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将现场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形式告诉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如临其境之感,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2.
现场短新闻(或曰目击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将现场所见听闻通过文字或音像传播于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也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使受众产生现场感,现场短新闻的新闻价值也就难以实现。要在短短的篇幅内写出活生生的现场场景,除了作者亲临新闻现场细致观察以外,还应讲究场景描写艺术。具体地说,场景描写应当注重这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大多数的事情发生时,电视记者只能在第二时间赶到现场,而此时,事实已经发生、现场正在改变、人物正在离场、氛围正在淡化、时光正在飞逝。对于电视记者采访来说,这一切“电视画面”都在时过境迁、事过景迁。那么,怎么样保证报道既不失真又能好看?根据作者实践体验,似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现场短新闻应运而生,并促使它随着受众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文字记者不得不拿起现场短新闻的武器,迎接广播电视的挑战。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新"字要求越来越高,时效性成为重要的新闻要素,大众媒体必须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做出快速反应,传播速度越快越能得到受众的信赖,也越有利于塑造自身的媒体公信力,而连线采访是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手段,它对导播的选材和策划,对节目主持人在直播中把控连线的走向,对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感知能力、总结能力、报道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升级。一个好的广播连线节目必须做到关心受众所关心的事件,主持人问受众想问的问题,记者提供受众想知道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传播与受众心理图式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及相关受众心理图式,考察了其对新闻传播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媒介应根据受众心理变化情况实现充分互动,以期更好把握新闻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董宁 《新闻实践》2005,(7):55-55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   

9.
梁伟 《声屏世界》2016,(1):25-26
在第一时间赶到突发新闻事件现场,对采访的记者是考验,也是记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但是一些记者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现场缺乏理性的思考,在采访中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值得我们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赵耘曼 《传媒》2018,(12):65-66
"现场新闻"是融媒时代一个重要的创新产品.与传统现场相比,这种现场是真正的现场、全面的现场、受众的现场."现场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产生模式,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提高了传播效果,对媒体、受众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新闻"的发展,需要在互联网规律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理论化水平、提高现有媒介技术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用户参与互动的水平,朝着融合新闻生产平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冉涛  刘蕾 《新闻前哨》2005,(12):66-66
广播给受众的是声音,由于声音的易失性,使广播新闻往往很快成为过耳秋风。这可能就是广播新闻最大局限性。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用好用活广播录音这一武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好录音同期声是广播新闻扬长避短的一把利剑。 一、突发事件录音的运用:博采众长 求同存异 突发事件新闻性很强,如果记者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自然有丰富的录音同期声可以运用,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保证记者立即在新闻现场,就必然有一个补充采访的过程。 2005年6月,石首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一个染料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了人员伤亡。记者赶到现场,事故已经发生了两个多小时。由于企业采取回避态度,并且对事件真相进行隐瞒,说只造成了1人死亡,3人轻伤。并且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阻挠记者深入采访,记者无法到现场求证,只好先听其新  相似文献   

12.
张长生 《青年记者》2012,(11):43-4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新闻作品,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特写.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信息如潮。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之所以有庞大的受众群,除了它们传播新闻的速度超过报纸等以文字为主的纸质媒体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体音画并茂,给受众一个最强有力的视听冲击。文字新闻要吸引到更多的受众,除了跟其他媒体抢时间以外,不妨学学广播电视媒体,改进新闻的常规写法,用文字努力营造出新闻现场氛围,给读者一种视听冲击,让其感受到音画媒体的直观效果。怎样才能让文字新闻产生视听冲击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作者应扮演好下面四种角色。——当个导游,把读者带进新闻现场。游客参观风景区时,如果有个导游带着,既能节省参观…  相似文献   

14.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它迎合了读者求短、求新、求快、求活的心理需求,成为快速、及时传递信息的生力军,并时刻以实景、实声、实情再现生动、有意义的生活画面,使受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技巧精到的现场短新闻,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是讲究画面感的,运用现场画面来直观地进行新闻的报道,但由于新闻记者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可能因时间因素或者现场进展情况,无法直观进行画面播放,这就需要"情景再现",来引导受众直观了解新闻进展。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语境中,受众的新闻需求发生变化,他们由新闻的观看者变为了新闻的在场者,对新闻现场的期待,已经由“看到”,变为了“进入”“沉浸”。能够有效引导受众进入新闻现场的连线记者,其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所重视。连线采访的特点在于连线记者已经内置于现场,能够主动创设议题,利用高科技条件下的传播技术手段,在媒体终端中建构出完整的新闻现场,而不是单纯传递特定的资讯内容。媒体平台、媒体从业者要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出发,在新闻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擅于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协助内容生产,掌握并不断提升对新闻现场进行全景呈现的能力,从而将受众更深刻地引导进新闻现场,带给他们更立体饱满的沉浸式新闻接受体验。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指的是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第一手材料所写成的新闻。它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可以把受众“带到”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因而,自从中宣部在去年10月重新提倡采写现场新闻,并委托中国记协举办首都部分新闻单位“现场短新闻”大赛以来,这种新闻形式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欢迎和青睐,也更多地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顾名思义,现场新闻指的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第一手材料所写成的新闻。它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可以把受众“带到”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因而,自从中宣部在去年10月重新提倡采写现场新闻,并委托中国记协举办首都部分新闻单位“现场短新闻”大赛以来,更多地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欢迎和青睐,也更多地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新闻事件发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02,(5)
摄影采访与文字采访既有相同 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新闻采访的真实性、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上,二者是相同的。在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方式、采访程序和报道形式上,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摄影采访报道不同于文字采访报道的地方有以下6点: 第一,到现场去。摄影采访的现场性要求记者必须在新闻发生时或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直面新闻事件,记录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特定的形象瞬间。而文字采访不一定要求记者都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能在更好),他可以直面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