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近日呼吁 ,理科大学生必须加强人文修养 ,而文科大学生必须学点自然科学知识 ,加强文理交融 ,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这位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次 ,他曾在一所名牌大学作关于“武王伐纣”的讲座 ,当场有一个女生站起来问他研究这个有什么用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在他谈到大学生要学点人文知识的时候 ,反问他 :“现在我要考GRE ,要考托福 ,要打工 ,要做课题 ,要谈女朋友 ,哪里有时间去搞什么文理兼通啊 ?”现实中 ,人们常常以为 ,有知识就是有文化 ,有知识的人都是文化人。然而 ,在我们的周围 ,一些有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科技史。他从伽利略讲到哥白尼,从牛顿讲到爱因斯坦……一切推动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他几乎都作了详尽介绍。一位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科学家我都喜欢也很崇拜,可我想知道,您最崇拜哪位科学家呀?”老师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这些科学家确实都很了不起,但是我认为最伟大的还没有出现,也许我最崇拜的科学家就坐在你们中间!”  相似文献   

3.
师: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偶像。有的同学崇拜“菊花台”上的周杰伦,有的同学崇拜长着“隐形的翅膀”的张韶涵,还有的同学崇拜《武林外传》里的白展堂……但是.这些偶像跟我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这位偶像比起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甚至连一碟小菜都算不上。我说的这位偶像,生活在我国春秋时期,历经两千四百多年,人们依然崇拜他。他没有多少文化,只是一位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做好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个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噢,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5.
央视“北京聊天室”节目中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浙江大学某著名教授挑选天才儿童,有位教师向他推荐了一位学生,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教授气愤不已,和他一起走进教室的天才竟一屁股抢先坐下且抢过教授手中的报纸旁若无人地看了起来!事后教授的一句话让人感慨万千,他说:“这样的学生即使再优秀我也不会收”。  相似文献   

6.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7.
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的钢琴演奏家站在音乐教授面前,教授对他说:“你弹奏一曲李斯特的作品吧。”他把手放到了白色的琴键上,音乐像流水一样流淌开来……教授听着听着便皱起了眉头。教授打断他的演奏,面无表情地对他说:“请问你把这只曲子练习了几遍?”他站起来说:“只弹过一次。”教授显然恼怒了,他嘲笑道:“其他选手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练习了,你以为你是天才莫扎特么,你需要练习。”教授把厚厚一叠琴谱甩在了他的面前,说:“这里面有贝多  相似文献   

8.
徐洪志 《成才之路》2011,(5):100-I0017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与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教授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非常好,因此常常被称为“学生们的朋友”。途中,看见小路上放着一双旧鞋。他们猜这鞋子是在附近田间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估计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人吧。我们先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然后再躲进灌木丛,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的窘态。”教授说:“我们永远不应当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赋,父亲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有一次,陶行知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中,调皮地把他的金表拆坏了。“您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陶行知正埋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听说后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边问边站了起来。朋友答道:“我把孩子痛打一顿,他讨饶了!”说这话时,他有点得意。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地惊叹道:“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的西郊,名园荟萃,学府栉比,坐落于此的中央民族大学已经走过了50个春秋。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第一位大学生、第一位硕士、第一位博士、第一位副教授、第一位教授就诞生于此,多年来中央民族大学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莫虎 《神州学人》2000,(6):30-30
“美国”两字多和“梦”有关,或为希望的梦想,或为失望的梦魔,或正在感悟之中。本书作者当为后者,在美15年由硕士而博士而教授、博导、导演。书中内容虽离不了迪斯尼、百老汇、红灯区这些观光客眼中司见的景致,由于作者专攻戏剧的特长。笔下平庸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却多了一些人生戏剧的发现。………美国人自己对这个梦是怎么看的呢?有位名作家说过一句很深沉的名言,“那是个神话”。字面上“神话”倒是与“梦”相配,神话不就是民族的梦吗?听起来又挺有学术味,所以我常常在课堂上与以引申,也从来没有听到美国学生有什么异议。直到有…  相似文献   

12.
家不是房子     
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赶快过去把他扶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当地的一个富翁。当警察说送他回家时,富翁哭着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向远处的一幢别墅说:“先生,那是什么?”“那是我的房  相似文献   

13.
我的同桌叫李四,他对武侠小说那可真是如痴如醉。平日,一开口就是“六脉神剑”、“小李飞刀”、“降龙十八掌”之类的,简直是走火入魔。虽然,他已有过好几次上课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捉住的英雄事迹,但他仍然我行我素,照看不误。因为他的成绩还不赖,所以老师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去。李四说他最喜欢古龙的风格,他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小李探花”李寻欢。一次,老师布置写一篇《记一次乒乓球赛》,李四灵感大发,写出了一篇十足古龙味儿的奇文:两位高手出场了,他们互相盯着对方,眼中竟似有火花迸出。谁也没有动,但观众都感到…  相似文献   

14.
沈志媚 《师道》2005,(7):26-26
在悟读《小音乐家扬科》一中“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意的了。”这一句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扬科为了这把小提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这位学生的语感无疑是敏锐的,但这时有一位学生却竭力反对:“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扬科还要这把小提琴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急救     
傍晚,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爷爷昏倒在路旁。人们都围上来。一位年轻人小心地把他扶了起来;一位老奶奶搬出了竹凉床,让年轻人把老爷爷放在上面……这时,旁边的一位大伯问:“你家住在哪儿?”老爷爷断断续续地说:“我家……住在金……牛岗……”大伯问了他家里的电话后,  相似文献   

16.
看了7月18日《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痛”而后“快”——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南京“高考之痛”》后,我感到很不痛快。在谈“如何评说现行高考制度”时.一开始这位教授说的一番活虽无新意.但还是比较在理的,然而竞没有想到他说着说着,诗性大发起来:  相似文献   

17.
每每说到“生成”,总有一则故事浮上心头——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要在客厅钉一幅画,请一位邻居来帮畦。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邻居说:“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去找所需的木块。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五则     
安屁股门一外地人好不容易挤上北京的公共汽车,但车门一关,夹住了他的屁股,急得他大喊:“售票员,夹住我的腚了。”售票员边开门边纠正:“同志,咱北京人不叫腚,叫屁股。”不一会,售票员喊道:“安定门到了。”外地人纠正售票员:“同志,您说错了,应该是‘安屁股门’到了。”做好事学校要求同学们每天做好事一桩,班主任每日检查。一天,询问到同坐一排的甲乙两人:“你们今天做什么好事?”没料到有4个同学同时起立回答:“我们今天一起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班主任很奇怪:“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还用你们4个人吗?”4个同学齐…  相似文献   

20.
某日,一位管理学教授为一群大学生讲课。课近尾声时,教授拿出一个两升的广口瓶放在桌上:“我们最后来做个小试验。”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满了。”他反问:“真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