阅...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 ,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 ;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 ,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考”问 ,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 ,机敏地巧答 ,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 ,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答好学生的“试题”呢 ?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被“考问”时参考。一、反弹法1、暂避反弹法。有个小学生看课外读物时 ,发现有一个字不认识 ,就当众问老师。老师看看这个字也不认识。如果直说不认识 ,会立刻在学生中失去信任。于是对学生说 :“您会查字典吗 ?”学生点点头。老师说 :“你先查查看 ,如…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听到几位教师讲《狐假虎威》一课时,对“老虎被蒙(m(?)ng)住了,松开了爪子”一句中的“蒙”字,都把它作为“半信半疑”传授给学生。同其依据,答曰:出自《教参》。认真读一下《教参》,书上并没有把“蒙”字解释为“半信半疑”。而是在指导理解“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句子时,注了“老虎对狐狸的谎言半信半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试卷讲评课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视不够,对其功能认识不足。在不少教师眼里,试卷讲评课无非是“答案校对课”,“没有什么系统的知识内容可讲”,“没有什么教学技术技巧可言”。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无关紧要,课前不做任何准备,上课拿起试卷就讲,将试卷题目从头到尾讲一遍,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订正错误,把试卷读几遍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16.
当x=1,3时,为原方程的解,当x=2时,原方程无解。 故原方程有2个解。 笔者认为,此题有两处值得商榷:其一是原题中“已知[x]表示不超过x的整数”应为“已知[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否则原题无法求解;其二是此题答案应为4个解,而不是2个解。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材与教参)中的习题与解答,存在几处错误与漏洞。有的,解法不完善;有的,解法可以优化;有的,解法不太适合;致使这些习题达不到复习与巩固的目的,也给教学带来不便,现分析如下:1.教参提示与习题不符。教材在第116页第2题:“A市至B市的航线长1200m,一架飞机从A市顺风飞往B市需2小时30分,从B市逆风飞往A市需3小时20分,求飞机的平均速度与风速”。教参在第197页给出了答案如下:设飞机的平均速度为需x千米/时,风速为y千米/时,可列:解得。显然教参将“平均速度”与“飞机无风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只有1分的“天差地别” 一位小学生手捧着得了“良”的试卷,让教师给他多加1分。问其原因,原来孩子的试卷是84分,按等级制,85分才能算“优”,而这位同学刚好缺1分,在考前他已向家长许了愿,考试一定要拿“优”,否则会被家长打骂。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人情分”,就是视师生关系的亲疏等原因,来决定给学生考试卷的分数。这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师生中的表现,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学校中的一种反映。“人情分”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①师生关系一直不错,。师在评卷中主动给学生多打分;②师生关系虽一般,但通过说情,教师也可以勉强在试卷上给予“照顾”分;③学生主动送钱送物给教师,以此来“买”分;④教师敲诈学生  相似文献   

20.
愁即日尸 第I卷(选择题,共1巧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 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 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时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 所给的A、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