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吗?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叠被褥,您嫌他笨手笨脚而帮他叠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相似文献   

3.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  相似文献   

4.
妈妈我恨你     
俞雪芽 《家长》2013,(1):27-28
身为母亲的您,要坚强起来,您的行为能给孩子带来更有力的安全感,让他觉得不孤单,有心事能和您商量,减少与您的冲突。家长:您好,老师!我有一个独生子,但是我这个家长当得很失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不是孩子怎样孝顺我,只要他不恨我就行了。咨询师:听您这么说,您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家长:是的,现在他不上学,天天在家呆着,您说我能有好气吗?咨询师:孩子多大了?为什么不上学了?家长:我儿子今年十五岁,应该上初三了,可他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目光     
我曾经看过两则小故事,一则是斯大林母亲的故事。1953年,斯大林在豪华的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垂垂老矣的母亲。母亲问:约瑟夫,你现在究竟做什么官?斯大林说: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大笑,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另一则是杜鲁门母亲的故事。当杜鲁门首次参选并一举成功,成了总统时,消息很快传到家乡。乡亲向他母亲祝贺:“太好了,您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他母亲微笑着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在一个淳朴的母亲眼里,一个神父与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没有什么两样;在另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常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整个世界;每一位杰出人物的身后,都有一位杰出的母亲。人们也许会问:比尔·盖茨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他母亲对其教育和影响是什么呢?1975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在母亲节的那一天,他用斜体英文在贺卡上写下了一段话。这段话即使算不上是回答上面问题的标准答案,却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对母亲的眷眷之情,也可以从中看出母亲对他教育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尔·盖茨在贺卡上写道:"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  相似文献   

7.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母亲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和一面墙,对他说:"把你觉得满意的画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另一个孩子的母亲也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并给他一个纸篓,说:"把你觉得不满意的画  相似文献   

8.
一母亲为她18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夫人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你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9.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回答:"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这位记者惊呆了,因为他想不到杜鲁门总统的母亲会这么说,从中他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  相似文献   

10.
家教信箱     
△冬季,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编辑先生: 我儿子4岁半,上中班。可早上他总以天冷为由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也不肯上幼儿园,真叫人头疼。您说我该怎么办? 安徽 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 首先想问您一下,您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您得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如孩子的确是因为怕冷才这么做,可以多给孩子讲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她20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青少年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让他再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  相似文献   

12.
各位家长请仔细读读下面的两封信件,一封是一位母亲写给我们编辑部的,另一封是这位母亲的儿子写给父母的。从这两封信中,我们读到了一位家长的痛心与无奈,更读到了一个孩子的痛苦与压抑。在信中,家长说“……我们花尽了心血和精力……”,而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替我想一想……”。家长理解不了孩子,孩子也理解不了家长,这就是代沟吗? 对这两封信,我们已经找专家为这位母亲回信作了解答,但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解答就能解决的,我们很想听听您的看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您的家庭存在吗?您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您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您可以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您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您可以为我们提供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验与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望各位朋友踊跃来信,为了这母亲和孩子,也为了所有的母亲和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为学生鼓掌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作业:给妈妈洗脚.孩子们的经历大致相同.唯有一个学生说,当他端着水走到母亲面前时.母亲问:做什么?他说:洗脚.母亲说:你这么大了还要我给你洗脚?我累了.他说:不是,是给您洗脚.全班哄堂大笑.其实,父母、老师很多时候都没意识到孩子懂事了,长大了,以致忽略了他们的进步,不但不能及时地给他们掌声与赞扬,反而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黑人家庭,母亲想让渐渐长大的孩子做些事。一天,她让儿子去零售商店买点食品,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非常自豪。到了街上拐角处,一群小孩把他几拳打倒,抢去了钱。孩子流着泪跑回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什么也没有说,给了更多的钱,让他再去。孩子不愿去,母亲告诉他说,你没惹那些孩子,你没有错,别理会他们就行。孩子悻悻地走了。不久,他又慌慌张张奔回家中,他告诉母亲,那群小孩又追他了。母亲责备说:“难道因为这个就往家里跑吗?”她用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再去,孩子无可奈何地去了。结果钱被抢例如,还遭了挨打,他哭喊着往家里跑,向母亲…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  相似文献   

18.
感恩的方式     
李玉 《师道》2003,(1):52
那年,我十七岁,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小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花,连忙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像的一样,母亲打开门,他很虔诚的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您表示感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就紧紧地上前拥抱并且亲吻了他,然后兴奋地说:“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杰克的爸爸…  相似文献   

19.
《中华家教》2011,(7):33
有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来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温柔的陷阱     
李莉 《家长》2004,(Z2)
一位母亲为她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伤透了心。孩子长这么大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依赖心理极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母亲认为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就带着孩子去找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没说出话来。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